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生存隐忧
2015-10-15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投资者们更加看中创业公司的增长速度,尽管O2O行业曾经处于风口,但在当下一旦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无法继续扩张的市场现状来看,不少O2O创业公司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更有业内分析人士称“2015年会是大量O2O公司的死亡之年。”
在近两年的短短时间内,医疗、美业、婚嫁、房产、家居、出行、汽车、旅游、教育、餐饮、社区、零售、金融、服务商等产业,曾出现了诸多个获得疯狂溢价能力的项目企业。有意思的是,经历了“PK式”的烧钱阶段,在本该考虑破除生存困境,迈步发展的当下,这些领域中已经“死者”众多,哀鸿一片。而本期《中国经济信息》将就排名靠前的8个领域加以整理,探究这些行业内的O2O企业衰亡的真正原因。
医疗
医疗02O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起的行业,政府促进医疗改革的利好信号更是促进医疗O2O发展的催化剂。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从事医疗O2O领域的企业将达到42.3亿元,其中,移动医疗和理疗保健呈集中爆发式发展。不过,在整个行业在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有大批医疗O2O企业默默退出市场。
死亡原因:
移动医疗、智能硬件以及上门服务的兴起,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传统在线医疗的企业造成冲击,导致一批企业死亡。大多数移动医疗创新企业以健康管理为主,而从事该领域的企业较多,不利于形成竞争优势,一旦没有巨头注资,很容易被行业淘汰。
美业
目前中国整个美业市场有上千亿规模,美容(包含整形)的市场规模最大,剩下的就是美发业和美甲业,整个市场非常巨大。美业线下专业店有两三百万家,整个线下高度分散,未来随着美业O2O刚刚发展,其带给投资者的机会越来越大。有人欢喜有人忧,美业O2O刚刚起步,没有能力融资持续培养用户的企业则困难重重,甚至倒闭。
死亡原因:
不少低频次、非刚需的美发O2O,普遍不被投资人看好。主要是因为美发业线下门店较为发达,线上很难竞争;而上门等家庭场景不能与美发服务相融合;顾客消费习惯难以改变,消费者习惯于选择熟知的发行店或者就近选择美发门店,美发咨询等服务需求较少。另外美业难以标准化也是硬伤。作为非标类服务的美业,极可能面临“两头难伺候”的尴尬境地。
婚嫁
2014年全国婚庆行业服务营业额达到7000亿元左右规模,婚庆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趋于走低并将持续,所谓婚庆暴利已是“明日黄花”。这其中很大原因来自于互联网对其的冲击。
死亡原因:
婚嫁行业属于低频消费需求的行业,如何提高用户粘性,不断的拓展产业链(横向或纵向)就成了每个企业亟待思考的问题。另外,大部分的婚嫁平台都是基于线下资源而建立的,没有线下资源无异于无源之水。
房地产
虽然房产O2O的市场规模预计达万亿元级,但玩房产需要相当的实力。公寓租房和租售平台动辄融资过亿元,然而,巨额的融资更加说明行业门槛高且呈聚合现象,市场留给后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
死亡原因:
经过2014年的调整,房产行业告别“黄金时代”,面临一轮新的洗牌,“大鱼吃小鱼”的并购现象成为新常态。步入2015年,租房O2O领域龙头隐现,爱屋吉屋占据主力市场,烧不起钱的公司只能让道。
家居
相比于单纯的家居用品电商,家装才是这个行业的重头戏,互联网家装行业是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个万亿元级的市场。互联网家装未来的2-3年将迎来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谁能率先做好模型,整合好供应链,拿到资本,实现模式可复制谁就能快速脱颖而出,有人预言目前90%的互联网家装公司都会死掉。
死亡原因:
不管平台还是重度垂直型企业,目前的家装企业都主打“0曾项”、“环保材料”、“高级供应商”等口号,同质化严重,无差异化竞争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另外,在价格战中败下阵来,难以品牌化。互联网家装未出现、短期内也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家装行业自有其复杂性,目前很多企业都是紧盯价格战,以此来抢占渠道、抢占用户。除价格战外,品牌化是更能保证市场地位的做法:不管市场热不热,品牌的那几家总是可以占到市场份额的。有些企业价格战跟不上,品牌化之路还未成形,只能消失在商业的漩涡中。
出行
从打车领域看,去年和前年在滴滴和快的的疯狂补贴下,一年就烧掉24亿元人民币,让众多没有来得及傍上大佬的打车软件公司纷纷倒闭,出乎意料的是这两家“死对头”公司竟然在今年握手言和。合并后滴滴快的推出了一系列出行产品,顺风车、巴士、代驾,这让众多中小创业公司压力很大。首先一大批倒闭的就是打车软件,然后就是拼车和代驾。
死亡原因:
大佬初现,格局已成。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简直是内忧外患。滴滴快的合并后如猛虎,更是打破目前创业公司融资最高纪录。来自国际巨头Uber的威胁,挂着拼车的羊头,却做着专车的生意,直接威胁拼车和专车两条产品线。
另外,投资收紧大批拼车公司面临断粮。随着滴滴宣布进军拼车市场,投资人对拼车领域的投资开始持谨慎态度,拼车软件融资难度骤增。
汽车
汽车后市场与出行打车平台一样,是一个拼资源,拼流量的血路战场。
死亡原因:
对于初创者而言,汽车领域O2O创业有着极高的门槛。尤其是汽车平台类项目,BAT三巨头分别涉猎了滴滴、快的、Uber三家打车项目。即使是易到用车、一号专车也逐渐形成气候,因此打车平台基本上没有机会可言。
而对于汽车后市场,一个基于服务的市场来说,没有渠道可以压缩,要为消费者讨到便宜,只有一条路,给商家带去足够的客户量,薄利多销,就是团购模式。但团购的情况下极易出现饱和,从而引发消费者的预约和排队,降低整体的消费体验。
旅游
近5年来,旅行业电商可谓风起云涌,各类在全国小有名气的网站和APP数不胜数,远胜于传统公司。按照主营业务的操作方式,旅游O2O项目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侧重某些品类旅行产品生产、服务商类,例如酒店点评——到到,以前仅做比价的去哪儿,门票为主的同程和驴妈妈等,以及综合提供商类,即不但提供自营服务,而且兼作供应商平台,如携程、途牛、去啊。 在巨头的前后夹击和资本的冲击下,华东区域出现了大批“阵亡”企业。
死亡原因:
近年来,在线旅游巨头的触手开始从线上逐渐下移,目标就是掌控线下资源及服务环节。与此同时,线下传统旅游也开始向线上布局,在两方巨头的夹击下,旅游O2O成为“有钱人”的战场,普通人似乎已经失去了竞争的能力了。
另外,尽管2012年中国的网购渗透率就超过了美国,但在线旅游渗透率却落后美国几倍。从木桶理论的角度来看,虽然我国在酒店、机票、休闲度假游各个板块的互联网渗透率都有差距,但最明显的短板还在于休闲度假产品中的门票产品渗透率低、增长缓慢。想要改变现状显然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和消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