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认观和概念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2015-10-19董亚云胡晓琼

科技视界 2015年29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董亚云 胡晓琼

【摘 要】传统词汇教学通过简单的英汉对译和词汇结构介绍来进行,很少将语言和世界文化联系起来。本文将回顾前人已发现的认知语义学对词汇教学的启示,同时结合认知语义学中的体认观和概念观,说明认知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体认观;概念观;英语词汇教学

沈阳 (2005) 指出语言层次可分为三个部分:语音、词汇、语法,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语义。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传统的词汇教学机械地介绍词汇的结构和语义,并不考察词汇、人的认知和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注重词汇与词汇、多义词的不同词义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不利于高效率的英语教学。

王寅(2002)认为:认知语义学的哲学基础为体验哲学,并着重从认知角度来深入探讨人类的思维、语言与身体经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种种辩证关系,研究语言与认知模式、知识结构与神经系统、心理、生物基础等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探讨认知语义学的体认观和概念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1 文献回顾

就以往文献探讨和分析的内容而言,主要有认知语义学的哲学基础、研究对象、基本原则、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特点(崔健,2009),日常语言中基本范畴词汇的重要性(梁晓波,2002),结构主义思想对传统教学的影响以及概念隐喻和跨概念隐喻以及意向图示对一词多义和多义之间深层关系的解释(胡文杰,2004),词汇学习的目标以及传统词汇语义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词汇教学法的不足(袁佳玲,2008),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周绪琳,2012)。

就教学的启示而言,主要有将基本范畴词汇教学放在词汇教学的第一位,注重词语语义理据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意象图书观,原型观和隐喻观分析多义词,运用构式解释习语和用此办法理解该构式下不同的更多的表达式。

王寅(2002)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几个主要的内容,包括经验观、概念观、百科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隐喻观、寓比观、象似观以及认知模型和激活理论。上述文章并没有涉及到体认观和概念观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将运用认知语义学的中的体认观和概念观并结合具体例子分析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2 体认观和概念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1 体认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Lackoff和Johnson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体验哲学,认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Lakoff&Johnson,1999:497)体认观包含了体验和认知,指的是“人与其自身,与物理、社会、文化等环境下进行互动感知和认知加工的过程,兼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王寅,2011:135)

语义主要是基于体验的,植根于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教英语初学者时,我们可以先教他们能看到、感觉到、和正在发生的。以海伦凯勒的事例为例,安妮.莎莉文在教他“water”(水)一词时,先将海伦凯勒带到喷水池边,让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溢在她手上。接着,莎莉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water”“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从此就牢牢记住了这个词。

可见,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通过身体体验习得词汇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有了学生自身的参与,可以将词汇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可以使学生体认词语深层次的含义,加深理解。老师应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感知、理解,建立单词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让学生去经历和体会一个单词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从而将单词,认知与现实世界三者联系起来,以便于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2.2 概念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和器官,又面对基本相同的客观世界,必然会在人类心智中形成一些共同的概念,语言中必定会有一些相同的成分;但不同国度,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人,面对自己身处的变幻不同的世界,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类的概念系统必定也会有很多差异”。(王寅,2011,137)

一个简单的词语背后可能蕴含着有趣的知识,可能包蕴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或人格资源,也可能存在着其它深层次的含义。例如“封建”这一概念,欧洲国家的人与国人会有若干差异。欧洲的封建制度以庄园为基本单位,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权单位,贵族领主在庄园上,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还有行政管辖权,因而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所以封建意味着分权。在中国,封建一词则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它代表着集权和专制。这类英文单词和其对应的中文的概念是不同的。

由此可知,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英一一对应,有的英文单词的概念和其相对应的中文概念相同,而有的不同。我们应该认识每种语言都代表着其特殊的文化,有些时候在翻译上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对等,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语言形式,即字面意义的一致,而应该去深层次的挖掘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从而真正掌握和理解单词。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只注重中英文的简单的形式对应,对概念对等的中英文,教师可对概念进行全方位的解释;对概念不对等的中英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英文注释词典,学习和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了解西方人据此在头脑中的形成与汉语不同的概念,这样才能掌握英语词汇的真正含义。

2.3 体认观和概念观的关系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语义学主张语言意义是人的体验的“概念化”。“概念化”在认知语言学中是一种认知方式,它既指已经形成的概念,又指概念形成的过程,突出了人的创造性和意义的动态性。人们在对现实世界进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范畴,范畴与概念相对应,形成意义。在英语单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从体认到概念,即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从概念落实到体认的方法,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或者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同时,加强学生对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学习,从而真正掌握所学英语单词内涵。

比如当学生学习stride这个动词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或者自己做出相应的动作;当学生学习sakura这类名词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展示出相应的视屏或者是图片,或者带学生到有樱花的地方去观察和感受;在学生学习happy这类形容词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朋友或者家人在一起时开心的感受等等,在体验的过程中习得单词的概念,这就是从体认到概念的过程。又如,当学生在学习university这个单词的时候,老师不应该只告诉学生“大学”这个字面意思,而是应该从它的定义,分类,特征等各个方面来进行阐释;并比较西方的“university”和中国“大学”在各个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真正理解"university"的特殊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播放视屏,或者分享留学生的经验,加深学生对这个单词的体认,从而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单词,这就是从从概念到体认的过程。

3 结论

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认观和概念观方法论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体验和认知在词汇习得中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建立起单词,概念和世界的关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老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历史文化,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差异,从而改变英汉机械对应的模式,真正理解英语单词的内涵。

【参考文献】

[1]http://baike.haosou.com/doc/6128020-6341180.html,2015,4,27[OL].

[2]Lakoff,G.&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ied Mind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3]http://tv.sogou.com/series/wxt4vu5644qlj45z7lq4rrxq.html?p=40230600[OL].

[4]崔鉴.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

[5]胡文捷.认知语义学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

[6]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7]沈阳.语义学常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王寅.认知语义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王寅.认知语义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2):58

[10]袁佳玲.认知语义学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2).

[11]周绪琳.认知语义学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文学教育,2012,11.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教学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索
马尔扎诺六步词汇过程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
组块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