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39例临床观察

2015-10-16王艳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王艳玲

【摘 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应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行PCI的A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行PCI,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3 级血流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FC、cTn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7d、14d观察组 LVEF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患者行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促进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恢复,对AMI治疗和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再灌注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8-0095-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oInfarction,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是心肌再灌注的直接、有效方法,但常有心肌灌注不良和再灌注损伤发生,影响了临床疗效及预后[1]。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联合PCI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减轻缺血造成的心肌损伤。本研究旨在探讨替罗非班对AMI患者PCI后心肌灌注和心功能恢复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62-7±12-4)岁。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4~71岁,平均年龄(63-6±10-2)岁。所有研究对象排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出血、24h内有溶栓治疗史、半年内曾行外科手术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20236)、氯吡格雷(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56410)各300mg,术中应用普通肝素(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2022088)10000U,观察组患者给于替罗非班(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41165)10μg/kg冠脉内注射,继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48h,对照组同种方式给于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7d每日给予低分子肝素(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56846)4000U皮下注射,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口服,维持1年。

1-3 观察指标 PCI术后记录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血流分级[2]、校正的TIMI 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3]。 TIMI 0 级:无造影剂通过;TIMI 1 级:部分造影剂通过,但冠脉远端不能完全显影;TIMI 2 级:造影剂可通过冠脉远端,但显影慢且造影剂排空延缓;TIMI 3 级:造影剂在远端冠脉迅速充盈与排空。术前及用药后24h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cTnT),术后7d、14d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tre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 -5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血流灌注及cTnT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3 级血流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FC、cTn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血流灌注及cTnT水平比较

(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7d、14d LVEF水平比较 PCI术后7d、14d观察组 LVEF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7d、14d LVEF水平比较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AMI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恢复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及缺血心肌灌注,挽救濒死心肌。PCI可使冠脉重建、恢复心肌灌注、减少梗死心肌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现已成为AMI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PCI术中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操作对血管壁的刺激会引起管壁损伤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大量激活、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4]。同时破裂的粥样硬化斑块碎片可加重微血管损伤及栓塞,造成心肌微循环障碍、灌注不良,影响预后并增加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风险。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只能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单一途径,血小板可通过其他途径激活,部分削弱了治疗效果,且有研究表明,理想的心肌灌注效果是在心肌组织水平上恢复血流,即使梗死区相关动脉溶栓后达到TIMI 3 级,梗死区组织仍可存在微循环障碍[5]。

替罗非班是一种高特异性非肽类血小板GPⅡ b/Ⅲ 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环节,即纤维蛋白原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GPⅡ b/Ⅲ a受体的结合,降低AMI血栓负荷,发挥极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PCI 联合血小板GPIIb/IIIa 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方法对于含有较多血栓的闭塞血管,可减少介入治疗造成血栓脱落和微循环栓塞的风险,有助于改善心肌微循环[6]。同时通过减少血小板激活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和缩血管物质,抑制炎症反应、维持内皮功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收缩状态及心脏重构。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AMI患者行PCI时应用替罗非班, TIMI3 级血流率、CTFC、cTnT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CI术后7d、14d观察组 LVEF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心外膜大血管及远端微循环的灌注情况,促进心功能恢复。抗血小板治疗不仅是AMI治疗的重要措施,对于预防术中术后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赵映,陈韵岱,田峰,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2):261-264.

[2]戴瑄,胡春林,李欣,等.TIMI、PURSUIT和GRACE评分对急诊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风险预测的比较[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11):1364-1367.

[3]卓杨,殷兆芳,张阳,等.校正的TIMI帧数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4,6(12):36-39.

[4]赵晓燕,杨海波,张金盈,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肌钙蛋白升高与斑块成份及血小板功能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10):746-750.

[5]朱清一,胡信群,周胜华,等. 微循环阻力指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4):265-268.

[6]吴亚栋,李沅敏,陈清勇,等. 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价替罗非班对行急诊介入的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5):2897-2900.

(收稿日期:2015-06-02)endprint

猜你喜欢

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慢或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究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