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音乐的特征研究
2015-10-17薛睿韬
薛睿韬
摘 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西方音乐,与以帝国主义为形式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同为一体的强势进入,使近代中国人经历了从蔑视到好奇,从排斥到崇拜,从推崇照搬到有选择学习的历程。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接受,是在特定情景之下的,有着其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受众群体是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入与交流的日益广泛而诞生发展的,对西方音乐的接受有着明显的群体性特征。
关键词:近代中国人;西方音乐;特征研究
西方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与以帝国主义为形式的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同为一体的,而关于乐与政的关系则是贯穿中国音乐美学史的一种传统思想。在近代政治动荡、社会意识形态巨变的情况一下,近代中国人作为哲学层面的音乐审美或者说音乐欣赏的趣味也必然随之产生变化。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够接受并愿意主动去感知、体验和吸纳,同时对西方音乐的接受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近代中国人依旧白觉不自觉地用以西衡中的态度来对待西方音乐,仍然没有脱离本民族的视角,依然用中国式的耳朵去倾听,用中国式的思维去感知、体验和吸纳。
一、“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音乐的特定历史情境
1.西方音乐的广泛传入。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音乐是有其历史客观原因的,早在中国唐代就有了基督教音乐活动,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闭关锁国的中国人第一次被迫向外敞开国门, 中国古代音乐由此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大门被列强打开后,近代西方音乐文化强势进入中国。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接受是时事所趋下的必然选择。正因为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传统音乐才会走上近现代的道路,同时加快了中国音乐向现代化音乐前进的步伐。
2.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古代中国,音乐美学长期处于多元化、与其它学科交融发展的状态。传统美学思想,为后来的变法运动中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动接收、接受并大力推广西乐,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因此,当晚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中国传统文化对拯救民族危亡一时显得回天无术的时候,西方音乐立刻受到了极大地关注。近代西方音乐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客观上说,基督教音乐的传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促使了近代中国音乐翻天覆地的变革。
二、“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音乐的意识
1.重视学校教育。近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启蒙性和创新性,首先就体现在强调开办新式学校,改良小学音乐教育,注意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等方面。正是在这种音乐美学思想启蒙下,近代的音乐教育才会出现了极大的改观,并产生近代新音乐的标志-学堂乐歌。而通过学堂乐歌活动及相应的音乐启蒙教育,不仅使得西方的乐器及演奏法、记谱法和基本音乐理论知识逐步介绍进来,甚至直接引进外来歌调以重新填词,更为重要的是,乐歌的广泛传唱从文化心理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音乐审美听觉趣尚、习惯,在行为上产生了新的音乐活动方式,也预示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开始进入新的文化转形期。
2.主动变革。被动接受是因为西乐背后的西方文明在军事经济文化上的强势入侵,而主动选择的判断取决于特定时期的某种美学价值取向,同时也取决于实践的检验。从维新运动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文化革命运动此起彼伏地展开,它掀起了批判一切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的热潮,使近代中国的音乐文化思想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新文化运动主张通过学习音乐发展“美育”,培养白由个性、高尚情操,以达到改善人生、改良社会的功效,是符合进步知识分子的民族、文化拯救意识的, 这种拯救意识的出现为西洋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基础和途径。
3.主動感知、体验及吸纳。近代中国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和失败的打击之后,向西方学习音乐、引进西方音乐、推广西方音乐就已经几乎成为进步知识分子试图拯救中国的共识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考虑,“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接受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也是一种有意识地主动学习、吸收的过程。虽然当时的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别和强、弱势的落差,但对于西方音乐,“近代中国人”仍然是有选择性的接受。中国近现代音乐基础教育虽源自于西方国民教育思潮和义务教育实践,得益于西学东渐的学堂乐歌,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接受却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规律,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内在需求。
三、“近代中国人”接受西方音乐的独特音乐思维
1.具有渐变式接受的社会心理。西方音乐的传入导致了近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五四时期以后20年代的一批学贯中西的音乐家,几乎都致力于在中西两种文化与音乐之间的沟通和汇合。正是由于这批音乐家、教育家的努力,使得以后的中国新音乐以一种健康的形势发展下去。这时候的音乐家己经开始了有选择的向西方学习,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模糊地意识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道理,开始注意找寻民族音乐元素来进行创作。“近代中国人”对于西方音乐的接受是一个猎奇、求知、认同的社会心理认知过程,历经了从蔑视到好奇,从排斥到崇拜,从推崇照搬到有选择学习的过渡,这一过程也体现了中国近代音乐从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的转化历程,象征着中国音乐在对西方音乐的接受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
2.具有整体性的中国式审美意识。就价值系统而言,近代中国人的审美意识表现了突出的“以人为本”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观,是在“整体”、“直觉”、“顿悟”的传统音乐哲学、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中“逻辑分析”方法的结果,从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中国人”的独特音乐审美意识。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新的审美需求因西方音乐的传入而被开启。在西方音乐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经了从蔑视到好奇,从排斥到崇拜,从推崇照搬到有选择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近代中国人”的音乐听觉并没有因为对西方音乐的接受而产生根本上的变化,“近代中国人”的音乐听觉特质仍然是中国式的“听”与“看”的结合。
四、结语
综上,近代西方音乐对中国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中国式接受,有着其历史必然,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是民族独立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向西方学习进行社会文化变革的必然选择。“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中国式接受,也反证了“近代中国人”概念的诞生。
参考文献:
[1] 刘鸿模.近代中国人对西洋音乐文化的接受[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月.
[2] 刘红梅.近代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