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体育游戏改善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的个案研究
2015-10-18韩流,李丹
韩 流,李 丹
前言
安全依恋是指抚养者与婴幼儿之间形成的密不可分、健康、持久的情感联系[11]。本研究中的不安全依恋是指,抚养者与婴幼儿之间形成的反常联系,例如,社交退缩、社交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而产生幼儿在认知和语言、情绪情感、社会性、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依恋是幼儿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建立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以及今后的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发展均有着深远的影响[10]。马库斯(1991)等人发现,不安全依恋的幼儿在个体或群体解决问题中表现迟疑,常常使用个别策略,难以融入到集体的活动中,而安全型依恋幼儿则更多的使用整体策略,在探索性游戏中表现的更为活跃[15]。孟昭兰(1998)提出,母亲亲切的拥抱、微笑等热情的对待,对幼儿2岁时的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在孤儿院长大的婴儿因为没有得到与父母应有的情感沟通和互动,大多具有语言发展迟滞和语言障碍等问题[7]。由此可见,依恋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游戏,是PLAY的总称,是一种娱乐活动,玩耍。游戏论之父约翰·赫伊津哈(1996)在《游戏的人》中,对游戏做出了如下定义:“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意识[12]。”本研究中的体育游戏为,由6~10人组成的团体体育游戏,由安全依恋型幼儿与不安全依恋型幼儿共同组成,综合人体的走、跑、跳、投、攀、爬等基本动作形式,创编出的具有多种情节、互动性较强的体育游戏。
游戏作为幼儿探索生活、建立社交的重要媒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注意,“游戏治疗”也逐渐被应用于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中[2]。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个性社会性形成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高尚道德,包括自制、克己、忠信、独立、合作、服从等,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习得,对于幼儿而言,没有其他的方法比游戏来得更切实[5]。
本研究假设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在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社会交往和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依恋行为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旨在通过团体体育游戏干预,来帮助不安全依恋幼儿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与行为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
利用数码摄像机将实验干预的全部过程拍摄下来,收集3名被试的录像,并整理成书面材料,为深入分析不安全依恋幼儿在团体体育游戏中的特殊事件,行为变化,与同伴、老师的关系等提供参考依据。
1.2.2 实验
1.控制变量
自变量:团体体育游戏。
因变量:幼儿依恋指数。
无关变量的控制:被试不要参加其他体育培训或干预,在体育游戏干预期间,被试必须参加每一次干预。
2.实验被试的选取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利用“沃特斯—迪因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Q-set)”筛选出不安全依恋幼儿,并用于实验后的效果分析。卡片分为90个条目,包含安全性、依赖性和社会性3个维度。该卡片已被广泛用于评价儿童与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1994年,我国学者邹泓等翻译和修订了沃特斯—迪恩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其中,英文翻译版的再测信度为r=0.96(P<0.01),中英文版的再测信度为r=0.97(P<0.01),说明Q-set能够适用于中国儿童对成人的依恋行为的测量。本研究沿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将0.33作为幼儿依恋类型的分界值(值高于0.33的定义为安全性依恋)。
实验的参与人数共为10人,其中,通过此测量工具寻找出3名幼儿为研究个案,7名幼儿为实验参与者。3名个案均来自大连市HYL婴幼园的托班幼儿。
个案一:GYH,男,38个月。父母亲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大学文化程度,教育孩子比较严格。母亲描述幼儿从小由父母与祖父、祖母共同带大,祖父、祖母为主要抚养者,与母亲相处时间较少,但与母亲相处时非常亲昵不愿离开。个性上较为害羞、胆小,不愿与陌生人沟通,入园至今3个月每日来幼儿园前仍然非常抗拒。老师描述GYH在园期间很少言语,与同伴互动行为较少,注意力较差,老师讲任何事物他都很难有始有终的关注。在接触个案时,研究者发现个案很害怕陌生人,见了陌生人就表现出很紧张的样子,与其沟通非常困难,要重复多次才会给予回应,且说话声音很小,动作拘谨。实验前GYH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交往方面:较为自我,很少与同伴互动,没有固定玩伴,不懂得与他人沟通,喜欢独自玩耍。2)语言、认知方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缺乏交流性语言。3)情绪方面: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情绪难以被调动,大多时间处于自我状态。
