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汉沽鲤鱼门潮间带的经济贝类资源

2015-10-17段秀娟李永仁任延军

关键词:潮间带贝类滩涂

段秀娟,李永仁,任延军

(1.天津海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天津300272;2.天津农学院a.水产科学系,b.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

天津汉沽鲤鱼门潮间带的经济贝类资源

段秀娟1,李永仁2,任延军1

(1.天津海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天津300272;2.天津农学院a.水产科学系,b.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

2013年10月对天津汉沽鲤鱼门潮间带的经济贝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区域经济贝类有9科10种,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微黄镰玉螺和纵肋织纹螺,其中菲律宾蛤仔为优势种,占经济贝类资源总量的91.6%,平均栖息密度为263.7粒/m2,平均生物量为916.4 g/m2.蛤仔群体结构方面,壳长小于20 mm的蛤仔数量占总数的7.7%,壳长在20~30 mm之间的蛤仔占53.1%,总商品率为39.2%.同2008年9月的调查结果相比,2013年的贝类种类及生物量增加,多样性指数降低,蛤仔大量出现,这与近年来邻近海域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密切相关.

汉沽鲤鱼门;潮间带;经济贝类;资源

滩涂贝类养殖是天津市的传统优势水产产业,经济种类主要有毛蚶、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长牡蛎等.近年来,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的协调和推动下,天津市贝类增殖放流力度逐年上升,同时引导渔民开展贝类养殖活动,贝类资源迅速增加[1].

1980年代以来,天津市持续开展了对浅海、滩涂的贝类资源生态监测及调查活动[2-7],为研究天津海域的贝类资源变化规律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组于2013年9月调查了天津汉沽鲤鱼门滩涂的贝类资源,研究了潮间带贝类的种类组成、栖息密度及生态分布,并与2008年9月的调查结果对比分析,以期为渤海湾的贝类增殖、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区域

天津汉沽鲤鱼门沿海滩涂贝类资源的调查站位设置如图1所示.鲤鱼门沿海滩涂东起北疆电厂填海区,西至中心渔港,北临沿海高速,地理坐标为117° 52′12″~117°55′43″E,39°11′02″~39°12′21″N,海岸线长5 km,滩涂面积1 500 hm2,主要为中潮带.该区域为非正规半日潮,泥沙底质,水质肥沃,生物饵料丰富,适合滩涂贝类养殖,但未有过贝类养殖活动.

图1 鲤鱼门滩涂调查站位设置Fig.1 Investigation sites in intertidal zone along Liyumen coast

1.2 调查方法

2008年与2013年的贝类资源调查参照文献[8],2次调查的方法与站位设置一致.

垂直海岸设3个断面,每个断面按高潮带、中潮带上部、中潮带中部、中潮带下部、低潮带设5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取样1 m2,深度30 cm.挖出贝类,再用40目筛网筛洗挖出的泥沙,捡出剩余贝类,各采样点样本分开存放.另外,在非采样点采集贝类作为定性补充.

贝类样本洗净、分类,对每种贝类进行定种[9-11]、计数、测量壳长和称重.潮间带贝类的种群大小以生物量(g/m2)来衡量,由此确定贝类群落的优势种.

1.3 数据分析

根据采集贝类的个体数量、质量等数据,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相关因子:生物量(g/m2)=m/s;栖息密度(个/m2)=ni/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Pi)(lnPi);蛤仔商品率(%):壳长30 mm以上的蛤仔数占蛤仔总数的百分比.

式中:m为样方内该物种的总质量;s为样方面积;ni为i物种的个体数;Pi为i物种个体数与该群落个体总数之比.

2 调查结果

2.1 2013年鲤鱼门滩涂贝类资源

2.1.1 经济贝类种类组成

2013年9月在鲤鱼门滩涂共采集到经济贝类10种,分别隶属2纲、4亚纲、6目、9科,除玉螺科2种外,其余各科均为1种.具体名录如表1所示.

表1 鲤鱼门经济贝类名录Tab.1 Economic shellfish catalog in Liyumen

除上述10种经济贝类外,另有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嫁口(Cellana toreuma)、史氏背尖贝(Notoacmea schrencki)、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黑荞麦蛤(Vignadula atrata)和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等6种贝类.

关于种次号的改革相关研究,有以下三点。一是王业斌、蒋鸿标、于艾军、张得富等提出同类同著者的不同文献共用一个种次号的方法。二是浙大的夏勇、史国强、周子荣提出的在种次号之前加著者汉语拼音首字母的方案,并研制了《图书种次号管理系统》软件[3]。三是陈志延提出的种次号“预留空号法”。蒋鸿标、邓福泉等人认为:采用种次号有助于分类标识的统一标准化,使文献检索网络自动化,达到资源共享,得到专业人士的共识。

2.1.2 鲤鱼门潮间带贝类的栖息环境及垂直分布

鲤鱼门滩涂平均纵深3 km,高潮带及低潮带狭窄,分别为100~300 m和200~400 m,绝大部分区域为中潮带,将其平均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高潮带底质类型为粉砂质滩及石堤,含沙量为92%,沙粒直径为200~600 μm;中潮带底质类型为泥沙质,含沙量为78%,沙粒直径为200~400 μm;低潮带底质类型为软泥质,含沙量低于10%,沙粒直径为200~400 μm.不同潮带之间,贝类的栖息密度、生物量、种类及规格也不相同.如表2所示,长牡蛎分布于高潮带,菲律宾蛤仔与微黄镰玉螺多分布于中、低潮带,四角蛤蜊主要分布于中潮带上、中部,纵肋织纹螺分布于中潮带中、下部,扁玉螺见于中潮带中部,渤海鸭嘴蛤、脉红螺及日本棱蛤见于中潮带下部.

