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二手车
2015-10-14罗东
罗东
走进人人车总部办公室时,第一感觉是“人声鼎沸”,前台正对着一个硕大的办公司,三三两两的人围着圆桌高声聊事,再往里走一点,看到满眼标语:“人人车,一战成名;增技能、磕转化、拼创收;做英雄,主浮沉。”
看上去,这并不像一个刚刚拿到8500万美元融资(腾讯领投、顺丰资本跟投)的O2O潮流标杆,更像是一家传统的销售公司。人人车创始人、CEO李健直言:“二手车C2C,就是传统行业+互联网的一门生意。”
“消除二手车市场信息不透明、中间环节过多的弊病,提升行业效率——这是互联网对传统二手车行业带来的最大改变。”赶集好车车辆产品部总监王晓宇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
截至2015年2月,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据预测,2015年二手车销量将增加到1100万辆。王晓宇说,赶集网在2008年设有二手车信息平台,2012年后,频道的流量每天都在增长,“新车交易量激增的3年后,二手车交易需求大规模增长,市场空间很大”。
但是,传统二手车市场的链条太复杂,水太深,如何打通这个链条?李健认为,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互联网创业者首先要承认,这是一门传统的线下生意,根基实际还是传统的”。人人车团队现有700人左右的规模,其中销售员和汽车评估师超过300人,这些人主要职能在线下:汽车交易信息评估、带看以及过户手续服务,按照李健的说法:“人还不够多,未来1万人都不够多。”
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比如,在人人车平台,“保证信息源的干净”被认定为首要一步,车辆信息不是直接来自车主,都是由人工上门验车,以此确保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信息量和人力投入成正比。由于国内车辆信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有圈内人告诉《21CBR》记者,一辆车最重要的维修状况,“很多时候要人想办法从保险公司和4S店弄”。
二手车交易的时间周期较短,买家看上的车可能过1个小时就没了,保证信息及时性,提高客户看车、买车的效率,就是维护用户体验的关键。在李健看来,“半路出家”的互联网创业者战胜传统二手商的机会也在这里。
李健告诉《21CBR》记者:“利用互联网改造业务环节,我们的优势在效率和成本,比如用户买车电话咨询是省不了的,接电话就存在转化率问题。”传统行业的办法是培训、考试……这是一个漫长的周期,他举例说,招来一名90后女生客服,即便培训了,对客户的判断也会非常低效,比如客户问:“那个宝马3系能便宜吗?”客服可能要用几分钟来摸清客户需求的车型、颜色……
人人车这类新业务模式的核心能力则在“系统”,比如在客户打电话过来时,电脑可主动显示与之需求有关的车型特点,如目标车辆已售出,根据大数据计算和推送,可向客户推荐需求特别接近的车……大量问题由技术解决,就能集中人力用在促进交易上。
至于线下看车,C2C模式下,车源是分散的,还要预约,怎能优于北京花乡等集中的二手车市场呢?王晓宇和李健解释说,汽车品类相对标准化,只要网站优化得足够好,客户能在网上初步确定目标,王晓宇告诉《21CBR》记者:“我们前期帮助客户和车源进行匹配,客户带看销售效率就高了。”
其实,落地执行并没有那么理想。广州的赵明(化名)是一名人人车的用户,刚在平台上花6万元买了部二手车,体验中发现不少问题:
首先,数次咨询客服,自己经常要将需求从零介绍,有时客服承诺会派销售联系自己,到约定时间并没有人来主动联系,网上汽车是否售卖的信息也不完全准确;其次,接受线下服务时,赵明感觉评估人员对自己不尊重,沟通时经常用“明白了吗”、“知道了吗”这类字眼;再次,业务合规性差,在签署交易文件时,带看人表示代签也无所谓,结果过审环节被办事人员直接退回。不过,他对人人车这类新模式仍持鼓励态度。
让传统二手车商侧目的,还有互联网公司的扩张速度。
赶集好车2014年12月上线,借助赶集网的品牌和流量资源,上线3个月的业务量增长超过300%。2015年3月,赶集好车扩张到北京以外的14个城市,包括上海、沈阳、青岛等;4月,又陆续登陆大连、石家庄、西安等城市,单月交易额破亿元。迄今为止,赶集好车已覆盖包括多数省会在内的30多个城市。人人车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7月上线,现在单月成交量破3000辆,覆盖达20个城市。