个案二:ZXX,女,35个月。父母亲为公务员,大学文化程度。母亲描述幼儿从小由外祖父、外祖母和父母共同带大,外祖父、外祖母为主要抚养者,父母工作较忙,与幼儿相处时间有限。幼儿个性极为害羞、胆小,自理能力较差,与家人相处较为融洽,但极难与陌生人沟通。老师描述幼儿在园期间几乎不讲话,不与同伴交往,喜欢独自玩耍,受到欺负也不愿意反抗,经常脱离集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验前ZXX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交往方面:非常自我,几乎不愿与同伴互动,不合群。2)语言、认知方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高兴或生气时也从不进行自我表达,对待他人的热情反应淡漠。3)情绪方面:情绪易波动,不如愿的情况下行为上会表现的很不配合。
个案三:NYH,男,39个月。父亲为个体营业者,母亲在企业工作。母亲描述幼儿从小由祖母和父母共同带大,祖母为主要抚养者。平时表现良好,与家人相处融洽,个性较为开朗,喜欢与他人沟通、表达,但个性过强,在不如愿的情况下,会大发脾气,持续时间较长。老师描述NYH在园期间较为活泼,善于表达,但易与同伴产生矛盾,个性较强,易发脾气。实验前NYH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交往方面:较为自我,不太合群。2)语言、认知方面:相对前两个个案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良好。3)情绪方面:情绪易波动,易怒,自控能力较差。
其他参与实验的7名幼儿与3名个案为同班伙伴,经测试均为安全依恋,其中,有3名幼儿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MSX,男,性格活泼外向,具有明显的组织能力,在班级中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基础;ZWZ,男,性格温顺,具有较高的配合度,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耍;LXS,女,性格外向,个性较为独立,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敢于尝试挑战。
3.游戏准备
主要工作包括对游戏场地、玩具的设置和选择,游戏内容的设计,实施进度安排以及干预方案的制定。
(1)游戏场地的选择
本研究的游戏场地是大连市HYL婴幼园的室外塑胶场地,面积80m2,面朝林荫的住宅小区内,空气清新、环境良好。
(2)玩具类型及功能(表1)
(3)游戏内容的设计
依据幼儿体育游戏的锻炼性、教育性、安全性、趣味性为基本原则,将改善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作为游戏的核心内容,以此来设计相应的体育游戏。游戏内容以走、跑、跳、投、攀、爬等基本动作形式为基础,辅助幼儿进行游戏的玩具,创编出的具有多种情节、互动性较强的团体体育游戏。每次游戏分为4个部分,即准备部分(10min)、游戏部分(40min)、结束部分(10min)和课堂总结。
(4)实施进度与干预方案
本研究将干预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为适应阶段,第2阶段为认同阶段,第3阶段为信任阶段,第4阶段为结束阶段。根据团体体育游戏干预的阶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24次团体体育游戏干预的活动(表2)。
表1 本研究游戏类型及功能对照一览表Table 1 The Control Table of the Game Type and Function
表2 本研究团体体育游戏干预实施进度安排一览表Table 2 The Intervention Implementation Schedule of the Group Sports Games
4.研究过程
整个实验过程从2013年4月15日到2013年7月15日。
前测:利用沃特斯—迪因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对幼儿的依恋指数进行评定,筛选出不安全依恋幼儿;
正式干预:每次游戏干预时间为60min,每周3次,上午9:00~10:00,共进行24次游戏干预;
后测:对幼儿依恋指数进行实验后测量,通过观察及利用上述评定工具对不安全依恋幼儿的依恋情况进行再次评定,以判断干预的效果。
1.2.3 数理统计
本研究利用SPSS 21.0软件,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主要分析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卡片得分与专家标准分的相关系数,进而对实验前、后幼儿的依恋指数进行评定。实验前的测量是为了筛选被试,实验后的测量是为了考察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的干预效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结果
2.1.1 实验干预过程与分析
以下就团体体育游戏干预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游戏过程进行系统阐述。
第1次游戏:
游戏干预过程:1)自我介绍;2)准备活动;3)介绍游戏,制定游戏规范。游戏内容为《丢手绢》、《钻圈圈》;4)游戏结束后,辅助幼儿填写游戏反馈表。
第1次课主要是想让幼儿对彼此产生初步了解,体育游戏主要以轻松互动性为主。由于彼此还较为生疏,整个游戏气氛略显沉闷,大家表现的都不是非常活跃。在最后集体进行《钻圈圈》游戏时,大家都表现出了愉快的心情,紧张状态有所缓解。