统计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为绝对优势种,占经济贝类总栖息密度的92.9%,最大栖息密度为823粒/ m2,平均栖息密度为263.7粒/m2,占经济贝类总生物量的91.6%,平均生物量为916.4 g/m2.栖息密度较大的经济贝类还有四角蛤蜊(1.0%)、微黄镰玉螺(1.9%)和纵肋织纹螺(3.0%);其他种类的贝类密度极低(1.2%).

表2 鲤鱼门经济贝类垂直分布Tab.2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shellfish in intertidal zone of Liyumen

2.1.3 菲律宾蛤仔商品率

菲律宾蛤仔主要分布于中潮带,但在中潮带的上、中、下部,蛤仔规格差别明显,壳长分布状况如图2所示.

图2 中潮带蛤仔壳长分布Fig.2 Shell length distribution of R.philippinarum from middle intertidal zone

由图2可以看出,在中潮带上部,菲律宾蛤仔的商品率达79%,未见壳长低于20 mm的个体;中潮带中部,商品率仅为6%,以壳长20~30 mm(200~600粒/ kg)为主,且有相当比例的壳长20 mm以下的个体;中潮带下部,蛤仔商品率为36%,仍以壳长20~30 mm(200~600粒/kg)为主.

从菲律宾蛤仔的壳龄来看,1龄蛤仔占5.5%,2龄占35.9%,3龄占48.9%,4龄占9.7%,未见4龄以上个体.

2.2 2008年鲤鱼门滩涂贝类资源

2008年9月份对该滩涂进行贝类资源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共采集到贝类12种,其中经济贝类7种.长牡蛎主要分布于高潮带;四角蛤蜊、纵肋织纹螺和微黄镰玉螺主要分布于中潮带,低潮带也有少量分布.高潮带生物量最多,其次是中潮带,低潮带生物量远远低于高潮带和中潮带.各种贝类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远低于2013年的数值.

表3 2008年鲤鱼门潮间带贝类分布Tab.3 Distribution of shellfish in intertidal zone of Liyumen in 2008

2.3 2008年和2013年贝类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2个年份鲤鱼门潮间带贝类的Shannon-Wiener指数H′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2008年仅高潮带的贝类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于2013年的数值,中潮带和低潮带的多样性指数均高于2013年的数值.2008年从高潮带到低潮带,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2013年从高潮带到低潮带,生物多样性则逐渐降低.

表4 鲤鱼门潮间带贝类生物多样性指数Tab.4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of shellfish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Liyumen

2.4 鲤鱼门潮间带贝类资源与其他滩涂潮间带的比较

选取了浙江东极岛、福建泉州湾河口等5个国内滩涂进行物种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最大生物量的比较,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鲤鱼门同其他地区潮间带贝类的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shellfish among intertidal zone of Liyumen with other places

由表5可以看出,天津鲤鱼门潮间带的贝类种类数远远低于其他5个滩涂的潮间带.鲤鱼门潮间带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在2008年高于浙江东极岛、广东流沙湾和胶州湾女姑口,2013年则低于这3个滩涂.鲤鱼门的贝类生物量较大,中潮带下部的平均生物量达1 683.9 g/m2,仅低于浙江东极岛的最大生物量,高于辽东湾高家滩和广东流沙湾滩涂的贝类最大生物量.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调查发现鲤鱼门潮间带的贝类资源具有3个显著特征:①贝类种类较少,鲤鱼门潮间带共采集到贝类16种,物种数量低于浙江东极岛、胶州湾女姑口等其他滩涂;②贝类生物量大;③优势种的群体结构合理,菲律宾蛤仔为鲤鱼门潮间带的优势种群,主要分布于中潮带,总商品率为39.2%.

2008年鲤鱼门滩涂采得贝类12种,H′为2.66;2013年采得16种,H′(1.81)低于2008年.这主要是由于2013年菲律宾蛤仔所占比例太高,而其他种类比例极低.本研究在2008年9月的调查中未发现菲律宾蛤仔;房恩军等[3]和刘宪斌等[4]在以往调查中也未发现蛤仔;王麒麟等[5]虽然在2007年的天津海域滩涂生物调查中发现了菲律宾蛤仔,但生物量非常低.另外,本研究发现菲律宾蛤仔的壳龄为1~4龄,以2~3龄为主.因此,蛤仔的大量出现应在2010年之后.

