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2015-10-19叶国青杭州市天水武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区浙江杭州310000

新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尿蛋白定量黄芪

叶国青杭州市天水武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区,浙江 杭州 310000

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叶国青
杭州市天水武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区,浙江 杭州 310000

目的:观察黄芪消渴汤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简便、价廉、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纳入的78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都采用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黄芪消渴汤,每天1剂,每天2次,连续服用7剂,休息3天。经过3月治疗后,观测患者症状、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消渴汤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UAER、FBG,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运用。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黄芪消渴汤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为20%~40%[1],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常见原因。D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由于糖代谢障碍,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加上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趋炎症反应物质的产生,从而导致肾脏改变所致[2]。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不适合使用激素治疗;而雷公藤制剂与免疫抑制剂的肝肾损害较大且费用高;最为公认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对尿蛋白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符合《内科学》[3]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DN分期属于Ⅳ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符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DN辨证诊断标准[4],即神疲乏力,耳鸣耳聋,头晕多梦,手足心热,下肢萎软或浮肿,夜尿增多,肢体麻痛,口唇发黯,大便干结,舌质黯,或有瘀斑、苔少而干,脉沉细无力。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②无严重心肝功能不全;③无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患者;④能够配合中药治疗。

1.3 排除标准 ①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衰及水负荷增加等引起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因素;②血清转氨酶升高者;③过敏体质;④妊娠或哺乳期。

1.4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门诊与住院的78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4±7.2)岁;平均病程(5.4±2.2)年。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2±6.5)岁;平均病程(5.3±3.4)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常规糖尿病治疗,包括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限制蛋白质摄入、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等[5]。合并高血压者予安博维(厄贝沙坦),每次150 mg,每天1次,口服;合并高血脂者予立普妥(阿托伐他汀),每次10 mg,每天1次,合并贫血者红源达(多糖铁复合物)300mg,每天1次,口服。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消渴汤[6],处方:黄芪、益母草、丹参各30 g,天花粉25 g,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各15 g,川芎10 g,每天2次。加减:水肿明显加车前子;血压较高加天麻、石决明、钩藤;视力模糊加菊花、青葙子;纳呆加焦山楂、焦神曲、炒麦芽、鸡内金;血脂偏高加草决明。水煎,每天1剂,连续服7剂,休息3天。

2组均坚持治疗3月后观察疗效。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观测患者症状、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②24 h尿蛋白定量、UAER、空腹血糖(FBG)。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糖尿病肾病诊疗、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7]拟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UAER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3或恢复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1/2以上;肾功能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较前好转;UAE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但不足显效标准,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不到1/2;肾功能指标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升高。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79.5%。通过秩和检验,Z=-2.091,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FBG比较 见表2。2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FB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FBG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n 39对照组39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尿蛋白定量(g/24h)1.80±0.21 0.84±0.14 1.81±0.29 1.15±0.22①②UAER(μg/min)243.17±35.35 153.47±28.88 245.68±29.77 176.37±40.52①②FBG(mmol/L)12.57±2.79 6.16±1.02 12.40±2.89 7.53±1.40①②

4.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仅治疗组出现2例轻微胃肠道不适,自行缓解,不影响正常治疗。

5 讨论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长期糖、脂代谢异常、肾脏局部炎症、组织损伤以及高血压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病起病隐匿,往往在进入临床Ⅳ期尿常规检查中方被发现有尿蛋白,应及早予以临床干预,否则将很快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目前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以控制高血糖、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为主,但往往疗效并不理想,大多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衰竭。近几年,中医学在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辨证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因此,应充分发挥中医优势,西医配合中药加强疗效,减少副作用,起到扬长避短,标本兼治的功效。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尿浊、腰痛、虚劳等范畴。先天禀赋不足,脏腑虚弱;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劳逸无度,耗气气滞;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房劳过度,肾精亏耗等均为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是在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基础上发展而来,初期以阴虚为本,涉及肝肾,消渴日久,阴损耗气,以致肾气虚损,气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而瘀阻肾络,肾失封藏固摄而成。故而气虚、血瘀、阴虚、燥热是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走向浊毒内阻,脾肾、阴阳虚衰的终末期。故治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黄芪消渴汤中黄芪、天花粉、女贞子益气养阴;生地黄、山萸肉、山药益肾调肝健脾;茯苓、泽泻健脾益肾,消肿利湿;丹参、益母草、川芎活血化瘀通络。共奏补气益阴、活血化瘀之功。通过本研究证实,黄芪消渴汤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UAER、FBG,该方剂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本研究样本量小,周期短,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及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1]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

[2]丁志珍,陈卫东.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9(2):284.

[3]葛均波,徐永健,梅长林,等.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

[4]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肾病疾病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6):548-552.

[5]谷彩云,董志刚.董志刚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4):624-625.

[6]王莉.自拟黄芪消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78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84-185.

[7]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疗、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7-8.

(责任编辑:刘淑婷)

R587.2

A

0256-7415(2015)08-0091-02

10.13457/j.cnki.jncm.2015.08.042

2015-03-10

叶国青(1977-),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全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尿蛋白定量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黄芪是个宝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