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审美维度
2015-10-16河西
河西
本期客座总编辑: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2015年获世界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包括七部长篇小说,九部作品集,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0、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2015年获世界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影响他的小说家:从凡尔纳到克拉克到巴拉德。
《检察风云》:您最早读到的科幻小说是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凡尔纳是对您影响最大的科幻小说家吗?
刘慈欣:凡尔纳是比较古典、传统的科幻小说家,那种科幻小说,你现在写出来也没人看了。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后来的阿瑟·克拉克,写《1984》的奥威尔对我影响也比较大。他们两个应该算科幻小说的两极,一极特别空灵,远离现实,另一极紧贴现实,我一直努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对中国读者来说,克拉克那种作品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它离现实太远了,对中国人来说,必须让想象有一个依托才行。一方面要贴近现实,另一方面又需要把想象尽可能地拓展得远一些。除了克拉克,布莱德伯里对我影响很大,我很喜欢他非常优美的语言,但是我没有像他那样去写作。一方面我没有那种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和我自己的科幻创作理念不尽相同,所以我并没有走上布莱德伯里的道路。还有像阿西莫夫这样的大师,我相信对所有的科幻小说写作者都会有影响。而海因莱因对我影响很小,我觉得他写得太复杂,把一些东西都淹没了,我至今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在科幻界获得这么高的荣誉。
《检察风云》:刚才您提到了克拉克,您写了很多系列的科幻小说,比如《三体》,也已经三部曲了,是不是特别有一种宇宙史诗的写作诉求,要写一部自己的《太空漫游》系列?
刘慈欣:写系列这种做法是科幻小说通行的,我实际上并没有纯粹写过克拉克的那种小说,在国内的环境中并不一定很接受他这一类的小说。他的小说也在国内翻译出版,但卖得似乎也不是太好。
《检察风云》:另一位科幻小说大师J.G.巴拉德我也很喜欢,您对这位作家有没有关注,对他怎么评价?
刘慈欣:巴拉德的小说我读过一些。他的科幻小说在国内介绍得很少,像他著名的“毁灭世界”系列和“水晶世界”系列都没有被翻译过来。他的作品属于科幻新浪潮,用的是新的手法,和传统的科幻还有一定的距离,和我写的科幻也是距离很大。他的主题要比我深刻得多。可是可读性方面就弱了一些,所以在国内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他的三个世界系列我只读过英文原文,我估计它们要被翻译为中文,被中国读者接受也会很困难。当然,我还是很喜欢巴拉德。
《检察风云》:也许可以将科幻小说家分成两类,一类注重科学性,另一类则更注重文学性本身。您觉得自己是哪一类?科幻小说是否科普的衍生品?
刘慈欣:我肯定是比较注重科学性的作家,我本来也没有文学背景,我不是文学爱好者,我写科幻就是为了科幻。我在文学上没什么追求,我从一个科幻迷开始写科幻,并不是从文学那条路上来的。我对文学没兴趣。
科幻小说是否科普的衍生品的问题,我觉得这种讨论没意义,有的可以科普,有的可以文学。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大争论,科幻小说是姓科普还是姓文学,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各种科幻都有。应该允许有科普性科幻,也允许有文学性科幻,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小灵通漫游未来》是科普型的科幻小说,曾经是国内最畅销的图书之一,现在这种纯科普型的科幻小说几乎就绝迹了。这也是挺遗憾的一件事。
《检察风云》:您是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吗?严锋说您的小说是硬科幻,那么您的科学知识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吗?
刘慈欣:我并不是科学松鼠会正式的成员。要成为科学松鼠会正式的成员很麻烦,但是我会参与一些他们的活动。科学松鼠会有一种全新的科普理念,他们写的科普文章——或者叫科学传播也很有趣,我很希望他们能把科普型的科幻小说传统恢复起来。科学知识的话,我本身就是理工科大学毕业,有一定的基础,当然现在我主要是通过阅读。
《检察风云》:您在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说:“主流文学就不承认科幻文学。”我想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很多纯文学作家认为科幻小说的文学性是比较低的?
