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5-10-19章力勤朱樵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吡啶

章力勤 朱樵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章力勤朱樵

目的 对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收治慢性结肠炎患者40例,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与西药组对照比较,对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片。

慢性结肠炎 参苓白术散 柳氮磺吡啶片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本病治愈难度大,且愈后易复发,病变范围广,病程较长。作者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结肠炎2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0~72岁,平均46.2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0~68岁,平均47.5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1)腹泻时间>2个月;(2)大便常规见红、白细胞及少量脓细胞;(3)结肠镜及黏膜病理检查呈慢性结肠炎改变。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主证为大便稀溏,舌苔白腻;次证为纳差,食后腹胀,体乏无力,脉象细濡。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片口服,1g/次,4次/d,连服8周。治疗组以经方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方药组成:茯苓、人参、白术、山药各15g,莲子肉、薏苡仁、甘草各9g,砂仁、桔梗各6g,白扁豆12g。1剂/d,分2次服,100ml/次,连服8周。

1.4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成形,1~2次/d,中医病症证候的主证、次证消失,舌苔基本恢复正常,结肠镜及肠黏膜活检基本恢复正常。显效:大便2~3次/d,近似成形,或溏便。好转:大便次数有所减少,大便不成形,稠度有所增加。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慢性结肠炎属于临床常见肠道疾病,是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肛肠疾病。慢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泻、便秘、肠出血、腹痛、便血、里急后重、全身表现等。结肠镜和黏膜病理学检查可确诊。近年文献表明该病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已受到国内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本病病因不明,多与自身免疫反应、感染、遗传、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2]。目前西药治疗主要采用水杨酸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消炎、止血、止泻治疗,其中柳氮磺吡啶被认为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但疗效不佳[3]。

中医学虽无明确与慢性结肠炎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的主症,类似于“痢疾”、“泄泻”、“肠风”、“下利”、“肠澼”等范畴[3]。其病位在大肠,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病本在脾虚,复感受六淫邪毒,湿热壅滞大肠,导致肠道气化失司,病久不愈,脾肾两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致瘀血阻滞[4]。因此,本证脾肾俱虚、湿热邪毒瘀血相互夹杂,病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作者以经方参苓白术散治疗本病,益气健脾,渗湿止泻,补虚除湿,理气行滞。方中所用白术产于浙江临安本地,品质独特,称为於术,是浙江临安的道地药材。采用HPLC法对野生於术和栽培白术的成分进行比较研究[5],发现野生於术中存在栽培白术所没有的特异性成分。利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和经详细的波谱学鉴定特异性成分为香草醛,为於术道地药材的特性研究打下了物质基础。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79~83.

2 陈慧芳.参苓白术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海峡药学,2012,24(10):130~131.

3 蒋柏松.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7):104~105.

4 李德斌.参苓白术散和芍药甘草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内蒙古中医药,2013,19:42~43.

5 朱樵,李亚,章力勤.野生於术与栽培白术化学成分比较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9):764~765.

浙江省临安市医疗科研及重点专科专病项目(20110833B55)

311300 浙江省临安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吡啶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吡啶和3-甲基吡啶的合成工艺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勘 误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