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抚养者晚接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浅谈

2015-10-17马爱仑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安全问题幼儿园

马爱仑

摘 要:在幼儿园中,有一种现象普遍存在。当孩子们结束了一日生活,被家长一个个接走时,总有些孩子等了很久也没有家长来接,这种现象对于某些孩子而言是偶然情况,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是一种常态,几乎天天都要等到最后才被接走。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幼儿心理发展,幼儿的安全问题均有不利影响,甚至也对幼儿园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本文将讨论抚养者的晚接行为,就抚养者晚接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晚接行为;儿童心理;安全问题;幼儿园

一、抚养者晚接行为对幼儿心理造成的消极反应

对于晚接行为对幼儿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要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同时,因为幼儿心理的发展速度较快,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还要划分年龄阶段啦分析。

幼儿初期(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最显著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情绪性强,幼儿行为受情绪支配,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极其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1]与此同时,该阶段的幼儿大部分出于3岁左右的年龄阶段,往往是刚刚离开家庭入幼儿园开始过集体生活,对幼儿园陌生的环境还充满着未知的恐惧。入此时在发生晚接行为,会似的幼儿心理承受极大的恐惧感,对周遭世界的不信任感,对幼儿园的排斥感增强,甚至对抚养者产生怀疑。

幼儿中期(幼儿园中班阶段)。相较于小班幼儿,中班儿童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但是对抚养者的依赖是所有学前儿童普遍的心理特征,因此,哪怕在幼儿适应了幼儿园生活的情况下,晚接还是会对幼儿产生心理上的恐惧感及强烈孤独感。

幼儿晚期(幼儿园大班阶段)。儿童形成了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自己、对事有了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是幼儿个性初具雏形的时间段。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2]因此,此时抚养者的晚接行为是影响幼儿个性形成的一个因素,经常被晚接的幼儿可能会形成懦弱,胆小,多疑的性格特征。

二、抚养者晚接行为造成的幼儿安全问题隐患

近年来,儿童拐卖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铺天盖地的措施,方法,法律不断的出台,可是学龄前儿童失踪的案件还是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其中有一部分儿童被拐卖都是在幼儿园结束一日生活家长接儿童的时间段发生的。鉴于此,有关本部门和学者们不断的研究出新的接送模式。例如,信息接送卡制度、IC卡身份识别制度、指纹识别制度、[3]智能语音幼儿园接送系统、[4]幼儿园接送车研制等。[5]可是,这些制度看似有用,但是实行起来也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例如,信息卡安全性差,出现案情时无纪录可查,责任划分不明确;IC卡容易丢失,挂失不便,缺少快捷识别手段,指纹识别过程繁琐,局限性强;智能语音系统准确性低。同时安装相关设施也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安装费用高昂,安装过程繁琐。实际上,最有效的防止类似恶性事件发生的方法就是撫养者按时接送幼儿,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从根源上减少此类恶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反,若

三、抚养者晚接行为对幼儿园造成了部分负担

抚养者晚接行为还对幼儿园本身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只要有一个还未节奏的幼儿,就意味着幼儿园教师的一日工作还未结束,教师要在此时牺牲自己的时间,耐心陪伴幼儿等待,同时还要安抚幼儿情绪,直到最后一个幼儿被接走,教师还要完成打扫教室卫生,消毒等工作。因此,抚养者的晚接行为,隐性的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其次,一个班的一个幼儿未被接走,则全园无法结束工作,直到最后一个幼儿被接走,幼儿园才能做完所有工作锁门,因此,一个幼儿的晚接行为可能会影响整个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作。最后,抚养者的晚接行为,对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一旦一不小心被犯罪分子插了空子,后果则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抚养者的晚接行为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性格形成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幼儿园的安全隐患;也会对幼儿园造成负担。因此,抚养者因尽量避免晚接行为的发生,一旦有急事不得不晚接时,应当找可靠的其他人来接,并及时与幼儿园老师联系说明情况,杜绝因晚接问题产生的各类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帼眉 冯晓霞 庞丽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5月.

[2]陈帼眉 冯晓霞 庞丽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五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5月.

[3]赵晓赫 张春强指纹识别在幼儿园接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4]北京宇音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张红英供稿.

[5]黄敏雄 湖南株洲置业技术学院机械 幼儿园接送车研制的可行性分析.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安全问题幼儿园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爱“上”幼儿园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