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5-10-17郑媛媛
郑媛媛
摘 要: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进步,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朝鲜族也面临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相冲突的问题。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尤其是现代教育之间的问题关系到朝鲜族的未来发展,对他们的教育改革也有帮助。
关键词:朝鲜;传统文化;传承
一、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什么是“传统”?似乎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讲,“传统是从历史发展中流传下来、能够表现人的思想认识的一种体系。”那什么是“文化”呢?这个定义就更加多种多样了,据说已经超过了四百种。我国顾明远教授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称。”
通过对一些学者的研究资料的分析,我觉得朝鲜族传统文化应该这样定义,即从朝鲜族的历史发展中所涌现的朝鲜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学校教育承载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职责,他们会将民族语言、文字、历史、习俗等文化发展下去。
总的来说,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让朝鲜族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了强大的支撑,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教育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有如下:
民族学校的吸引力不够强,失去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主力,而学校就成了传统文化的聚集地。此外,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也可以继承和弘扬一定的传统文化,但是这两方面的文化学习和发扬并没有形成规模,难以有很明显的效果。学校在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时,往往是有组织有规划的进行,通过对民族文化了解深入的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主要通过学校来完成的。但是,很多的朝鲜族学生并没有选择在朝鲜族学校就读,而是去了汉族学校,这就对朝鲜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压力。就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来说,在2012年,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朝鲜族学生选择了去汉族学校就读,在朝鲜族人群分布较少的地方的学生更是选择汉族学校就读。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但是很多朝鲜族学生在进入到汉族学校之后几乎不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对本民族的文化也逐渐失去了兴趣,更别提去继承和弘扬了。
二、导致民族学校吸引力不够强的主要原因
1.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认识不够。不同的人对民族文化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有两种比较偏激的看法,一是民族教育的生存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要通过民族教育来进行传承;另一种是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已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了,因此没必要再去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现代化的思想已经深入了骨髓,传统文化对他们反而形成了阻碍。那些不能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传承价值的家长一般不会选择将他们的孩子送去民族学校。此外,还有很多的家长和学生在汉语和朝鲜语的重要程度上难以权衡,认为汉语的用途更广,因此便忽视了朝鲜语的学习,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
2.民族学校的教学任务较多,学生往往不自己安排学习。在学校,朝鲜族学生和汉族的学生一样,都得学习常规的课程,但是有语言的差异,朝鲜族的学生必须学习汉语,这就在无形之中给朝鲜族学生增加了一定的压力。我对照过延边市的朝鲜族学校和汉族学校的课程安排:朝鲜族学校每周给学生安排的课普遍要比汉族学校的学生多,尤其是每天的第七节课。下面我们对照延吉市公园小学(朝校)和梨花小学(汉校)这两所学校各个年级学生每周的课程数,公园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周32节课,梨花学校为26节;公园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为35节,梨花学校为30节。因此,从上面的比较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朝鲜族的学生课程量大,学生压力也大,而且,朝鲜族的学生还开设了其他的课程来让学生进行课外锻炼,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3.居住地没有民族学校(班),难以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特别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朝鲜族人民涌入了城市。根据邰静波的统计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朝鲜族人民离开了他们原有的居住地,奔向了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而且这个人口的流动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朝鲜族人民涌入汉人居多的大城市之后,他们的后代也只能与汉族的学生一块生活、学习,同时接受着汉民族的文化熏陶,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再加上朝鲜族的聚居地也很少有专门的朝鲜族学校,因此,朝鲜族文化便没有了传承的平台,长此以往,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便更倾向于汉族,这就失去了朝鲜族的文化特性。
在汉族人口众多的地区,朝鲜族人民没有了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汉语作为语言工具,这让朝鲜族的语言失去了传承的机会,而语言又是民族文化的最基本的载体,没有语言的交流,文化便失去了活力,朝鲜族的人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兴趣。所以,朝鲜族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收到了严重的挑战。
三、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现代化共赢
民族文化的传承既要将传统文化作为重点,也要融入现代化的民族文化,要做好这两方面的教育。针对这一点,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和民族教育
上面我们已经指出了朝鲜族的一些族人对他们民族的文化和教育认识不够,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必须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正确的认识。
第一,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没有优劣之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必须要建立起合理的沟通桥梁。尽管很多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是源自几千年前的古人,但是在今天仍然受用。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奠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好的部分被传承了下来,再融入现代社会因素,便形成了现代的文化。因此,我们要客观的来看待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一概而论。endprint
第二,对民族教育要有足够的重视。开展民族教育,为的是让本民族的人民能够将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下去,让本民族的人民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中充满活力,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因此,我们必须用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民族教育。很多少数民族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选择在汉族人群中生活,他们的孩子也要接受汉族文化教育,因为他们认为汉族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学了汉族文化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传统的民族文化教育中,知识来源单一,朝鲜族孩子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来源除了家庭就是学校的教材和老师,这让他们学习朝鲜族文化显得很困难。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报刊等媒介来获取信息,进行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而且朝鲜族学校加大了对汉语言教学的投入,学生可以更好的来学习汉语。总的来说,尽管朝鲜族学生在汉语的掌握上与汉族学生难以相比,但是汉语对于他们来讲,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工具来使用了,这大大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根据科学家研究,能够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学生要比只掌握一门语言的学生智力发达,思考能力也越强。我国的高考政策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是有优惠的,在朝鲜族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比在汉族学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更有优势,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而且,朝鲜族的学生在就业中也更有优势,除了我国相应的政策优惠外,他们多掌握的一门民族语言会为他们的工作带来便利。所以,民族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二)增强民族学校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教育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朝鲜族学校要做好吸收朝鲜族学生的工作,在对学生教育工作中做好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弘扬,让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兴趣,能够学有所成,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下面我们将要以双语教育来对民族教育展开论述。
1.要增加朝鲜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课时,加大汉语教学投资,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教学。其实,朝鲜族的家长和学生都希望能够学习汉语,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加强对汉语教学的投入,可以减少他们到汉族学校学习汉语,从而能够在朝鲜族学校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
2.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引入汉语教学。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民族文化教育必须使用民族语言,但是,学生既然学习汉语,而且汉语的工具性更强,这就可以以汉语作为语言工具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据调查,很多的朝鲜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亚马逊河、契诃夫等河名、人名,但是在步入社会之后才发现他们不会用汉字进行拼写,也不能准确的读出来,这就对它们的工作造成了影响。针对这种问题,尽管一些朝鲜族学校已经做了汉语的教育教学安排,但是还远远不够。
3.对朝鲜语文内容要删繁就简,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减少课时安排,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对于语文的教学安排要有明显的针对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枯燥无味、形式单一的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进行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结合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文化的传承。此外,对于那些民族语言,希望深入学习的学生,学校要安排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教授和培养,这样有利于培养出民族文化的研究型人才。除此之外,打造优秀的民族学校,提升办学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筹建民族学校,保障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语言作为工具,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因此,对于朝鲜族的学生来说,学好朝鲜族语言,是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基本。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学生对民族语言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语言的淡忘和文化的流逝越来越严峻。尽管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各方面都及大了投入,不过要想让民族学校获得发展,民族教育更有明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还需要民族学校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
(作者单位: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