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让日军誓要活捉的新四军战将
2015-10-16祝鸿霞
祝鸿霞
1942年11月5日黄昏, 日本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乘飞机到达南京。他此行的目的,是对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下达在苏中、苏北地区实行“清乡”的命令,企图彻底消灭“清乡”区内的抗日武装。矮小干瘦的畑俊六信心满满地向东条英机承诺:“半年活捉陶勇,一年消灭新四军,保证清乡取得胜利。”
陶勇,这位让日军誓要活捉的新四军战将,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立下了什么样抗日战功?
拼命三郎 陈毅粟裕亲改名
1939年7月,在安徽当涂,27岁的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张道庸率部埋伏在朱门附近。他们的任务是攻克一座日军碉堡。张道庸经过周密部署,决定采用诱伏战术,将碉堡内的小股日军引出。眼看着二三十个日军进入了埋伏圈,张道庸大喝一声:“打!”只听一阵密集的手榴弹爆炸声和机枪扫射声,几分钟内敌人被全部歼灭。碉堡内的日军闻讯赶来报复性“扫荡”。张道庸机智地命令部队再次沉着隐蔽。眼看敌人已近在咫尺,他率先一跃而出,抡起大刀怒目圆睁杀进敌群,朝着日军指挥官劈头就是一刀。日军指挥官挥舞着指挥刀全力挣扎,张道庸一把夺下指挥刀,反手又是一刀,日军指挥官魂归西天。
张道庸不记得这是他们拿下的第几座日军碉堡了。自1938年下半年到江南抗日前线以来,他率部打碉堡、炸军车、扒铁轨、毁公路、袭敌营、抓俘虏、缴军械,一仗接一仗,屡建奇功。这次在日伪军据点林立,国民党军队不敢问津之地,又一举攻克了朱门的日军碉堡,可谓是虎口拔牙,险中取胜。当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看到身挎指挥刀、威风凛凛、得胜归来的张道庸时,也不禁点头赞叹:“好一个拼命三郎!”
这年深秋时节,为打破日军封锁,新四军决定北上发展。11月初,陈毅、粟裕反复商讨,一致决定把秘密北上的艰巨任务交给张道庸。
临行前,陈、粟交代张道庸:“北上虽然困难重重,但却是新四军战略转兵的关键一步。部队不用新四军的番号,改称苏皖支队。你张道庸的大名在日军那里早已挂了号,也要改一改名。这里是陶村,你本名道庸,干脆就叫陶勇吧!”
从此,“陶勇”这个名字,伴随着这位来自皖西叶集的抗日英雄,像一道神奇的闪电,从江南飞向江北,成为鼓舞江北人民抗日的旗帜;又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令日伪军闻风丧胆。
北渡东进 黄桥虎将战苏中
陶勇率部瞒天过海进驻江北后,秘密插入扬州、仪征、六合、天长一带敌占区,连续袭击日伪军据点,一个月内全歼日伪军2个连、1个警察所,一度切断天(长)扬(州)公路,收复了仪征以北的月塘集。
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渡江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汇合后改称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任正副指挥,编为3个纵队。陶勇任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三、七、八团,兵力近2000人。10月,陶勇作为东进先锋,率部参加黄桥战役,完成了扼守黄桥这一最关键的任务。
黄桥决战后,陈毅又亲自向陶勇下达进军黄海之滨的命令。随后,陶勇率领三纵队,挺进到南通、如皋、启东、海门地区。此地临近上海,战略位置重要,这里驻有日军南浦旅团4000多人和伪军2000余人,还有国民党军队3.5万人以及多如牛毛的海匪,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一次,陶勇带领一个班刚在村子住下,日伪军就把他们包围了。打到最后,只剩下陶勇一个人,子弹也打光了,日本兵哇哇叫着要抓活的。陶勇抄起扁担劈倒一圈鬼子,然后跳窗、翻墙,闪电般地冲出包围……
就是在如此险恶的形势下,陶勇仍积极争取当地国民党进步人士和知名人士,与各界群众达成施行民主改革,推行抗战法令的协议,放手发动群众,按“三三制”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施行减租减息,建立群众性抗战组织,使驻地抗日救国浪潮日益高涨。