重要记事:GYH,老师在讲解游戏规则时,他被其他孩子挤到所有人的后侧,他很想在靠前位置,但却没有行动,只是一味配合所有人,明显的表现出了胆怯、害怕、不合群;ZXX不作自我介绍、不讲话,只是自己在玩手指,表现的极不配合,在玩《丢手绢》时,有小朋友将手绢丢给她,她居然趴在地上打滚表示她的抗议,老师问她为什么不捡起手绢一起玩,她更加不好意思的把头扭向另一边不做答,整个游戏过程中一句话也没有讲;NYH表现活跃,第一印象给人感觉是个非常懂事、活泼的孩子,但在游戏过程中几次与同伴发生争执,喜欢告状,非常的以自我为中心,对老师的安排不太服从,站排时只喜欢站在第一位。
第7次游戏:
游戏干预过程:1)准备活动;2)介绍游戏,制定游戏规范。游戏内容为《青蛙宝宝回家》、《开心超市》;3)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集体整理玩具;4)辅助幼儿填写游戏反馈表。
第7次游戏进入到了整个团体游戏干预的第2阶段,经过第1阶段的游戏干预,3名个案与小伙伴们之间都建立起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游戏进行的过程更为融洽、欢乐,互动与交流行为明显增多,语言表达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
重要记事:由于昨天夜里下雨,今天有两个小朋友缺席。老师问孩子们今天谁没有来,大家争先恐后的重复着没来的两个小朋友的名字。GYH在《青蛙宝宝回家》游戏中表现的很积极,老师鼓励大家为自己的队友加油时,他虽然没有讲话,但是却在一旁努力的拍手,脸上挂满笑容。在《开心超市》游戏中,买东西没有与服务员(小伙伴扮演)打招呼,随手拿完就走。ZXX由于生病今天迟到了,游戏时显得精神不佳,老师想将她带入到游戏中,但是效果不太好。NYH在《青蛙宝宝回家》游戏中表现活跃,爬垫子的速度很快,表现积极,爬到终点后高兴的手舞足蹈。在《开心超市》中他担任售货员,卖货时他对自己喜欢的玩具表现出了强烈的占有欲,不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卖给其他的小朋友,情绪一度失控,发生了争抢的场面。
第13次游戏:
游戏干预过程:1)准备活动;2)介绍游戏,制定游戏规范。游戏内容为《拯救天鹅蛋》;3)幼儿自由活动时间;4)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集体整理玩具;5)辅助幼儿填写游戏反馈表。
第13次游戏进入到了整个团体游戏干预的第3阶段。经过前2个阶段的干预,3个个案的改变愈加明显,团体体育游戏的干预已初见成效。
重要记事:GYH是个胆子较小的孩子,在《拯救天鹅蛋》游戏中,走平衡板时有些小心翼翼不敢前行,但是看自己组的小朋友都给他加油,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回到终点后高兴的跳了起来,老师和他拍手庆祝,他哈哈大笑起来。ZXX最近状态越来越好,游戏之前老师去教室里接小朋友,他们正在吃水果,为了能尽快和老师出来玩,研究者明显感觉到她把吃水果的速度加快了,这表示她在心理上已经接纳了老师,也希望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在游戏中,对老师交代的任务非常在意,并尽量做好,很守规则,但因为胆子过小在《拯救天鹅蛋》游戏中不敢过平衡木。NYH在《拯救天鹅蛋》中违反了游戏规则,规则要求每人一次只可以救1个蛋蛋,而他却一次拿了2个。
在自由游戏环节中,老师没有主动去组织,让他们自由玩耍。他们没有因此而冷场,MSX(团体游戏的其他成员)组织能力较强,带着大家玩之前玩过的一些游戏,气氛非常活跃,只有ZXX还是不能完全自主的融入其中,没过一会就自己坐在小车上独自玩耍。
第19次游戏:
游戏干预过程:1)准备活动;2)介绍游戏,制定游戏规范。游戏内容为《建筑我的家》;3)幼儿自由活动时间;4)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集体整理玩具;5)辅助幼儿填写游戏反馈表。
第19次游戏进入到了整个团体游戏干预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经过之前的几个阶段干预,3个个案在社会交往、语言表达、情绪控制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重要记事:今天提前来到了幼儿园,孩子们还在上美工课,但是从窗口看到老师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向研究者招手,喊研究者的名字,平时不善表达的ZXX居然也伸手和研究者打招呼,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和研究者打招呼。GYH最近表现的越来越活跃,与小朋友在一起越来越融洽,在《建筑我的家》中,他在“市场”里很努力的进货,为了建造小伙伴们共同的家,在选择材料过程中,表现的很耐心,还会不时的询问老师选什么更好,虽然去“市场”的路上会有一些障碍,但丝毫没有影响他进货的心情,反而兴致更高。ZXX在游戏前主动问老师,“我们要建造什么样的家,要买米吗?”大家在谈论没有床的时候,她主动说“那边有垫子可以拼成床”。在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方面都和第一次游戏时判若两人。NYH今天在游戏中就如何摆设买回来的物品和SZC(团体游戏的其他成员)产生了分歧,但是明显没有之前的过激表现,最终经过和几个小伙伴商量结束了争执,自控能力有所提高,更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综上所述,通过对24次游戏的观察与重要记事的记载情况可以总结出,幼儿随着游戏进程的展开与强化,不安全依恋行为逐渐减少,语言表达能力、自控能力、社交能力与人格发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1.2 幼儿依恋指数变化结果
将3名个案实验前、后的依恋得分与专家标准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实验前后幼儿依恋指数r的变化(表3)。
表3 本研究实验前、后幼儿依恋指数对比一览表Table 3 The Changes of Children’s Attachment Index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由表3可以发现,实验后3个个案的依恋指数均高于0.33标准界限,相关性由低转变成为极其相关,3个个案的依恋类型均由不安全型转变为安全型,说明团体体育游戏对改善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2.1.3 团体体育游戏阶段反馈结果
