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唢呐协奏曲《大漠长河》之演奏分析

2015-10-17王展展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间音乐调性

王展展

摘 要:演奏《大漠长河》时,在处理音乐感情同时如何进一步理解张豪夫先生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和创作技法,进而解读当代中国作曲家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张豪夫;民间音乐;唢呐演奏技法;调性;泛调性

一、作品简介

张豪夫创作的《大漠长河》,此作品的第一版本是为唢呐和交响乐队而作,写于2009年春—夏,是应比利时布鲁塞尔KlaraFestival国际音乐节和比利时文化部的委约而作。首演于同年9月1日布鲁塞尔Flagey音乐厅。唢呐独奏郭雅志,指挥汤沐海,演奏比利时弗拉芒交响乐团。之后,香港中乐团委约张豪夫先生改编为唢呐与中乐管弦乐队的版本。首演于2011年7月15—16两日,于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唢呐独奏郭雅志,指挥汤沐海,演奏香港中乐团。

曲名借用了王维的著名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句的头两个字,在这部作品中,张豪夫先生不是对前人古诗的音乐描述和解释,而是表达了作者自己内心的触景生情与人生思考。借景抒情,这也是音乐之所长吧。当一个人面对广漠无垠的大沙漠以及日夜湍流不息的滚滚长河是,除了对大自然的感叹和礼赞外,可能更多的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叩问吧。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曾书写过无数次相同的感慨,但它始终却是一个永无终结的答案。

或许是缘分使然,我收到演出的信息的同时,总有音符如暗流在心中涌动。2013年王团告诉我中央民族乐团要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一场协奏曲专场音乐会,此时心中的音符就有了更加强烈的表现欲,仿佛它们也很期待。作为演奏员,我能有机会与这样的乐团协奏那真是一大幸事!可问题在于,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与此时此刻的我们相契合?唢呐作品为数不多,协奏曲也是屈指可数,能有演出量的乐曲更是凤毛麟角了。这些乐曲也都是前辈们笔耕不辍的结晶,究竟哪部作品会和我最终相遇呢?王团建议我选择既体现乐器特色又具有挑战性的乐曲,这件事也始终在我心中酝酿。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络上看到郭雅致老师制作的短片,当即被背景音乐的唢呐吸引,短短五分钟,我就被这首格调新颖韵味别致的协奏曲的魅力折服,随后我与郭老师取得联系,他很支持我的想法,当即就把张豪夫老师的联系方式给了我,说如遇到问题可与他联系。我瞬间信心倍增!要知道,张豪夫老师是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的终身教授,我非常渴望得到他的帮助和支持。我通过邮件和张老师联系,感觉他很乐意和我们年轻人合作,在四月份西安讲学之际希望听到我的演奏。我格外珍惜,感恩着这宝贵的学习机会。

第一次见面,张老师携夫人在西安音乐学院院内餐厅里等我,还特意拿了瓶西凤,和蔼可亲的形象让我立刻消除了见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曲家的紧张感。时值今日,那天晚饭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第二天,张老师和我阐释乐曲,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爱上了这首作品。从乐曲的谱面到乐曲的内涵,我被他那种做学问的严谨折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竟然如此均衡完美,我被大漠长河深深的感动着。从引子开始,每一个音都在为唢呐注入新的格调与生命,这首乐曲不但表现了唢呐最直观的喜与悲,而且体现了其独到的细微与含蓄,直指人心。尤其是在大F唢呐段落,那种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旋律,让人听过后会觉得只有唢呐才能表现这样的音乐,只有唢呐才可以这样表达!此时此刻,也只有唢呐才能这样让人动容!我不得不感慨作曲家的伟大,在作曲家这里,唢呐已然不是乐器,而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并且充满了对生命的爱与敬畏!唢呐曾经演出于室外,大漠长河的第一句也正是应了唢呐的这种特点,乐队一开始便把人引入空旷无人的景象之中,随后一只唢呐像信天游一样,巧妙自然得开始了内心的独白,也许是问自己,也许是问天。在这一大段卡丹撒中,作曲家非常巧妙的利用唢呐的活芯功能,体现出唢呐以往所不能做出来的效果,令郭雅致老师发明的活芯在这首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着中国文化的那种起承转合。张老师说自己上了岁数时会更想自己的家乡,希望以后能写几部好的民乐作品。当他讲到大漠长河中间大唢呐抒情的时,我被他心底所发出的那种朴质无华的情感所动容,他说写道这儿时心里在流血!我想,演好这首作品就是我的责任,不奢求其他,仅仅是对唢呐,对民间音乐的虔诚之心!

音乐会格外成功,演出结束后,意犹未尽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如此酣畅淋漓的演奏也带给我全新的体验!虽然时值乐团商业演出季,排练时间尤为紧张,但当我站在台上的那一刻,仿佛这外在的不足已然消逝,只有我的心和陪伴着我的唢呐声,在旷野中呼喊,像极了人生,愈加坚定,愈加醇厚。演出结束后,张老师来到后台说,展展你把我的心吹碎了!我想说,张老师,连我自己都为之动容,这着实是我的心声啊!我也已经不是单单在进行唢呐表演,而是用心在奏响它的同时用力感悟着生命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虽然在人生的旅途尝尽了离愁,但只要不忘初心,生命的意义会更加深远

二、作品分析

這首作品是有四个部分组成的单乐章作品,各部分链接和演奏一气呵成,气息悠长。第一部分的素材源于青海的传统民间音乐“花儿”当中的一句,作曲家对这一素材进行了集成和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创作带有浓浓陕西音乐风格的旋律。乐队部分突出了交响性和宽广的音响效果来表达音乐的张力,但在第二乐章中那段悠长的民歌旋律又不乏柔情舒展。在最大限度的表现唢呐演奏的现代技巧外,又以幽长的旋律来直指人心,配器部分在与唢呐相互呼应的同时,还加入了复调以及当代的配器手法,充分展现乐队的表现力、融合力以及相互之间的音色对比。独奏部分更为特殊,必须要用郭雅志发明的活芯哨片来演奏,否则无法吹奏出乐曲中的无调性的旋律以及半音进行。

而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依然展现这张豪夫先生力求创新和对传统曲式结构的束缚的挣脱。

曲式结构如下面表格

引子

(1—42小节) A

B 调性模糊

无中心调性

第二部分

(43—312小节) C—D

E—F

G——H

I

J—K—L—M G商—D商

第三部分

(313—436小节) N

O—P

Q—R—S—T 调性模糊

无中心调性

第四部分

(437—552小节) U 调性模糊

无中心调性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部作品中的构架理念

1.把音乐的创作在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上,乐曲中主要将西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加以继承和发展

2.和声语汇既没有用西方的三度叠置,也没有完全使用中国民族的传统四五度和弦。更多的应用调性叠加和泛调性来发展音乐。

当今的音乐是多元的,西方的先进技法每日革新,过分追求技法和跟风很容易丧失自我。是作为中国作曲家,坚持本民族的音乐并加以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从这部作品中我深深的体会到现代中国民族作品的魅力。在追求技法难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的时去解读作曲家本人乃至民族的音乐特性。这部作品在突破传统和西方现代束缚的创作思维的民族音乐上有着很深远的影响。破除传统和西方的束缚,立作曲家独立风格和当代民族音乐典范。这就是张豪夫先生的“破与立”。

如今的演奏我们更多不仅仅应该在技术,还应该再进一步解读作曲家的思想以及上升到民族音乐的高度,这样才能由内而外的理解和处理作品。

猜你喜欢

民间音乐调性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当代土耳其民间音乐实践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