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

2015-10-14李铁铮李垚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文学阅读语境

李铁铮 李垚

摘 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因此在很早以前我国的文学阅读就曾掀起过一段高潮,但是随后又进入了一个非常缓慢的衰退时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阅读逐渐在文学的新媒介中开始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其主要表现为图像和文字之间的互相转换。所谓的媒介文化就是通过大众媒介的活动传播以及其影响下最终形成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等等。下面本文就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展开讨论,希望对我国的文学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媒介文化;语境;文学阅读

在整体阅读中包含着文学阅读,因此文学阅读在整体阅读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学阅读逐步开始退化。在20世纪90年代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中之一。目前为止媒介文化的定义出现非常复杂的现象,并且其自身的结构又和奇特的社会文学思潮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需要被人们重新认识和发展。

1 新媒介对于文学阅读的影响

1、新媒介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文学概念,那么什么是新媒介,具有很多说法,美国对于新媒介所下的定论是包含着各种新型媒介的传播形式,当然每个国家的解释不尽相同,新的媒介主要就是依附于数字技术,把文学阅读的表现形式通过新媒介展现出来。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介主要指的就是网络通信,以及都市中的有线电视,还有计算机媒介,卫星传播系统等等,这些都是近年来最新兴起的文学阅读媒介。然而我们也可以把报纸和书籍一些纸质文本看成是旧的媒介,把一些电子类,在屏幕上阅读的电子产品称作新的媒介。这也就表示我们要对于文学阅读影响产生新的思考,弄清楚两种媒介的差别,思考文学阅读本身存在的特殊影响[1]。

2、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道路上,文学阅读一般都是以印刷形式出现的,因此以前传统的文学阅读都是旧媒介,不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杂志都是以纸质的形式展开的。首先是要标明作者,其次是经过审核、校对、排版、编辑等把文章发表出来,这样才能被人们所阅读。而实际上,中国出版的大量长篇小说后期都是需要复制下来的,因此就出现了新的媒介。

2 媒介文化之间的冲突

1、在文化媒介的角度来看,新的媒介属于一种视觉文化,也是文学阅读中一种新的形式,而印刷文学则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新的形式被现代文学的一种气氛所渲染,而旧的文化形式则被传统的文学阅读方式所制约。早在很久之前,美国人就已经表示,文学阅读形式在不断的变化,视觉文化会逐渐充斥人们的生活,印刷文化时代很快会被终结。这也进一步显现出视觉文化逐渐变成文化的主人。当然,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因此媒介的发展历史也是从美国开始。虽然不能说中国文化的印刷历史已经被终结,但是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已经收到严重的排挤,这也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2]。

2、现在文学阅读的主要对象就是青少年,但是文学阅读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他们的生活中从懂事开始,身边的文化媒介就是电视,因此他们不会觉得电视突然间出现,会有些不适应,到了开始阅读的时候,这一代青少年,已经开始接触电脑,随后,电脑便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阅读媒介,虽然在这期间,他们也在解除印刷媒介,但是,其地位已经落后于新的媒介,青少年们自然也会有所感觉。

3、和电脑游戏,电视画面不同,纸质媒介,比如报纸和杂志,书籍等,就算描写的再详细,也不会像电脑、电视带有画面一样,让人一目了然,纸质媒介对于一个画面的描述再完美,也是一页单调的字,而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这根本就是疲劳读书,从而感到排斥。但是新的媒介,却可以在画面中,把想表达的问题,表达清楚,使观看者不用思考,就可以明白整件事情的经过。这也是次年的媒介优秀于老旧媒介的原因[3]。

4、目前来看,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时代不断在发展,社会持续在进步,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随着科技的发达,旧的媒介已经逐渐被取代,在成熟的视觉和听觉环境中,纸质媒介中僵硬的文字表达形式,会被学生们所排斥,因此也导致新时代的青年人离纸媒越来越远,也会对文学语言这一技能逐渐的丧失。由于媒介的发展,人们在思想中对于老旧媒介的认识越来越淡薄,距离也越来越远,很多年轻人对于文学阅读大多数都是影像和视觉的记忆,这样的存在方式当然有利也有弊,因此我国文学的发展应该看清未来的方向,对于传统的媒介,不要全部抛弃,与新的媒介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发展方向[4]。

3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本身是一个具有非常悠久文化历史的悠悠大国,从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到文学阅读的内容也是非常深奥的,因此对于媒介文化语境的观点十分杂乱,这也自然而然的带给我们研究人员一些麻烦。很多哲学家认为,每一次阅读者自身观点的阐述和其对于文章的理解,都是阅读者自身的见解,就算是存在一定偏见,也是合理的偏见,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把现今社会这个文学阅读方式看作是软件和硬件互相配合启动的阶段,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学层面的价值。新的媒介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知识和财富,但是这其中也绝非全部都是好处,凡事有利就有弊,因此我国在文学阅读方面也要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择优发展,为我国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列耀,温明明.澳门:商业语境中的文学及其场域——以《澳门日报》(1999-2008)为中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6-30+157.

[2]刘方政.“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48-153.

[3]古婷婷,刘洪涛.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翻译策略选择——以金介甫《边城》英译本为例[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89-94.

[4]曾洪伟.试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终结”观——与希利斯·米勒“文学终结”观比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57-63.

猜你喜欢

文学阅读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
高三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探究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