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5-10-15詹锦强张志
詹锦强 张志
(广东省工人医院外科广州510720)
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詹锦强张志
(广东省工人医院外科广州510720)
目的:分析熏洗方在中医骨伤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接诊的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西医联合中医熏洗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疼痛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骨伤科运用熏洗方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减轻痛感,临床上需引起重视,结合患者骨伤情况拟定个性化的熏洗方予以治疗。
中医骨伤科;熏洗方;临床应用效果
中医熏洗方法治疗骨伤由来已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运用历史,其疗效也得到了充分证实。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部分医生对于中医骨伤熏洗方的拟定存在疑惑,在方药拟定时仅根据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往往无法取得预期疗效,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中医熏洗方治疗骨伤科有关疾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熏洗方的拟定经验与方法,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2013年3月~2015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骨伤科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诊断、X线片等检查后确诊,无误诊病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6.71±4.29)岁;损伤部位:手部12例,足踝9例,肘部7例,膝部7例;损伤类型:软组织损伤14例,闭合性骨折11例,关节僵硬或脱位等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7.45±5.10)岁;损伤部位:手部13例,足踝11例,肘部6例,膝部5例;损伤类型:软组织损伤15例,闭合性骨折12例,关节僵硬或脱位等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充分知情,且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符合伦理学要求。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未合并消化道溃疡的关节炎症患者予以双氯芬酸纳缓释片治疗,口服75 mg/d;合并消化道溃疡者则予以罗非昔布片口服治疗,25 mg/d;骨折患者予以复位固定手术治疗;软组织损伤者予以止血、抗生素治疗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1]。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熏洗方治疗,具体步骤为:选定熏洗药物,包括透骨草、白芥子、细辛各25 g,麻黄20 g,上肢损伤者加桑枝;下肢损伤者加川牛膝;受伤时间较长者加独活;而存在明显关节肿胀者则加用五加皮。取以上药物制成药包,每次取一包加2 000 ml水浸泡20 min后煮沸,随后对患肢进行热气熏蒸,待水温下降至患者耐受程度时,使用药液对患处进行淋洗或浸洗。每次熏洗时间以0.5 h为宜,2~3次/d,并在夏季注意降温以免中暑,冬季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同时注意避开存在溃疡或皮肤病等皮肤破损部位。
1.3观察指标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若在治疗后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且无活动受限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关节活动幅度增大,活动度为60°~120°则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幅度等无明显变化,或症状加重、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则为无效[2~3]。同时在术后24 h、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难忍时予以镇痛类药物治疗,并记录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例数。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术后VAS评分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VAS评分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s)
组别nVAS评分(分)术后24h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使用镇痛药物[例(%)]观察组对照组t/X2P 35 35 4.28±1.39 6.33±1.82 9.81<0.05 2.63±0.71 5.02±1.48 10.37<0.05 1.25±0.44 3.47±1.20 8.20<0.05 6(17.14)13(37.14)7.47<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关节相关炎症的主要病机在于“不通则痛”,是由于气血瘀滞而伤及筋肉关节致病[4~5],临床上应以祛寒除湿、止痛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软组织损伤则是由于经脉受损,血离经脉所致,活血行气、化瘀为治疗根本;而外伤则是由于患处局部瘀血阻滞,导致阳气无法运行至肢体远端,容易引起肢体末端屈伸不畅或障碍,此类患者的治疗以舒经活络行气为主。在中药熏洗过程中,患者可自觉有热力经皮肤渗入深层组织,刺激经络、活血行气,而熏洗过程一般温度较高,更利于患处血液流通,减轻肌腱以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以缓解疼痛,从而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中医熏洗方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主要优势在于:(1)可直接作用于患处,起效较快,且操作较为简便、成本较低,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高;(2)中药熏洗方属外用药疗法,避免了药物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熏洗方对中医骨伤科疾病患者进行救治时,应确保:首先,严格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药物,考虑各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正确配伍使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副作用影响整体疗效;其次,对于早中期骨折、患处皮肤存在创伤者需慎重使用;第三,由于湿热导致骨伤的患者可改用凉洗,另外,对于存在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可指导其在熏洗的同时进行适当关节活动。中药熏洗方疗法要求在严格遵从中医理论的前提条件下,选取合适的中药进行配伍煎煮后,通过熏蒸、浸泡、淋洗等方法对患处局部皮肤或全身进行治疗[6]。熏洗方被认为是中医骨伤科治疗中最为明显的特色之一,可通过直接作用于患处而发挥作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尧建辉[7]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证实中医骨伤科运用熏洗方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减轻痛感,临床上需引起重视,结合患者骨伤情况拟定个性化的熏洗方予以治疗。
[1]唐宝平.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3):95
[2]杨继松.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2145-2146
[3]谢伟军.有关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22
[4]李正红,刘学华.中医熏洗法在骨伤科中的运用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4):55-57
[5]刘英娜.伸筋汤熏洗联合膝关节运动康复器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6):857-858
[6]侯刚.浅析中医骨伤患者外治法的组方结构及临床应用[J].医药前沿,2012,2(30):349-350
[7]尧建辉.有关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9(6):82-83
R27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12.020
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