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10-18陈丽丽

新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调护情志肺癌

陈丽丽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浙江 杭州 310006

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丽丽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浙江 杭州 310006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应用于肺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2组均观察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对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与本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肺癌;情志护理;饮食调护

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虽然现代医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但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发现仍存在困难,待病情严重发展至晚期时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1]。因此,被确诊为癌症的患者,其负面情绪较多。负面情绪不仅加重病情,而且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者的目标。本院以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治疗肺癌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肺癌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50~78岁,平均(63.6±3.1)岁;病程3~12年,平均(7.2±3.1)年;其中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中心型肺癌者25例,周围型肺癌者27例。观察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51~76岁,平均(62.4±54.2)岁;病程2~13年,平均(6.8±3.5)年;其中小细胞肺癌患者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中心型肺癌者20例,周围型肺癌者32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关于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资料不全、心肝肾严重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包括给予环境护理,保持病室干净整洁,调节室温,定时通风换气,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用药指导:严格遵照医嘱规范用药,观察患者在服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给予饮食指导、卫生宣教等常规护理措施。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情志护理及饮食护理。肺癌患者由于受疾病的影响,在治疗期间其情志异常,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思虑过度及忧心悲观等。对于以上情志不畅类型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以情胜情法:恐惧不安者主要是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因此可采用“思胜恐”通过向其详细讲解肺癌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式、预后等情况,引导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正面对待疾病,消除对疾病威胁的过度关注;对于忧心悲观者则可采用“以喜制忧”方式,根据患者的爱好,指导其阅读轻松的文章或听欢快的音乐,培养愉快心境[4];对于思虑过度者可采用“移情暗示法”,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可向亲友倾诉,从而使心情舒畅;或鼓励患者进行活动量小的爱好,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关注。②安神静养法:指导患者静坐并配合呼吸减压,放松身体各部的肌肉,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来;同时在静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用言语引导患者想象,引导其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患者在化疗期间存在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饮食调护的方法,湿热瘀毒的患者,多加用清热解毒食物,如生梨汁、

绿豆汤、百合汤等;气血两亏患者,多吃动物肝脏、肉类蛋白、黑芝麻等;食欲较差的患者,给予山药肉丁粥或淮山粥等有;原则上避免助湿生痰及辛辣食物,如辣椒、韭菜、胡椒等。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减轻化疗期间便秘。

2组均观察2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4],得分越高,表示情况越差。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包括5个功能子量表,对其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5大功能进行评估,以及一个总体健康状况量表。功能子量表与总体健康状况量表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成正相关,即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

4 护理结果

4.1 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护理后观察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1 2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52 52角色功能58.6±8.6①51.2±8.3躯体功能57.5±7.3①52.5±6.5情绪功能73.5±7.9①62.3±8.5认知功能64.5±5.8①57.5±5.2社会功能60.5±9.2①53.2±7.8总体健康54.5±8.2①46.8±7.2

4.2 2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见表。2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与本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护理前后SDS、SAS评分比较(±s) 分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②P<0.05

?

5 讨论

肺癌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有研究表明,在治疗期间若能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5]。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喜伤心,忧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素问·举痛论》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而肺癌患者由于对癌证的恐惧均会出现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进而伤及脏腑,影响正常气机。情志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行为、语言、表情等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消除其负面思想,引导其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采用七情养生方法,针对不同类型情志不畅,通过以情胜情法、移情暗示法、安神静养法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情志不畅对脏腑的损伤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6]。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良好的饮食调护不仅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同时具有增强疾病治疗疗效的作用。笔者结合中医膳食调理方法,对不同证型患者,如气血两亏、湿毒蕴结者,采用不同饮食方式,调整饮食内容,起到补充患者气血、清热解毒、增强食欲、减轻便秘等作用[7]。

本观察表明,护理后观察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与本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引导其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陈海英,金学娣,陈丽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3):26-27.

[2]李际强,罗翌,徐凯,等.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39(3):99-100.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0-241.

[4]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

[5]代淑芬,李文娜.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5):30-32.

[6]雷淑琴.中医情志护理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4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3(18):116-117.

[7]成晓云.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3,19(12):146-148.

(责任编辑:马力)

R734.2

A

0256-7415(2015)12-0238-02

10.13457/j.cnki.jncm.2015.12.106

2015-06-23

陈丽丽(1982-),女,护师,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猜你喜欢

调护情志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浅谈《伤寒论》药物煎服方法与调护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