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脐下褶壁入路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在结肠癌中的应用

2015-10-19张斌刘祖定姜凯杨鸿王郭虹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术者结肠癌开腹

张斌 刘祖定 姜凯 杨鸿 王郭虹

腹腔镜脐下褶壁入路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在结肠癌中的应用

张斌刘祖定姜凯杨鸿王郭虹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脐下褶壁入路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在结肠癌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5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脐下褶壁 入路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脐下褶壁入路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势。

脐下褶壁入路 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是利用手术切除治疗,但是由于右半结肠癌切除手术流程较为繁琐,另加手术解剖较为复杂,极易导致大出血,病死率较高[1~3]。腹腔镜脐下褶壁入路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及机体创伤小等优势,在结肠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作者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采用腹腔镜脐下褶壁入路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5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32~75岁,平均(49.1±5.7)岁。盲肠癌3例、结肠肝曲癌6例、升结肠癌19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1~76岁,平均(48.7±5.9)岁。盲肠癌5例、结肠肝曲癌5例、升结肠癌18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术者位立在患者的左侧,扶镜助手在患者两腿间,另一助手立于右侧。选取患者脐下皮褶处作1.2cm的弧形切口,置入10mm Trocar,为患者建立气腹,气腹压维持在14 mmHg,并在此Trocar中插入腹腔镜(美国史塞克公司生产的1088i 30°腹腔镜)[4]。术者在腹腔镜引导下,打开患者的肠系膜,然后游离出结肠血管,并通过血管夹钳住回结肠的动静脉,并进行离断处理,沿着肠系膜上动脉方向往上进行分离,注意在处理回结肠以及右结肠血管的过程中,由助手协助向上方牵引升结肠,而在其下方则沿Gerota筋膜以及Toldt筋膜的间隙方向,以从内到外的方式逐渐把结肠系膜后叶分离,注意其横结肠沿Toldt筋膜以及胰十二指肠的前筋膜方向而保持在机体的十二指肠的上方,完成之后还需要对结肠系膜后叶分离。术者在游离出中结肠静脉后分别将其和右结肠静脉之间通过血管夹进行离断处理,同时考虑到这一部分区域血管相对较为密集,利用超声刀进行小合分离处理,采取相应的止血工作。最后将结肠肝曲向内侧方向进行牵引,以及结肠肝曲向近端方向将侧腹膜逐渐分离,一直到回盲部方可,待手术全部完成后,还需要在腹腔外部对于横结肠以及回肠端进行吻合处理。(2)对照组:麻醉方法、开腹手术方法等和观察组一致。其主要不同之处是开腹手术首先需要对大网膜进行离断处理,术者需要以及十二指肠的胰头前部作为开端,按照从上至下的方式顺次分离出机体的右支中结肠血管和胃结肠静脉,最后为右结肠以及回结肠血管。

1.3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中转开腹病例,无死亡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x±s)

3 讨论

腹腔镜脐下褶壁入路与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术者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手术过程中脐下褶壁入路一般情况下均为钝性分离以及锐性分离二者的有机结合,而牵拉则是通过系膜方位的提拉而实现的,这种手段的优点是能够有效防止出现过多的肿瘤碰触,避免导致术中额外出血。而早期结扎血管根部,能够确保之后的分离过程中即使术者不小心误伤某些分支血管也不会导致患者发生大量出血的问题,从而尽可能的确保了良好的手术视野,由此而分离的层次也相对更为清晰[5]。

本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该手术的优越性,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

综上所述,和传统开腹术相比,腹腔镜脐下褶壁入路行开放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及创伤小等多重优势,近期疗效显著。

1 万世泽,俞丹松,李宏.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15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1(7):213~215.

2 赵年广.内侧入路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12,33(9):1923.

3 冯波,陆爱国,王明亮,等.中间入路腹腔镜下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根治右半结肠癌35例可行性与技术要点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7(4):136~138.

4 洪远疆,王小军.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Ⅰ期吻合手术57例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8,15(3):298~299.

5 丁卫星.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适应证选择和规范实施.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23(6):103~105.

541001 广西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术者结肠癌开腹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腹腔镜的眼睛
——扶镜手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