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本土化分析
2015-10-14修丽
修丽
摘 要 案例教学法引入高校政治理论课后遇到了与举例教学混淆、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有难度、大班授课使得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学生思想观念活跃使教师课堂掌控存在失控风险等一些现实困境,作为“舶来品”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高校政治课不存在价值中立一说,警惕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的影响,要重视案例教学中点评环节,明确高校政治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本土化 价值观引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9.045
"Morality and Legal Basis" Case Method Localization Analysis
XIU Li
(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After Case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political the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have confronted a lot of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confusing with example teaching method, having difficulty in choosing appropriate teaching cas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in large classes, and control the active students. Case Method as "exotic" requires us to carry out loc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there is no value-neutral in the political clas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estern values clarification theory. Underline case teaching comment link and teachers' role.
Key words case method; localization; values guide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培育法治思维,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课程。如此重要的课程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应用的价值。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哈佛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思修课中,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给教学带来新鲜之气,同时也存在水土不服的现实困境。
1 案例教学现实困境
案例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社会案例,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交流、讨论案例,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抽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案例教学在思修课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混淆
这两种教学方法有相同的一个字即“例”,他们都是通过例子这种形式来阐释道理传授知识,都是通过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往往会混淆或模糊彼此的界限,在课堂上往往成为案例的堆砌,轰炸似地抛出多个案例,没有给同学充分思考讨论的机会,仍然以教师作为主导。其实案例教学和举例教学是有本质上的不同之处。第一,从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是教师抛出某个经典案例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围绕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展开讨论形成观点,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客观评价,案例是贯穿这个教学过程的主线;而举例教学是教师首先阐述某一理论,为了论证该理论而使用例子,最终落脚点是理论阐释。第二,从使用案例的目的来看:案例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为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多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优势;而举例教学是为了证明教师所阐述的理论正确性或是为了更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理论,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接受并理解所阐释的理论,从这一意义上说更多体现老师在课堂的主体优势。
1.2 案例的选择与运用难度大
案例选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从案例到教学案例再到思修课教学案例它们的内涵是呈缩小趋势的。因为思修课的导向性、政治性、教育性、思想性特点使得思修课教学案例“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案例的选编、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教学案例的课堂讨论、讨论的点评和总结、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等逐次递进、环环相扣的一系列教学环节。”①这就决定思修课教学案例的选择需要教师精挑细选。本来高校政治课老师的工作压力、科研压力比较大,在备课过程中为了选择合适的经典的案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有时候看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仍然挑选不出合适的教学案例,即使好不容易找到某个自认为经典的案例但是从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能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耦合的经典案例还是太少,案例的收集、编写是一项巨大工程,绝不是单靠一个人就能完成,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和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相关,高校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过于专一于自己的学科领域也会导致不熟悉其他领域、缺乏多学科视角等问题。在青年教师身上突出表现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把握上存在偏差,所以在选择案例时很难找到所选案例与教授内容的契合点,从而导致很难挑选合适案例。
1.3 课堂效果难以保证
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针对老师抛出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分析问题并阐述观点,在与同学们的激烈讨论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引发学生的重新思考。为了讨论更加充分适合在人数较少时开展,但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加之课时有限,在这样的班级中开展课堂讨论必定会占用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并且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有的学生是因为没有课前搜集资料充分准备,因此讨论时让小组代表阐释观点;有的是因为找不到案例与所授内容的契合之处,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出现“人云亦云”“随大流”简单重复前面同学的观点。这样使得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一些本身性格内向、参与意识不高的学生产生偷懒现象、坐享其成而不愿意开动脑筋,而教师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表现活跃的学生身上,忽视了沉默的那部分学生。
1.4 教师课堂掌控能力要求高
思修课的特点决定在运用案例教学的环节中,教师最终的点评、总结、反馈是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即使前面各个环节都开展得很顺利而忽视点评就很难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从而使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个案例产生五花八门的想法和观点。比如在讲思修课人际交往部分内容时运用“上海复旦投毒”案之类的新闻案例,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同学之间应该学会理解和宽容。可是有的学生在看了这类案例后认为,自己的室友或同学太可怕啦,要随时小心提防以免被杀,这种观点如果在学生中蔓延就会造成紧张压抑的氛围;有的学生认为做人就要虚伪一些,开诚布公给别人提缺点会结仇,反倒是虚情假意才能保护好自己;有的同学因为平时和室友相处融洽,这类新闻案例对他们触动不大,也不会往人际交往方面去想。我们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是现在大学生思想异常活跃,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可能和老师运用案例的初衷相违背,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观点和看法,偏离既定的课程目标。教师必须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全面评述案例,对学生的不恰当观点在肯定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引导学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看问题,利用此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价值观引导。我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最终教师要做出价值判断而非价值中立。这一点不同于西方国家,他们的课堂教学追求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价值观点多元,例如哈弗公开课《公正:该如何是好》中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引用大量两难的问题引发同学们讨论,对于学生之间的不同观点甚至是完全冲突的观点,桑德尔教授既没有肯定谁也没有否定谁,同时也没有给出唯一定论。