每次团体体育游戏干预结束后,针对表4、表5中的相关问题对幼儿进行询问,对每次回答的结果进行记录,最后,按幼儿选择每个选项次数的百分比确定最后结果。
表4 本研究幼儿对团体体育游戏形式满意度一览表Table 4 The Summary Table of Children’s Satisfaction of the Group Sports Games
表5 本研究幼儿对团体体育游戏内容与玩具偏好一览表Table 5 The Summary Table of Children’s Preferences to the Group Sports Game Content and Toys
由表4可以发现,3个个案对团体体育游戏的形式,以及老师带领他们活动的方式都非常喜欢,表明团体体育游戏对不安全依恋幼儿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可以作为改善幼儿不安全依恋的干预方法。由表5可以发现,在“我最喜欢的玩具”项目中,3名个案喜欢的玩具与类型依次是情绪体验类游戏中的棒棒锤、玩具手枪,社会交往类游戏中的汽车和飞机模型等,以及家庭养成类游戏中迷你房屋,说明幼儿对情绪体验类游戏最为感兴趣,其次是社会交往类和家庭养成类。在“我最喜欢的游戏”项目中,钻圈圈、开心超市、建筑我的家等由老师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游戏非常受欢迎,疯狂口袋、黑猫警长以分组竞赛类的游戏也被选中,说明幼儿更喜欢互动性强、集体同步的游戏环节,而那些游戏情节较为单一、目标性不强的游戏则对幼儿来说吸引力较小。
2.2 分析与讨论
2.2.1 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的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不适应的人际模式是由于早期与抚养者之间不敏感、不稳定或忽视型的情感互动而产生的,这种互动的内化形成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IWM),并指导着个体未来的人际互动,进而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6]。史密斯(1999)等认为,团体氛围充满着亲密的支持性的依恋,个体对团体其他成员的知觉受到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working-model)的影响[16],而个体在团体互动过程中可以重现个体惯有的人际模式,并通过在团体互动中新的体验来内化和影响个体固有的内部工作模型,进而逐步改善和修正自我及他人表征,通过迁移作用改善不良的人际模式,甚至改变依恋类型[17]。本研究选择将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幼儿置于在同一空间进行团体体育游戏的初衷也正是出于这一基点,这对不安全依恋幼儿在心理和行为上去贴近和模仿安全依恋幼儿是有极大帮助的。不安全依恋幼儿多在认知和语言、情绪情感、社会性、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异常,而团体体育游戏则可以通过其特有的特性对其进行改善。以下将就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在上述几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预作用做详细阐述。
1.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方面的影响
皮亚杰(1940)认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通过动作获得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而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间的平衡。认知和语言的发展都是源于人类为反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认知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两者交互作用且密不可分[9]。体育游戏恰到好处的充当了幼儿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中介,并通过其特有的情境与动作实现对外界事物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在体育游戏中,其环境和条件是动态、灵活多变的,幼儿能够在习得经验、认识物体特征和用途、感知物体间存在的空间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并对游戏中自己的行为进行选择。所以,体育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
2.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影响
由于幼儿年龄小,受到知识、经验、能力、体力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活动,这就会导致幼儿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矛盾的产生,幼儿的心理需求没能得到满足。游戏恰恰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在游戏中可以虚构情境,可以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幼儿可以肆意的发泄情绪,满足他们的渴求。幼儿的正、负面情绪表达与游戏的过程紧密相关而结果无关[4],所以,在游戏的设计上要更注重对过程的重视,游戏中,幼儿自愿服从规则的同时,其自我约束能力也在加强,这也是幼儿规则内化的重要过程。
3.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