1940年底至1941年,陶勇先后率部远赴海安增援反对顽敌的曹甸战役;孤身夜闯顽军旅部驻地,争取詹长佑;身先士卒跳入寒冷的泰州河,一举攻占泰州城东门,为泰州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泰州战役后,苏中抗日根据地建立,陶勇兼任苏中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陶勇开辟苏中四分区后,积极开展对日作战,他指挥第七团先后3次进逼海(安)富(安)公路,破坏铁路,伏击日伪军;率第八团插入敌后,重创日军;他多次孤身潜入敌营侦察,乔装深入虎穴谈判。1941年8月,陶勇率第八团内线作战,袭击日伪军数十次,粉碎了日军的秋季大“扫荡”。1941年12月,陶勇率第七、八团,3次全歼来犯日伪军。1941年中,四分区对日伪军作战160次,毙伤日伪军3900余人。日军从如皋进犯时,海安成了敌军川流不息的通道,陶勇却敢在海安的澡堂子里一边洗澡,一边观察敌情。当地群众在传说中把陶勇夸得神乎其神:陶司令会障眼法,他看得见鬼子,鬼子却看不见他……
收编海匪 海防纵队震东洋
苏北沿海一带自古就有民谣:“晒不干的海水,杀不尽的海匪。”陶勇率部开辟四分区之际,近海区海匪为患,对根据地物资运送、部队回旋极为不利,成为影响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1941年夏,日伪军发动大规模“扫荡”,把苏中抗日根据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妄图分块消灭新四军。陈毅、粟裕把建立海上武装、开辟沿海工作的任务交给陶勇。陶勇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护渔自卫队,并积极筹备四分区海防团。他还针对海匪的不同情况,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对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坚决打击消灭;对多数海匪积极争取,收编改造。陶勇通过争取渔会的支持,和民主人士高东亚结拜,两度捉放匪首孙二虎,深入匪穴谈判,逐步收编、改造了苏中滨海地区的海匪。
1944年春,在先后改造海匪800多人,收编海船200多条的基础上,苏中海防团整编为8个战斗连,成立新四军海防纵队,陶勇兼任司令员。他亲自率队进行远航训练,使这支海上武装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海上抗日主力。纵队在苏中、苏北近海区抗日、护航、护渔,并陆续打通了苏中与盐阜、山东、浙江、上海等地的海上交通,为运送抗日物资、部队回旋立下了许多战功。陶勇还指挥纵队参加丰利镇攻坚战、吕四海港伏击战、黄花鱼场争夺战等近海作战,让日本海军也无可奈何。新四军的“土海军”威震东洋,当时日本东京《朝日新闻》曾惊呼:“华东沿海从连云港到上海,有游移不定的新四军水兵。” 在此后反“清乡”的艰苦斗争中,黄海没有后顾之忧,反而成为新四军的可靠后方。
巧出奇兵 火烧篱笆反“清乡”
1942年11月9日,东条英机离开南京后的第四天,日军部署的“清乡”计划,就已经秘密送到了新四军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手中。粟裕报告了新四军军部后,马不停蹄地来到第四分区,坐镇指挥反“清乡”斗争。
粟裕一见陶勇就笑着说:“陶勇同志,祝贺你呀,你的名字在东条英机那里挂上了号,鬼子发誓要半年之内活捉你呢!”陶勇也笑着回答:“承蒙东条英机看得起我,不过他们的计划肯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不久,日伪军对第四分区进行全面“清乡”。近万敌伪倾巢出动,采取梳篦、拉网式战术,分十几路向中心区分进合击,反复“清剿”。日伪军还在“清乡”区边沿构筑封锁线,扎起了几百里长的封锁篱笆,封锁了第四分区29个区,在封锁线设立大小检问所150多个,碉堡、瞭望哨林立,彼此呼应,企图以1.6万兵力在6个月内把四分区抗日武装消灭在“清乡”圈内。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陶勇指挥部队在日伪军间隙中灵活穿插,避实击虚,机动作战。