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解毒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50例临床观察

2015-10-19张军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安吉县中医医院浙江安吉313300

新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利巴韦口病消失

张军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安吉县中医医院,浙江 安吉 313300

清热解毒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50例临床观察

张军1,2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安吉县中医医院,浙江 安吉 31330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抽签随机法将30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退热时间、退疹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红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安全可靠。

手足口病;清热解毒方;利巴韦林颗粒

手足口病为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多种人肠道病毒诱发,表现为发热、疱疹等,多发于手、足、臀部。年龄越小的患儿进展越迅速,严重者可诱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可导致死亡[1~2]。目前尚无特异、高效的药物,中医因可从整体治疗本病,已得到临床的认可。本次研究对本院150例患儿采取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2年版)》中的西医诊断标准及《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诊断与中药治疗》[3]中的中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流行季节发病,多为学龄前儿童;明显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中医诊断:主症为发热,手、足、口疱疹;次症:口干口渴,纳差。发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体温多为38℃,疱疹集中于手、足和口腔。

1.2 纳入标准 ①满足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无神经系统明显症状,如嗜睡、精神萎靡等;③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④无危重型手足口病表现;⑤病程在3天内;⑥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有皮肤病、感染等可能影响疗效判定者;②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③3天以上病程者;④对药物成分过敏者;⑤无法耐受治疗或未按照规定完成治疗过程的患儿。

1.4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 31日治疗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上述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150例。观察组男101例,女49例;年龄5月~7.5岁,平均(3.97±1.24)岁;体温37.5℃~39℃,平均(37.71±0.73)℃。对照组男94例,女56例;年龄6月~8岁,平均(4.21±1.58)岁;体温37.0℃~39.5℃,平均(38.69±0.58)℃。2组性别、年龄、体温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组均采取抗感染、饮食指导、口腔护理等措施。

2.1 对照组 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抗病毒治疗,10~15m g/(kg·d),分早、中、晚3次给药,治疗1周为1疗程。观察1疗程。

2.2 观察组 以清热解毒方颗粒剂治疗(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处方:石膏、白茅根各15 g,金银花、野菊花、知母、紫草、青蒿、藿香、僵蚕各10 g,薄荷、白芷、蝉蜕各6 g,姜厚朴、黄连、甘草各3 g,水冲服。5~8岁,每天1剂,分2~3次服用;5岁以下,每天1剂,剂量减半,分2~3次服用。治疗1周为1疗程。观察1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2组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包括退热、退疹、食欲恢复、咽痛、咽红。记录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证候积分降低率以尼莫地平法计算:[(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2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对治疗1周后的疗效进行判定。痊愈:皮疹消失,体温等体征恢复正常,证候积分降低95%以上;显效:皮疹明显消除,体温在2天内恢复正常,证候积分降低70%~95%;有效:皮疹消退,体温在2天内显著改善,证候积分降低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降低<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2组退热时间、退疹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红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d

表2 2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d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 P退热时间2.35±1.25 3.12±1.45 4.926<0.05退疹时间4.26±1.15 5.28±1.02 8.127<0.05食欲恢复时间2.70±1.12 3.12±1.02 3.396<0.05咽痛消失时间2.48±0.51 3.14±0.58 10.466<0.05咽红消失时间5.64±0.48 6.14±0.58 8.134<0.05

4.4 安全性分析 观察组3例轻度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3例胃部不适、2例轻度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4,P>0.05)。

5 讨论

手足口病为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尽早治疗以逆转病情进展为治疗关键,西医治疗目前尚缺乏根治性药物,主要是配合对症支持疗法、病情监护等[5]。中医学认为小儿属纯阳之体,卫分转为气分间歇较短,感邪后立即化热入里,邪热炽盛,致使心脾炽热,口舌生疮,而脾热现于四肢,手少阴心经止于手,足太阴脾经止于足,因此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可缓解手足疱疹、溃疡疼痛、发热等症状,另可改善流涕、咳嗽、口干口渴等,具有较为可靠的治疗效果。

本院自拟清热解毒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平肝;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藿香化湿醒脾,辟秽和中;甘草清热解毒;薄荷疏散风热;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姜厚朴宽中理气,化湿开郁;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全方共奏清心泻脾、清热解毒之效。同时本次研究采用颗粒剂治疗,颗粒剂可解决小儿对传统草药汤剂依从性较差的问题,且可保障疗效。

药理学研究显示,金银花内含绿原酸、新绿原酸、黄酮类、异绿原酸等成分,对多种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另可抑制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对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具有抗炎及解热效果,用于改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6];藿香有抗真菌作用;野菊花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黄连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7]。其他药物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可缓解患儿发热、皮疹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较高,与陈秀荣等[8]研究的结果相符。

综上,清热解毒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李国强,李志明,于秀春,等.清热解毒方雾化吸入治疗肺热型手足口病20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7):989-990.

[2]张晓敏,谷万里,杨巧芝,等.清热解毒合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4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140.

[3]英林,张炜.小儿手足口病的中医诊断与中药治疗[J].中外医疗,2011,30(33):136,138.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唐华.小儿豉翘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75,178.

[6]沈世富.蓝芩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3,14(19):3012-3013.

[7]刘兵兵,华丽霞,董艳,等.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9):231-236.

[8]陈秀荣,孙桂芳,黄春霞,等.清热解毒利湿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16-1717.

(责任编辑:吴凌)

R512.5

A

0256-7415(2015)08-0175-02

10.13457/j.cnki.jncm.2015.08.081

2015-03-20

张军(1981-),男,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儿科。

猜你喜欢

利巴韦口病消失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