个性在幼儿时期开始形成,并与社会性共同构成人格发展的基础。体育游戏可以广泛地培养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应对困难、克服挑战的能力,为幼儿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游戏规则能够促进幼儿形成自我意识、以他人角度看待自己、感知自己在与他人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因而能够让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倾向[1]。例如,在游戏过程中率先通过考验、完成任务的幼儿,他们会因为老师的表扬和同伴羡慕的目光而充分的肯定自己,从而逐渐地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在以后的活动中也更愿意大胆地去尝试新的活动,在碰到困难或挫折时,也会善于运用积极的情绪去自信地尝试和克服。这种良好的情绪体验,对幼儿自我价值感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都具有积极影响。
4.团体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交往的影响
交往是个体社会性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也是幼儿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团体体育游戏中,幼儿需要理解、遵循规则,明确自身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学会如何与同伴合作以及如何与对手展开竞争,发展了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游戏又具有强烈的互动性与娱乐性,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集体环境,增加了同伴间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游戏中,幼儿既要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与态度又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与态度,这也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游戏中经历积极的游戏体验,是幼儿从事游戏活动的根本动力[8]。在实验园中的幼儿以往的游戏形式主要是以自由活动为主,即使在互动游戏中,老师的引导作用也发挥较少,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没能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因此,最初幼儿对于团体体育游戏形式热情并不很高。随着团体体育游戏干预进程的不断深入,老师通过适当的引导与激发,加强了幼儿对体育游戏参与的兴趣,帮助其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多,幼儿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强,个案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问题也就逐步得到了改善。
2.2.2 幼儿对团体体育游戏类型与玩具偏好的分析
3岁前年龄段幼儿的游戏形式一般为单独游戏状态,3岁后幼儿开始出现或有意愿主动去参加团体式的协同游戏和合作游戏,这一期间幼儿开始注意其他幼儿的行为,并乐于主动去模仿他人,形成初步的社会交往关系[3]。本研究中的实验对象多为3周岁以上幼儿,因此,将团体游戏作为干预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的方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加之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更多的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游戏内容,增加了幼儿对团体游戏形式的兴趣,所以,实验幼儿对于团体体育游戏形式的喜好度与满意度都相对较高。
不论是普通幼儿还是不安全依恋幼儿,他们在玩耍时的玩具通常都是和游戏紧密联系的,玩具不仅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能使游戏的娱乐性培增,同时,幼儿也会随着游戏进程的递进,淡化玩具本身的特征,更多的以自主的心态将玩具纳入到游戏之中来进行玩耍,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游戏的玩具也会越来越服从他们进行的游戏的要求[14],在本研究过程中幼儿也表现出了这种特征,幼儿喜欢的玩具类型,很大因素受到了所在游戏情节的影响。
在研究结果中,3名个案喜欢的游戏和玩具类型依次为情绪体验类游戏中的棒棒锤和玩具手枪;社会交往类游戏中的玩具手枪、汽车和飞机模型;以及家庭养成类游戏中的迷你房屋等。个案对于玩具的偏好与他们早期情感的缺失和失衡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中,3名个案的抚养方式均以隔代抚养为主,亲子抚养为辅,由于早期与父母间的亲昵互动较少,幼儿的情感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满足或是延迟满足,导致幼儿失望、愤怒等情绪长期积累又无从发泄,这也是促使幼儿不安全依恋行为的首要因素。在情绪体验类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游戏情节的走向肆意的发泄他们潜意识里的不满情绪,借助棒棒锤玩具,通过无害的“暴力”行为,帮助幼儿缓解内部压力,释放内在情绪,使幼儿产生放松与愉悦的感受,这可能是幼儿更倾向于这类游戏与玩具的原因。