2案例教学本土化实现路径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舶来品”,有助于将抽象理论知识变成具体的可感知的易接受的内容;有助于活泛教学内容让枯燥的书本文字变得活灵活现;有助于体现师生民主平等思想,更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由知识积累向启发学生智力潜能的趋势。通过上述分析案例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政治理论课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必须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正如当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要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需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因此,针对案例教学本土化实现路径有如下几点思考:
2.1 教师明确角色定位
一方面教师教育观念需要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和鼓励者”,②师生平等交流、做学生的好朋友;另一方面,教师要紧绷课堂主导意识这根弦“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管用的要求。”③虽然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可是过多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完全放任学生的课堂讨论,对学生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不予理睬,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偏差不予纠正;对钻牛角尖的学生不予引导,这都违背教师的角色定位。正如马克思说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问题,教师在运用案例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底线。西方推崇的“价值澄清”理论不适合中国国情,价值中立在政治理论课上是不存在的。高校政治课老师一定要坚定政治立场,对学生错误思想要及时指出、合理引导,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地位。
2.2案例选择把握几个原则
第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案例可以使更多学生通过案例反思自己,并且普遍性案例更有说服力。同时不能忽视运用某些个别的、特殊的甚至极端的案例。虽然大多数学生不存在某些特殊案例所反映的问题,但是不能百分百确定个别案例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存在,既然存在问题就不能回避问题,而是要敢于揭露问题,利用某些反面案例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有时候某些极端案例更加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心灵上的触动。第二,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正面的东西可以产生向上的精神动力,并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腐蚀,是培养大学生要爱国、树理想、有担当、讲诚信、端品行,是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的课程,所以运用正面的案例更加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负面案例的选择与运用,负面的东西虽然会让人郁闷、心情低落,但是它的警示警醒,负面典型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之一。总之,高校政治理论课仍然要以正面案例为主负面案例为辅,更多传递正能量。第三,活动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其本质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案例教学这种活动方式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师生感情,呈现出一片其乐融融、关系融洽、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但是过多的案例活动会导致“看似‘活跃实则效果最差。因为案例的滥用就会使本应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变成了‘故事总汇。”④我们必须清楚运用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想要传达什么的教育内容,因为就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看,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无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适当与不适当,如果没有科学正确、切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不会产生正面、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离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漂亮、美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只能是一种摆设,不可能发挥任何积极作用。”⑤因此不能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场面,理论观点要正确,评价环节不忽略,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可以“抓得着”、“实实在在”的有明确指导性和可操作的东西,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感觉到上政治理论课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2.3 奏响“教学三部曲”提升课堂效果
首先在课堂前,教师提前发放教学案例,引导同学针对案例进行课前相关素材的积累,从而使宝贵的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开展,案例的设问要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和课下自学能力,既不能太过简单使学生产生轻视心理,同时也不能太难打击学生课下研讨的积极性。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社会实践经历、心理素质对课堂掌控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学生普遍存在害羞、内敛、不善表达等现象,所以教师需要掌握教学艺术或凭借个人魅力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大胆发言、彰显个性、克服害羞胆怯心理。讨论要把握“度”不可过“热”也要避免冷场,在讨论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由于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对某些问题理解可能存在片面,甚至出现严重错误思想,超出老师的心理预期,或是案例本身存在歧义,加之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不同,对于同一案例学生之间可能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展开水火不容的争论,这时教师要站在公正的角度客观评价学生的观点,既要肯定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精神可嘉,同时对于持错误观点的学生必须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不能任由错误观点在心中发芽生长。最后在课堂尾声,教师的总结点评非常重要,教师要站在理论的高度分析案例,让学生获得理论上的收获,教师最终是要亮明体现教育目标的观点,同时也要避免直接给出现成答案,而是基于要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使学生从内心认同并接受老师说传播的价值观念,另外,教师课后也要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次开展案例教学积累经验。
注释
① 杨慧民.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访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5.
② 柯艳丽.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中的误区[J]考试周刊,2008(10):115.
③ 杨曙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2009(4):177.
④ 马立国.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4):131.
⑤ 王树荫.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与效果的辩证关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