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10-20高丽霞
高丽霞
(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辽宁 凌源 122500)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丽霞
(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辽宁 凌源 122500)
目的 对比分析阿加曲班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选取在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实施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将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阿加曲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加曲班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和临床效果进行良好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脑梗死;阿加曲班;临床效果
急性脑梗死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主要发生中老年人群中,具有病死率高且致残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引起了广大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对阿加曲班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选择100例从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进行评分,并对患者的凝血常规等指标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00例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发病48 h内到医院进行诊疗,经检查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部MR检查或者CT扫描得到证实。本组患者均选择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没有留下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的患者;排除伴有脑出血、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均无严重的全身合并症、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各项血液指标检查还有肾功能均显示正常;MRI显示缺血性脑梗死体积<10 cm3。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63.6±10.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64.1±10.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用药方法为:给予阿司匹林1次/天,100 mg/d,并同时给予患者20%甘露醇125 mL,1~2次/天;观察组则给予由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治疗,用药方法为:在开始的2 d内60 mg/d,24 h持续滴注,第3 d开始药量变为20 mg/d,分2次给药,每天早晚各1次,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1.3 疗效判定标准: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为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为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以上为进步;功能缺损评分0~17%为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为恶化。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t检验,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比较分析:患者疗效评价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凝血功能分析: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为(14.52±4.84)分,对照组患者的CSS评分为(19.41±5.37)分,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在患者凝血功能的观察中,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复查基本恢复正常,且用药前后血常规、纤维蛋白原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比较(n,%)
3 结 论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和主要病残原因,其发病率约为0.12%~0.18%,病死率约为0.06%~0.12%。在脑梗死的治疗中,脑神经保护治疗非常重要,患者在脑缺血超过6 h之后会导致缺血中心部位周围产生半暗带区,当血液恢复后一部分半暗带区细胞会发生迟发性死亡[1],这些死亡细胞会引发患者脑部发生一系列脑部连锁反应,进而导致其神经细胞受损[2]。因此在治疗中应尽可能的延长缺血神经细胞的生存能力,阻止病情进展,为综合治疗争取时间。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采用阿加曲班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阿加曲班对于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阿加曲班能够有效控制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复查也基本恢复正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3]。总的来说,阿加曲班用于急性脑梗死中疗效确切,且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凝血功能,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赵虹,张惊宇,杨子超,等.阿加曲班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4):49-50.
[2] 谢海洋,罗玉敏.阿加曲班不同时间段应用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75-76.
[3] 刘君,张冠群,崔晓,等.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1):45-47.
R743.33
B
1671-8194(2015)15-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