刘慈欣:如果从主流文学的眼光来看,如果以他们标准的文学性来看,我承认这一点:科幻小说的文学性比较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幻小说本身就有自己的审美维度。主流文学把科幻边缘化不光中国主流文学是这样,全世界都是如此,科幻小说在全世界的文学版图中都是非主流小说。
有一次,我们的一个科幻研究生在一个研讨会上问德国汉学家顾彬,“您看过中国的科幻小说吗?”顾彬说我德国的科幻小说都没看过。主流文学一般确实比较轻视科幻小说。这是一方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说句不好听的,科幻,有些人也看不懂。很多主流文学作家都是“科盲”群体,他们本身对科学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接触,自然就会轻视科幻小说,这也是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一些作家居然会不知道,比如“光年”这个长度单位,有的人会认为这是时间,你让他们读懂科幻岂不是很难?我加入作协后看到了一些人,我就明白他们为什么看不懂科幻了。
《检察风云》:在《三体》大热之前,和西方科幻小说的热闹相比,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一直比较低迷,您觉得问题在什么地方?
刘慈欣:怎么说呢?中国科幻小说发展不连续,它从清末民初就开始出现,但是中间中断过好几次。清末民初科幻的热潮被抗日战争打断,建国之后,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环境,又出现了一个科幻热潮,但被文革打断。80年代之后的科幻热潮则因为行政方面的原因也中断了,直到90年代才逐渐恢复起来。
每次都从零开始,有时候上下作者还有个继承,你比如80年代和50年代的作者还有个继承,90年代科幻的重新复苏和80年代则一点关系都没有,从作者到创作理念都是全新的。如果每次都从头开始,市场当然不会很成熟。其实你看80年代的科幻热潮,曾经有的书卖出三四万册,我想如果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下来,无论是市场上还是作品的质量上,还有读者的成熟度上,它都会高得多。但是它中断了,一中断就将近十年,必然会影响到它的市场。
美国自经济大萧条那个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开始,它的小说写作没有经历断裂,一直一脉相承下来。有人说中国人没有科学思维、没有科幻小说的文化传统,我觉得都不重要。不一定有科学思维的国家,科幻小说就一定发达。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百姓的科学素养也未必比咱们中国人好到哪去,但是那时候科幻市场为什么那么火爆?
《检察风云》:日本的科幻文学也很发达,像《铁臂阿童木》、《银河英雄传说》、《机动战士高达》、《攻壳机动队》,在科幻小说迷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们很多都和动漫有着密切联系。您觉得中国的科幻小说如果要有更大的影响力,动漫的发达是否一条出路?
刘慈欣:日本不是科幻发达,是动漫发达。科幻小说的成就当然要比中国强一些,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也曾很轰动,销售到几百万册,但是总的来说,日本的科幻文学市场不能说很繁荣,也就一般,特别是到现在更不行。
我对动漫没什么研究,我只有一篇小说改成了动漫。当然,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动漫和影视——更广义的可能是影视—— 一定会对科幻有促进。如果有一部科幻电影获得成功,相应的那本科幻小说一定也能够给带起来,它会有一个良性的互动。
但是现在做科幻影视的人很少,这个前景也不是很清楚。钱对中国的影视圈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影视投资的资金相当雄厚,一部科幻片两个亿到四个亿,这笔投资完全不是问题,主要是大家不敢投,对于市场预期不乐观。战争片、贺岁片、喜剧片、枪战片,大家都有一定的把握,科幻从来没有拍过那么大投资的片。像周星驰的《长江七号》这样的电影是因为周星驰才有人买单,不是因为科幻,刘镇伟的《机器侠》现在还没有放,前景不明。而且他们的科幻还比较边缘,并非类型片的标准科幻。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