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的研究
2015-10-14魏哲东
魏哲东
摘 要 随着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召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被推上一个新的起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始发点,是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从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的紧迫性出发,分析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培训模式、改进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建设、健全考评体系和强化后续教育五方面探索新路径,以期实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的提升与飞跃。
关键词 入党积极分子 培训质量 探索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8.027
Study o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 Party Activists' Training Quality
WEI Zhe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Guangdong Jidian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With CPC eighteenth and eighth session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and the Fourth Session held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Party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 pushed a new starting point. Training of party activists as an originating point of Party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assurance Party. From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of party activists urgency, analyzes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of party activists problems from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improve teaching cont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mprove the appraisal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follow-up education in five areas to explore a new path in order to achieve student activist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and leap.
Key words Party activists; training quality; exploration; new path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加强青年学生政治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作为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前提,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也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高校如何有效培养积极分子,扎实完善培养教育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
新形势下,高校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①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提出了新需要,如何严把“入口”关,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修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率意识,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是摆在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环节逐一解决。
1从大学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谈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的紧迫性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作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首要环节,把好这一“入口关”,为切实提高学生党员政治思想水平和教育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障。②但在实际工作反馈中,我们发现,随着国内外新形式的变化,全球一体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党员思想观念、价值导向、个性发展等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表现在:
(1)部分学生党员宗旨意识淡薄。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也明确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但少部分学生党员的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表现为行为上的慵懒涣散,思想上的困惑迷惘,亦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等。
(2)学生入党动机错综复杂,存在“实用主义”倾向。部分学生入党从“实际”出发,认为党员身份可以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给自己“贴金”,为未来发展提供较多便利;而部分学生具有从众心理,认为别人入党,自己也要入党。受到周围环境或家庭因素的影响,并不理解入党的真正内涵。
(3)部分学生党员表率作用不强,责任意识较差。部分学生入党后,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学习成绩落后,服务意识淡薄,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责任意识较差,不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消极对待志愿服务活动,入党前后反差较大。
这些表现均没有达到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要求,需要我们从源头解决,即以“提升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为切入点,严把“入口关”,多渠道扎实学生理论学习,立体化加强实践锻炼,全面实现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2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的现状分析
(1)培训模式单一化。当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多数以单向式讲座或报告会形式开展,授课方法多采用“填鸭式”教学,即以讲授方式向学生灌输大量理论知识,缺少师生互动,导致课堂气氛也较为沉闷,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在培养教育方面,尤其以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实践锻炼机会,③导致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
(2)培训时间偏少化。近年来,高校加大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但在“控量提质”的要求方针下,节节升高的入党申请人数量与有限的党员发展名额之间形成矛盾的对立统一,二者之间相互促进,提升质量的同时,也增大了考察工作的难度,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甚至出现“重发展轻培养”的现象,结果便是简化培养环节,缩短培训时间,导致许多高校的党校培训时间只有1个月,更有甚者仅为1周,培训时间的偏少,让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学习,而考前的突击学习与考后的丢在一边,让其效果也微乎其微。
(3)培训内容滞后化。许多高校在党校培训内容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当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仅侧重于党的政治知识与理论思想讲授,未能很好融入道德与心理层面内容,导致培训内容单调枯燥,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而大班教学现象直接导致在实际培训中不能因材施教,教育缺乏针对性,对学生本身无法产生任何吸引力。
(4)考评体系简单化。各高校在衡量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质量时,较多采用的考评方法是学生出勤情况与最后的考试测评,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不能进行客观立体的评价,④使得考评体系较为简单化。
(5)后续教育不足化。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存在“重党员发展过程,轻后续教育培养”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的表现反差较大,即入党前各方面表现较为优秀,如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认真学习党章知识等,但入党后,则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甚至有个别学生出现挂科行为等,这主要由于支部对党员的教育培养与考核管理缺乏长效机制,而学生入党后,后续教育的不足与滞后,则让其在思想行为上产生懈怠,因此需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后续教育,完善教育培养与考核管理,实现教育效果的常态化与长效化。
3 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的对策研究
(1)创新培训模式。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应将实践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巩固强化教学理论成果,如参观党史陈列馆、开办“研读一本经典”党史主题读书交流会、社区“微公益”活动等;同时,在课堂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培养模式,将流媒体技术、现代网络平台融入教学,如观看党性教育电影、建立微信讨论组等,实现“线上线下”实时动态的学习讨论,提高教育培训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此外,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减少“单向式”和“填鸭式”教学,增加课堂教学气氛,从而实现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培训效果的强化。
(2)改进教学内容。目前,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内容更多集中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未能真正把握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实际需求,故在实际教育中,应着力提升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⑤如当下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尝试,自信面对生活的同时,又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其承压能力较弱,内心波动受外界干扰明显,容易造成奋斗目标的迷失,所以在进行入党教育培训时,应积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纯洁党性,端正信仰,明确目标,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对培训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对教学内容的改进,也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将时事政治和国家大政方针与不同行业专业的发展相融合,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培训,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3)加强师资建设。党校培训在注重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过程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党校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这直接影响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质量的高低,对教育成效的深浅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师资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局限于党务工作者,应充分发动优秀党员教师、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以及站在思想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多级联动培养,在这一传二帮三带的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理论知识、党性修养在各位党员教师的自我分享、真情讲授中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中。这种全方位的师资队伍建设,也为拓展培训时间,实现常态化教育提供支撑,以期达到培训教育对学生思想的长效触动。
(4)健全考评体系。目前,高校党校培训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成效的考评偏重于书面考试,归属应试教育,而忽视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在新形势的党员发展要求下,这种“偏应试忽素质”的考评体系,导致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故健全入党积极分子考评体系,应在源头把关,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应建立多环节、全方位、立体化考评体系,即降低应试化在考评体系的比重,纳入素质教育培养,从多角度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量化考核,如思想动态、综合测评、创新素质、群众基础、志愿活动等方面;同时,为建成长效考评体系,应在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1年时间里,建立跟踪档案,将其各阶段综合表现进行量化,实施动态管理考核,真正挑选出“自身诚心、群众放心”的好苗子作为党员队伍的后备力量。
(5)强化后续教育。高校党建工作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主要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训,发展对象的考察培养以及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育。故对于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在其入党前后同等重要,既要坚持传统培养模式,如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加强思想教育建设;组织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让学生党员向优秀看齐,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等,也要积极利用当下新兴网络媒介,如微信公共平台、网络教育课程、微博、博客,占领网络宣传新阵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力,延伸学习教育培训时长的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党员入党前后的全程化教育,显著提升培训成效。
4 结论
当今社会正处以大调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修订,则彰显出中央对发展党员的“从严导向”,所以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式与新任务,立足自身实际,严把党员“入口关”,加强党员发展第一阶段即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做实做长培训工作,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有效性,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注释
① 李慧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河北大学,2014.
② 滕永军.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机制[J].人才资源开发,2014.22:111.
③ 覃夯,王树森,李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路径分析[J].求知导刊,2014.10:48.
④ 孙麟,朱薇薇,李大林.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考核指标体系的问题及其对策[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83-85.
⑤ 孔超,陈广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