当日伪军开始“清剿”前夕,他指挥第七团和南通警卫团,向敌后方及交通线进击,先后袭击日伪军重要据点;又在公路上多次设伏,打击敌人。当伪军深入我中心区后,他指挥南通警卫团兵分两路,在“清乡”圈内、外相机歼敌,使日军耳目闭塞,处处被动挨打。1943年四五两个月,第三旅进行主要战斗42次,攻克日伪军碉堡108座,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1943年7月1日夜晚,是苏中四分区军民最激动的时刻。陶勇和四分区政委姬鹏飞、参谋长张震东带着分区部分主力,来到封锁线边沿的一个小村子, 在他们的指挥下,数以万计的民兵、自卫队和农民被动员起来。县团、区队和第三分区的部队分段警戒。陶勇和姬鹏飞、张震东不时地对着手表,当时针指向9时,陶勇对着电话筒,大声地向各部下达命令:“战斗开始!放火烧!”刹那间,300里封锁线上出现了片片火光。火趁风势,风助火威,整个封锁线如一条蜿蜒数百里的巨大火龙,满天浓烟滚滚。数万军民齐出击,日伪军的巡逻队、检问所里的日伪军见到如此浩大的攻击,只能象征性地放上几枪,便争先恐后逃得不见踪影。
目睹敌人狼狈逃窜,陶勇兴奋地说:“政委,这么大的声势,畑俊六要吓出病来。”“哈哈哈!”姬鹏飞仰天大笑道:“这声势,比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的气派要大得多了。”张震东接口说:“这叫不似三国胜似三国嘛!”此役,共破竹篱笆350公里。畑俊六苦心经营了3个月的篱笆封锁,被陶勇领导的四分区军民毁于一旦,日伪军企图“武装编查保甲”的计划也随之被粉碎。
到1943年底,在9个月的反“清乡”斗争中,陶勇指挥四分区抗日武装,毙伤日军309人,伪军1840人,缴获枪炮近千件,攻克据点55处。中共苏中区委、苏中军区在给陶勇、姬鹏飞的嘉勉电中称赞:“四分区反‘清乡斗争是中国抗战史上的大事件。”
1944年春,陶勇率三旅主力跳出“清乡”圈外,采取外线速决的进攻战,对日伪顽连续进攻。在打通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联系的车桥战役中,陶勇指挥三旅七团为主攻,一举攻下日伪军碉堡52座,毙伤日伪军官兵298人,俘168人,创华中生俘日军新记录。
1944年5月15日,已是苏中第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一年半后,东条英机再次从东京来到南京,前来迎接的已不是畑俊六,而是冈村宁次。畑俊六因“清乡”失败,已被东京总部调回日本。
弯弓射日 勇战高邮降穷寇
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1945年8月,陶勇喜闻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回想这些年抗战的经历,他也不由回想起1938年6月陈毅为新四军初战日军告捷所作的这首七绝。当年陈毅为他改名,他辗转北渡,又从江北到江南。八年抗战,这位从皖西叶集走出的热血男儿已经成长为新四军的赫赫战将,无愧于“拼命三郎”的威名,也担得起“弯弓射日”的豪情。
8月下旬起,陶勇连续率部攻打溧阳、宜兴、广德、郎溪等地拒向新四军投降的日伪军,先后收复4座县城、24座城镇。12月中旬,华中军区决定向据守高邮的日伪军发起反攻。高邮城是位于苏州运河边的军事要地,驻日军1000余人,伪军6000多人,城墙高耸,护城河环绕,工事密布,易守难攻。陶勇勇挑重担,承担率第八纵队等7个团强攻的艰巨任务。12月19日战役打响,陶勇指挥以北门主攻,下辖各团从不同方向向外围配合军事攻城,并通过标语、喊话、散传单辅以思想政治攻势。25日,八纵指战员冒雨发起总攻。陶勇精神抖擞,深入一线指挥。炮兵首先对东门的日军司令部猛烈攻击,北门的将士们在机枪、手榴弹的掩护下,爬上云梯攻入城内,又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巷战,26日高邮解放。此役,陶勇八纵官兵生俘日军独立第九十旅团岩奇大佐以下891人,伪师长以下3493人,受到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区首长军政双优的嘉奖。
1946年1月,陶勇率部日夜兼程攻歼陇海路东段拒降日伪军据点,歼灭日军一个联队,为打通江苏至山东的通道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张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