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2015-10-19周灿王靖华林锋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温州3504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温州35003

新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佐治疱疹口服液

周灿,王靖华,林锋.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504.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温州 35003

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周灿1,王靖华1,林锋2
1.温州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州 325024
2.温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3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普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小儿手足口病普通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维生素B2片等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分别为(2.38±0.53)天、(2.58±0.42)天、(4.09± 1.30) 天、(4.86±1.42) 天,明显短于对照组 (3.96±0.91) 天、(4.21±0.75) 天、(6.37±1.47) 天、(7.20±1.78) 天(t= 9.37,11.84,7.26,6.42,P<0.05)。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蓝芩口服液佐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患者,其疗效显著且安全。

手足口病;小儿;蓝芩口服液;维生素B2;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是一种因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疾病,其主要感染学龄前儿童人群,引起该病的病原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及柯萨奇病毒A16型[1]。少数患者病情严重,甚至致死;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较轻。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本次研究探讨蓝芩口服液佐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中有关标准:患儿起病急且伴有发热症状,平均体温>38.5℃,可伴流涕或咳嗽等;手足掌部位见不痛不痒疱疹或皮疹;部分患儿肛周或膝部出现疱疹或皮疹;呈流行病学特征。

1.2 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0.5~6.0岁,患儿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治疗前服用其他药物治疗,皮肤感染或中枢神经损害、过敏体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等、疱疹性口炎、重症心肌炎或脑炎或肺炎、口蹄疫。

1.4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78例小儿手足口病普通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9例。治疗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0.9~6岁,平均为(3.5±1.0)岁;病程5 h~3.1天,平均为(1.86±0.21)天。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0.8~5.8岁,平均为(3.4±1.0)岁;病程5.4 h~3.0天,平均为(1.89±0.20)天。2组病程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利巴韦林(华润三九北京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30924,规格:20m g/片),每天10m g/kg,分4次服用,疗程7天;维生素B2片(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31124,规格:5m g/片),每次5mg,每天3次,口服,疗程7天;大便烂且次数多者加用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31201],<1岁:每天1袋,1~2岁:每天1~2袋,>2岁:每天2~3袋;均分3次服用,疗程7天。大便干结可临时给予开塞露(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批号:20131123)治疗,将药挤入患儿直肠内。血象增高者(白细胞计数>10×109/L)加以抗生素辅以治疗3天。

2.2 治疗组 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131204,规格:每支10 m L)治疗,0~1岁:每次1/2支,每天3次;1~3岁:每次2/3支,每天3次;3~5岁:每次10 m L,每天2次;>5岁:每次10m L,每天3次;疗程为7天。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

3.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中有关手足口病的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且发热消退,<37.5℃,但口腔溃疡未完全消退,仍存在少许疱疹;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温仍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治愈+好转。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分别为(2.38±0.53)天、(2.58±0.42)天、(4.09±1.30)天、(4.86±1.4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3.96±0.91)天、(4.21±0.75)天、(6.37±1.47)天、(7.20±1.78)天(t=9.37,11.84,7.26,6.42,P<0.05)。4.4 不良反应 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5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于婴幼儿人群中,由于这类人群免疫力差,极易发生流行性扩散,所以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控制疾病传播。利巴韦林是一种常用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进入细胞后,其磷酸化产物将竞争性抑制RNA多聚酶等病毒合成酶,降低感染细胞内鸟苷三磷酸,最终阻止病毒RNA或蛋白质合成,起到抑制或杀灭病毒的效果。但目前该药物对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EV71型肠道病毒等)抑制作用尚未得到证实。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中医学中手足口病属温湿、温病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因湿热疫毒从口鼻而入,并侵袭患者肺脾。所以该病应以清热利湿和祛暑解毒为治疗原则。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采用蓝芩口服液佐治疗效更为显著。蓝芩口服液主要由黄芩、板蓝根、胖大海、栀子及黄柏等组成。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板蓝根具有凉血解毒和清泄胃热等功效[4];黄芩具有除湿热和清泻肺与大肠之火及泻实火等功效。栀子凉血解毒和清热泻火,黄柏清热解毒,胖大海清泻郁火、开宣肺气。诸药合用,共奏利咽消肿,清热解毒,祛暑之效。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普通患者疗效更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本次研究中,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这说明中药佐治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蓝芩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普通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1]张国梁,颜鹏飞,陈必全,等.不同疗法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83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5):395-398,402.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31-634.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72.

[4]许雪燕,周鹏.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14,26(8):33-35.

(责任编辑:骆欢欢)

R512.5

A

0256-7415(2015)08-0173-02

10.13457/j.cnki.jncm.2015.08.080

2015-01-27

周灿(1978-),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

猜你喜欢

佐治疱疹口服液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黄芪桂枝五物汤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疗效观察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