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2015-10-17王合珍张庆亭张兰军
王合珍张庆亭张兰军
1.济南市长清区万德中心卫生院检验科,山东济南 250309;2.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 250031
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王合珍1张庆亭1张兰军2
1.济南市长清区万德中心卫生院检验科,山东济南 250309;2.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 250031
目的 研究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42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同时与健康人群比对。 结果 三组疾病患者其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显著(P<0.05),而三组疾病患者其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志愿者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况及疗效预期进行免疫比浊法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其临床指导价值巨大。
免疫比浊法;D-二聚体;心脑血管疾病
在临床上,相关病理学研究指出,人体内一旦其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异常或是沉积为血栓,当机体的血管中出现纤维溶解或者血栓形成,血液内D-二聚体的浓度会被诱发急剧攀升[1]。由此可知,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心肌病似均可诱发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的提升。同时,人体内纤溶活性的优劣也与血浆浓度水平有着密切的临床关联,由此推论得出,心脑血管疾病可诱发血浆浓度的提升。为进一步验证此推论,我院特开展了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对血浆D-二聚体实施生化检验以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水平,以期指导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干预与临床确诊,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遴选病例均为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合计429例。其中男208例、女221例。患者的年龄在38~74岁之间,平均(62.7±8.6)岁。按照病种划分,126例为冠心病心绞痛、157例为急性心肌梗死,146例为急性脑梗死。另选我院同期收入并自愿参与受试的体检健康人群121名作为参照组。各分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 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收入院后即迅速实施尿激酶溶栓,剂量为10~150万U,兑入100mL生理盐水中0.5h内静脉滴注完毕。
1.2.2 D-二聚体检验设备筹备 本次生化检验严格遵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2]中相应条款来执行,并完全保障了检测系统完好及精密。在本次研究开始之前,相关参与研究人员已充分检测并验证了仪器设备的检测精度,并最终确定其设备质量完全达到本次研究的临床检测标准。具体设备检查验证则遵照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订的相关标准[3],对本次投入使用的全自动血凝仪实施正确度、不精密度、携带污染率、抗干扰性、线性范围、可比性及参考区间等[4]实施全方位验证,最终达标。
1.2.3 检验方法 所有受试人群实施清晨空腹静脉采血2mL,而后将血液注入到含有浓度为2.9%的柠檬酸钠的真空采血管内。而后放入离心机内充分进行0.25h的离心,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最后将采血管内的血浆分离取出,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实施D-二聚体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取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数据对比应用t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疾病患者其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显著(P<0.05),而三组疾病患者其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志愿者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照及与志愿者情况比较(± s,μg/L)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照及与志愿者情况比较(± s,μg/L)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其他三组相比,#P<0.05
类别 例数 D-二聚体水平 t治疗前 治疗后冠心病心绞痛a 126 1755.90±36.67 330.80±26.31* 354.44急性心肌梗死b 157 1811.70±34.74 310.10±17.63* 482.96脑梗死c 146 1702.60±39.12 222.90±17.82* 415.91志愿者d 121 125.80±8.63# 125.80±8.63# / tad 476.44 81.591 / tbd 521.36 105.62 / tcd 434.56 54.833 /
3 讨论
在临床上,交联纤维蛋白降解而生成的特异性活性物质即是D-二聚体(D-dimer,D-D)。一般来说,正常健康人群其血浆内D-二聚体仅含有极微量。然而,一旦诱发继发性纤溶或生成血栓时,血浆内D-二聚体即可大量产生,导致D-二聚体浓度升高。这是因为,凝血发生时纤维蛋白原受作用于凝血酶而可以转化为交联纤维蛋白[5],促使人体内高速激活纤溶系统,而交联纤维蛋白一旦发生降解,可在血液中遗留很多生化副产物,而主要的副产物即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碎片。这些降解碎片一般依靠γ链共价键实现交联[6],因此可形成一个含有γ链相连的成对D片断,这个就是D-二聚体。一旦血液内发生病理学损伤,人体内的凝血与纤溶便会发生失衡,凝血功能亢奋性上升,这样能更加促进降解人体内的纤维蛋白,从而最终提升血浆内D-二聚体的浓度。因此可以说,D-二聚体的大量蓄积和浓度攀升可明确昭示着凝血及纤溶系统的病理性激活,最终提示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发生病理性亢进,而这一提示的临床特异性极高。临床学者常将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攀升,与血管内血栓生成作以临床关联性评估依据。
在医学检验领域,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多应用磁珠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及免疫比浊法[7]。而免疫比浊法其检验原理如下:首先将乳胶颗粒用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包裹,而后血浆样本中的D-二聚体抗原能够与这单克隆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而后诱发凝集,增加反应环境的浑浊度,而仪器通过对反应液内的浊度变化进行测定,同时比照标准浊度变化曲线[8],就能够间接测出血浆内D-二聚体的含量(浓度)。
健康人群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一点前面已然敲定。而事实上,脑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体内D-二聚体水平也有差异。一般来说,脑梗死诱发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上升程度是显著高于冠心病的,本次研究中二者并无差异,或是由于样本量较小有关。而经过溶栓治疗后,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亢进得到极大的缓解,故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显著下降。但由于血液内环境并未完全恢复,其内仍有局域性或小规模的纤溶系统异常存在,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即使经过临床干预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下降,也无法降至健康人群的水平,这一点本次研究中得到了确切验证。
当代临床领域,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首选免疫比浊法,0.5h即可生成精度确切的检验报告,以供临床医师作为制定治疗方案或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同时,医师还可以该指标的变化对溶
栓效果进行评估。因此,该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巨大[9-10]。综上所述,临床上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况及疗效预期应进行免疫比浊法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以期指导临床。
[1] 饶玲璋,熊慧,杨许慧,等.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6):415-416.
[2] 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血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76-184.
[3] 李抒玮.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与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1):67-68.
[4] 王鸿利,王学锋.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0,84(2):171-172.
[5] 杨艳敏,王孟春.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2(10):599-600.
[6] 周立红,刘泽霖.D-二聚体检测临床研究的近况[J].血栓与止血学,2009,8(3):121-122.
[7] 刘德洋,刘宇.浅谈D-二聚体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9,20(5):182-184.
[8] 丁黎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指标检测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意义[J].浙江医学,2010,32(12):237-238.
[9] 谢峥,黄丽娜,连立飞,等.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6(2):3-5.
[10] 窦汝香,李卓星,林凯思,等.缺血性卒中再发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0,5(6):454-458.
Clinical value of immunoturbidimetric detection of plasma D-Dimer i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ANG Hezhen1ZHANG Qingting1ZHANG Lanjun2
1.Department of Laboratory,Changqing District Wande Central Health Center,Jinan 250309,China;2.Department of Laboratory,Hospital of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Co.,Ltd.,Jinan 25003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immunoturbidimetric detection of plasma D-dimer i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429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received the immunoturbidimetric detection of plasma D-dimer before and after thrombolytic treatment and they were compared to healthy people. Results The plasma D-dimer levels of all the 3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duc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plasma D-dimer levels of the 3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voluntary group bo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0.05).The above difference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illness state and expected efficacy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he immunoturbidimetric detection of plasma D-dimer shows great clinical guidance value.
Immunonephelometry;D-dimer;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R446.1
B
2095-0616(2014)06-148-03
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