不安全依恋幼儿内心都相对比较自卑,无论外表是怯懦还是胆大,他们的内心始终是处于冲突状态的,外部获取与内部需要不能平衡,对待自己想要的情感或东西,经常表现出表里不一的状态。在社会交往类游戏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同伴互动与沟通,并在游戏情节的带动中激发了自己的本能表现,从游戏中了解、正视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在与他人交往中补充缺失,使幼儿的内心冲突得到调整,产生愉快感受,所以,幼儿对社会交往类游戏和玩具也较为青睐。其次,在社会交往类游戏中使用的玩具,具有种类多、色彩艳的特点,而幼儿本身就容易被色彩丰富和对比强烈的东西所吸引[13],这也是幼儿产生偏好的原因。
不安全依恋幼儿的情绪问题容易突发或难以缓解。他们常会采取闷不做声,大吼大叫,跑来跑去或蜷缩的方式进行情绪释放,甚至会以躲在小角落的方式营造自己的安全基地,这种氛围可以使幼儿感受到安全[18]。在家庭养成类游戏中的迷你房屋就给幼儿提供这样一个安全的场所,让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安全和自在。同时,家庭养成类游戏环节的设置可以帮助幼儿体验家庭生活的乐趣,通过在游戏中的角色转换弥补幼儿在家庭情感部分的缺失。
不安全依恋幼儿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但他们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别与性格的不同都会导致幼儿对玩具和游戏形式偏好的不同。例如,ZXX(女),除了对情绪体验类游戏中的棒棒锤玩具喜好外,其他较为喜欢的玩具类型几乎都属于家庭养成类的内容;而GYH(男)、NYH(男)喜欢的游戏与玩具类型则相对更为宽泛,NYH在个性方面更为外向,他喜欢的玩具则多为口袋、高跷等富有挑战性内容的游戏,游戏形式则趋向于黑猫警长、疯狂口袋等活动性更强的游戏。在未来的研究中,针对干预对象的不同可以侧重选择更符合他们个人的游戏或玩具。
3 结论
1.团体体育游戏在本实验中表现出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认知的发展。
2.团体体育游戏在本实验中表现出能够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3.团体体育游戏在本实验中表现出能够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4.团体体育游戏在本实验中表现出能够促进幼儿人格的发展。
[1]毕伟民,张坤.试论体育游戏对增进幼儿健康心理的价值[J].基础教育,2008(5):263.
[2]陈晶.沙盘游戏治疗在早期不安全依恋儿童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何梦燚.2~5岁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研究[J].调查与研究,2005(5):23-25.
[4]侯瑞鹤,俞国良,林崇德.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4(3):387-393.
[5]梅斯基·纽曼·伍沃德考斯基.幼儿创造性活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189.
[6](美)亚隆.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5版.李敏,李鸣,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7]孟昭兰.婴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王银玲.游戏的秘密与美好的教育——泛游戏理论及其教育意义[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9]许政援.儿童语言和认知(思维)发展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9,26(4):348-352.
[10]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411.
[11]杨丽珠.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6.
[12]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1996:30.
[13]BROWN,GOTTFRIED.Play Interactions:The Role Of Toys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Z].Skillman:Johnson &Johnson Baby Products.
[14]HOWARD G.Frame of Mind[M].New York:Basic Book,1983:12-16.
[15]MARKUS H,KITAYAMA S.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tion[J].Psychol Rev,1991,98(2):224-253.
[16]MICHAEL M.The dynamics of attachment and systems-centered group psychotherapy[J].Group Dynamics: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2002,6(2):131-142.
[17]MARMAROSH C L.Multiple attachment and group psychotherapy: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counseling[J].Inter J Group Psycho,2009,59(4):461-490.
[18]ZISSERMANN L.Case Report-The Effects Of Deep Pressure On Self-Stimulating Behaviors In a Child With Autism And Other Disabilities[J].American J Occupa Therapy,1992,46:54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