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桂枝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2015-10-19胡小杭慈溪市横河中心卫生院浙江慈溪315318

新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桂枝汤消化性胃镜

胡小杭慈溪市横河中心卫生院,浙江 慈溪 315318

黄芪桂枝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胡小杭
慈溪市横河中心卫生院,浙江 慈溪 315318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汤联合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加用黄芪桂枝汤,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仅恶心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且均在用药后逐渐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黄芪桂枝汤联合西医治疗方案,可以优化胃镜、症状疗效,降低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黄芪桂枝汤;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属于消化性溃疡的范畴,患者一般病位较深,病情相对复杂,临床上以反酸、腹部疼痛、失血、便血为主要症状表现[1]。目前医学界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尚未确立统一认识,同时在治疗方面尚未确立特异性方案[2]。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单纯采取西医方案收效好,患者复发率低[3]。也有观点表示,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高,疗效确切[4]。因此,为探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方案,本院对收治的100例患者展开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8~62岁,平均(44.6±3.2)岁;病程1~16年,平均(7.2±4.9)年;其中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29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7~64岁,平均(45.1± 3.3)岁;病程2~17年,平均(7.5±4.8)岁;其中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2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文献[5]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标准[5];②经胃镜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③中医诊断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6],以上脘部泛酸、疼痛、恶心、便血为主症,伴肢体倦怠、乏力、纳呆、脸色萎黄等脾胃症状;④排除合并严重慢性疾病、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⑤排除药物过敏,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行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mg,每天2次。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150mg,每天3次,均于饭前1 h口服,坚持服用4周。对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口服甲硝唑,每次200mg,每天3次;克拉霉素,每次50mg,每天2次,均连用1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汤。处方:木香、法半夏、枳壳、黄芩、炮姜各10 g,延胡索、桂枝、炙甘草各15 g,黄芪45 g,白芍20 g,白及、丹参、大枣各30 g。对肝胃阴虚者加麦冬15 g,沙参20 g,生地黄30 g;对肝气犯胃者加香附子10 g,柴胡15 g;脾胃虚寒者加用白术15 g,高良姜10 g,泡参30 g;热重者加黄连10 g;寒重者则去黄芩加吴茱萸5 g。取水煎服,煮20m in后加大黄,熬4min,取药汁500 m L,口服,每剂3次,每天1剂。坚持服用7天。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症状疗效及胃镜疗效,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①胃镜疗效。临床痊愈:患者溃疡及附近炎症完全消失;显效:患者溃疡基本消失,遗留部分炎症;好转:患者溃疡面积缩小>50%;无效:溃疡面积缩小<50%,或有扩大。②症状疗效。严格参照消化性溃疡症状积分量化标准[7],对患者纳差、胸胁胀满、嗳气反酸、胃脘疼痛症状进行评分。3分为重,2分为中,1分为轻,统计总分。痊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中医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改善明显,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0%~95%;好转:体征、症状有明显好转,中医症状积分减少30%~69%;无效:无任何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或有加重。

4.2 2组胃镜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

表1 2组胃镜疗效比较 例

4.3 2组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2。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

表2 2组症状疗效比较 例

4.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3。观察组仅恶心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且均在用药后逐渐消失,未影响治疗。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5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者认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多与免疫、物理、生理及精神因素相关,与人体胃黏膜保护作用失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酸分泌过多有密切联系[8]。临床上对十二指肠、胃溃疡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质子泵抑制剂、H受体拮抗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对症处理。对部分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则联用抗生素治疗方案。但有研究者表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单一西药方案治疗,其疗效有限,且复发率高。本组中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西医方案,结果证实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且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胃、十二指肠溃疡在中医学上属于泛酸、胃脘痛、嘈杂的范畴,主要由情志不调、寒气侵袭、饮食不节、中阳虚弱所致。胃为病位,但与人体肝肾密切关联。其虽为胃痛,但累及脾脏,胃主降、脾主升,两者互为表里,胃失宣降,气机失调,则脾气虚弱,无法统摄血液,遂便血。而脾胃两虚,脾气不顺,胃气不降,则上脘胀满,故表现为胃脘痛。本病虚实交杂,在治疗方面则需遵循虚实结合、健脾益气、敛酸止痛的原则。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方案的基础上联用黄芪桂枝汤方案,方剂主要由木香、法半夏、炙甘草、枳壳、桂枝、黄芪、丹参、白芍、黄芩、延胡索、白及、大枣、炮姜等成分构成,其中黄芪为君药,归于脾、肾经,可活血止痛、益气摄血,保护患者胃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桂枝性温、味甘辛,归于心肺,有显著通阳化气、散寒止痛、发汗解表之功效。丹参归于心肝经,可凉血消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心止痛。白芍和胃止痛,养血柔肝,敛阴益气。诸药同用,共奏益气活血、疏肝和胃、健脾养胃之功效。本组研究证实,采取中西医联合方案的观察组患者胃镜疗效及症状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朱红梅.中西医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4):318-319.

[2]鲁昌辉,朱庆伟,葛广德,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724-725.

[3]肖移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1):112-114.

[4]杨国军.柴胡疏肝汤为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J].陕西中医,2012,33(1):14-16.

[5]苏兆贤,马战胜.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10-3311.

[6]严纯.益胃胶囊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5,36(1):61-62.

[7]张琪,梁海业,陈世新,等.舒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50例[J].陕西中医,2015,36(1):10-12.

[8]殷文银,尹玉平.中药分期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9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664-665.

(责任编辑:骆欢欢)

R573.1

A

0256-7415(2015)08-0077-02

10.13457/j.cnki.jncm.2015.08.035

2015-02-02

胡小杭(1978-),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脾胃病。

猜你喜欢

桂枝汤消化性胃镜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从桂枝汤论经方活用的思路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