2013年调查区域存在大量不同规格的菲律宾蛤仔,可能与近几年汉沽浅海的大规模贝类养殖及增殖放流活动有关.2010年秋,天津海之源水产有限公司在汉沽大神堂海域投放壳长0.6 cm的蛤仔苗种450 t;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联合天津市水产局、天津海之源水产有限公司等单位于2011年初在汉沽大神堂海域放流壳长1.87 cm的菲律宾蛤仔苗种500 t[1],2012年秋季放流小规格蛤仔苗种24.5 t, 2013年春季放流蛤仔苗种58.3 t.蛤仔养殖及放流海域距鲤鱼门滩涂平均距离仅9.4 km,蛤仔及其浮游幼虫可随潮流迁移至该滩涂,形成较大的种群密度.

为合理开发本海域的经济贝类资源,提出以下保护建议:①对滩涂贝类资源进行定期调查研究,跟踪监测主要经济种类的发展变化,以便及时制定贝类资源保护措施;②开展大规模、多批量的贝类放流,尤其是适应当地环境、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贝类的放流,如菲律宾蛤仔、青蛤、缢蛏等,同时引导渔民开展贝类养殖活动,增加海域贝类资源量,在繁殖季节形成天然采苗场,增加周边浅海及滩涂的贝类资源量;③加强采捕管理,严格限制采捕规格,有计划、合理地安排生产,如菲律宾蛤仔采捕的最小规格应限制在壳长30 mm,小于30 mm的蛤仔继续生长或作为亲贝繁殖后代(蛤仔生物学最小型为5 mm左右[17]),使贝类资源得到持续开发和利用.

[1] 邢克智,高一力,郭永军,等.天津市贝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展望[J].水产科学,2013,32(9):555-558.

[2] 张润生,孙秋岩.天津市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洋生物[M].天津:天津市新闻出版局,1986.

[3] 房恩军,马维林,刘茂利,等.天津市大神堂贝类保护区贝类资源本底调查报告[J].天津水产,2004(1):20-24.

[4] 刘宪斌,张文亮,田胜艳,等.天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特征[J].盐业与化工,2010,93(1):31-34.

[5] 王麒麟,马维林,房恩军,等.天津海域潮间带生物调查[J].天津水产,2008(3/4):18-23.

[6] 冯剑丰,王秀明,孟伟庆,等.天津近岸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1,31(20):5875-5885.

[7] 蔡文倩,刘录三,乔飞,等.渤海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原因探讨[J].环境科学,2012,3(9):3104-3109.

[8]国家海洋局.海洋调查规范[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9] 蔡英亚,魏若飞.贝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0]齐钟彦.中国经济软体动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1]齐钟彦,马绣同,王祯瑞,等.黄渤海的软体动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12]蔡林婷,王一农,李祥富,等.舟山东极岛潮间带贝类生态学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13,37(8):47-54.

[13]谢进金,谢进辉,林娟娟,等.泉州潮间带贝类的生态分布[J].海洋科学,2006,30(1):54-62.

[14]谢恩义,陈秀丽,朱小江,等.流沙湾贝类资源调查[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30(3):39-46.

[15]李宝泉,张宝琳,刘丹运,等.胶州湾女姑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J].海洋科学,2006,30(10):15-19.

[16]赵云龙,赵文,闫喜武,等.渤海辽东湾高家滩沿海滩涂贝类资源调查[J].2011,26(5):471-474.

[17]张国范,闫喜武.蛤仔养殖学[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校 纪翠荣)

Economic shellfish resource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along Liyumen coast,Hangu of Tianjin

DUAN Xiujuan1,LI Yongren2,REN Yanjun1
(1.Tianjin Haisheng Aquaculture Co.,Ltd,Tianjin 300272,China;2a.Department of Fishery Sciences,2b.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qua-ecology and Aquaculture,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The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economic shellfish resources was carried out in the intertidal zone along Liyumen coast of Hangu in Tianjin in September 201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shellfish species components in this area included 10 species belonging to 9 families,among which four species were economically important,including Ruditapes philippinarum,Mactra veneriformis,Neverita reiniana and Nassarius variciferus.R.philippinarum was dominant species and accounted for 91.6%of total biomass of the economic shellfish.The average biomass and density of R. philippinarum were 916.4 g/m2and 263.7 ind/m2separately.Among R.philippinarum,the proportion of shell length below 20 mm was 7.7%,the proportion between 20 mm and 30 mm was 53.1%,and the proportion above 30 mm was 39.2%.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year 2008,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shellfish species and biomass,the biological diversity decreased,and the R.philippinarum appeared in large numbers.Thi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arge scale breeding and release of R.philippinarum in the vicinity sea areas in recent years.

Liyumen coast of Hangu;intertidal zone;economic shellfish;resources

1671-1114(2015)04-0071-04

Q958

A

2015-03-21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资助项目(15JCYBJC30400);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资助项目(CARS-48);天津市科技特派员资助项目(14JCTPJC00521).

段秀娟(1973—),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潮间带贝类滩涂
霞浦滩涂
春夏夜探海洋潮间带
基于海陆融合DEM的大尺度潮间带提取方法
上岸的鱼
福建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滩涂上的丹顶鹤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