王晓宇告诉《21CBR》记者,选择城市主要考虑经济水平和汽车保有量,一二线城市基本上第3个月就可“起量”,月交易达到100-200辆:“进入的每一个城市,赶集网都耕耘多年,只要花2个月做好基础口碑就够了。”在多数城市,竞争对手都只是零散的二手车商。
每进入一个城市,赶集好车都会单独成立线下办事处,选址有两个标准:交通便利、靠近二手车市场,以方便汽车过户。办公人员只有汽车评估师、销售员和市场专员三类,一线城市大概配置50-60人,二三线城市只用20多人。在开拓市场初期,赶集好车会进行一些地推活动,比如在二手车市场附近拉一个横幅,宣传他们的汽车检测服务,这样免不了和当地经销商产生摩擦,有经销商会故意开车挡住他们。
市场开拓手段非常传统,但其背后的运营体系非常互联网化。王晓宇介绍:“我们员工基本不坐班,评估师接到单就出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APP,定位你在哪儿,任务在哪儿,我们分给最近的人,服务完成用APP把评估好的车辆传回来,完全实时。为什么我们效率高?因为有数据分析,我们把所有区域网格化,知道一个格子里放多少人。”赶集好车和人人车的一线人员,获得订单的途径主要来自总部的呼叫中心派单,主要时间花在交易服务而不用寻找潜在客户。
对于“系统分配、结果导向”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线下的恶意刷单或者评估师作假。人人车的原则是,每一辆车评估完过户前,由不同的人再做一次评估,避免评估师为销售业绩作假;赶集好车也设有若干“高压线”,比如一个销售带着客户看车,客户没看上,他推荐客户买了别家经销商的车,就会进行重罚,至于检查手段,主要是100%的客户回访计划。
这些都属于管理线下团队的标准技巧,王晓宇说,拥有五六千人销售团队的赶集网对此早已轻车熟路,“赶集好车现在的队伍不到一千人,挺好管的”。
真正让人人车受关注的,是其被腾讯投资的消息。其实,腾讯并不是李健最初的选择——李此前是百度的员工,坦承最初创业时有些百度情结,沟通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彼此都不是特别认可。百度战略投资部门希望再等等,看得更透些再出手,从李健的角度,自己公司和商业模式其实没有特别成熟,方向很清楚,只有往前冲才知道能不能冲过去,沟通时,百度方也没有详细提问,暗示兴趣可能不是特别大。
和腾讯沟通时,李健感觉对方关注人人车很久了,有备而来,而且对方愿意以一个较低的姿态考察,对于人人车项目的前景提出很多具体问题,比如如何优化传统二手车买卖的链条,双方聊得非常合拍,投资的事很快就定了。李健对此感慨很深:“公司再大,你接触的是具体办事的人,有时候看着是你和公司的事,其实就是你和那个人之间的事。”
除了“眼缘”,李健也非常青睐腾讯的资源优势,后者在车联网领域已有布局,尤其拥有微众银行这样“花钱都不好买”的资源(有可能帮助人人车延伸一些金融服务),人人车希望成为腾讯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今年4月,58战略入股赶集,两家公司开始业务整合,在交易中,腾讯认购价值4亿美元的58同城新发股票,在新公司持股比例达25.1%。这意味着,如今依然被列为重点项目的赶集好车,同样有机会对接腾讯的生态系统和金融资源。
事实上,相比人人车从零创业,赶集好车项目算得上“含着金钥匙出生”,诞生之初就有赶集网的全力支持,但“体制内创业”也有幸福的烦恼。
一大“幸福”来自赶集多年累积的大数据,比如,赶集提交车源有这样的判断机制:车主要先把车辆信息提交到系统,这些信息会由机器过滤,包括商家库、违规号码等(赶集网的二手车信息频道积累大量的商家库信息,可大量屏蔽商家发布的广告信息),再进入人工审核和评估师上门验车的阶段,这样大大减少了验证信息的成本。此外,赶集网的流量资源也利于帮助其积累用户。
对体制内创业者,最大障碍其实也多来自体制,比如发展新业务、快速扩张需要资金、人力资源的及时响应,往往受制于集团内部的流程,这样就不如独立公司灵活,而且,部门利益林立,也容易出现效率耗损。显然,赶集网CEO杨浩涌对此也有察觉,除了在4月宣布向“赶集好车”追加1亿美元,他告诉《21CBR》记者:“过去我们习惯事先审批,现在事业部制后都很独立,财务、人事权都下放,给他们成长空间。”
“现在集团给我们放权,所有事项到我这就OK了,不用再上报审批,所有预算到我这里,审批也到我这里,现在比较灵活了。” 王晓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