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公司法》与公司资本制度

2015-10-14赵春生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公司法变革影响

赵春生

摘 要:公司资本制度作为《公司法》的引导核心,其贯穿于公司法律规定的整个体系,支撑保障着《公司法》的实施推行。然而,随着《公司法》部分条款的修订完善,对公司资本制度产生巨大影响,由此引发了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迫切要求。本文针对我国《公司法》与公司资本制度的概述、《公司法》修订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公司法》修订影响下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方向,以期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健全完善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公司法;公司资本制度;影响;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形态发生了诸多变化,原有《公司法》在经济指导保障过程中,弊端不断得以突显,不利于实现其法律指导保障功能,为了突出《公司法》对社会经济的法律利导效力,于2014年3月对《公司法》进行了必要的修订,修订后的《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产生极大影响,从而引发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

1.我国《公司法》与公司资本制度的概述:

1.1 《公司法》与公司资本制度的含义:

1.1.1《公司法》的含义:

《公司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这部法律条文,即经过我国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单项法律规范,并冠以“公司法”的名称,其作为形式上的公司法;广义的公司法是指调整公司的组织、活动以及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的范围较广,除了《公司法》外,还包括涉及公司规定的其他法律以及行政法规。

1.1.2公司资本制度的含义:

公司资本制度作为公司立法的基础,狭义上的公司资本制度是指公司于资本形成、运行以及清算等方面制定的制度规定;广义上的公司资本制度是指致力于公司股权投资的股东,针对公司资本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规则制度,从而形成公司资本运营的完整的配套体系。公司资本制度的宗旨在于依托法律保障公司的规范运作,引导公司运营盈利,实现股东财富的增加,营造良好的公司投资环境。因此,公司资本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公司资本的有效运营,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

1.2 《公司法》与公司资本制度的关系: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立法的坚强基石,它支撑着《公司法》的实施推行,其渗透于公司组织设立、依法运营以及终止清算的整个过程,在《公司法》的内容规定中居于核心地位,引导支持着整个公司法律体系运行,确保《公司法》目标的有效完成,从而充分发挥《公司法》的法律调控职能,实现《公司法》的制定宗旨,保障市场经济秩序以及交易活动的有序进行。可见,公司资本制度如同《公司法》的重要组成细胞,在《公司法》的制定施行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公司资本制度制定对《公司法》而言意义重大。

2.《公司法》修订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影响

2.1 完善资本确定原则,全面利导公司设立

资本确定原则又称为“资本法定原则”,即指公司在登记设立之时,针对公司资本总额要于公司章程中作出合法明确地规定,并经由公司股东全部认足,方能完成公司成立。其优势突显为防止公司设立行为违法,确保公司资本真实,保障公司当事人利益实现。同时,资本确定原则的劣势也异常明显,公司成立难度日益增强,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公司资本增加程序繁琐,这些劣势严重制约公司资本有效运营。因此,在本次《公司法》修订过程中,充分显现资本确定原则优势,调整完善资本确定原则,放宽公司设立资本认缴要求,允许分期缴纳注册资金,降低注册资本出资数额,结余公司开展运营资金,激发民众开设公司热情,提升股东公司开办信心,实现经济建设发展的利导效能。

2.2 遵循资本维持原则,科学简化操作程序

资本维持原则是指在公司的发展存续整个过程中,必须全力确保实际资金一直处于特定水平之上。可见,资本维持原则重点体现为公司对其实际资金水平的维持,该原则以实际财产作为衡量基准,保障财产尺度简单稳定,实现资产维持原则制定目标。资本维持原则在公司成立中后阶段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确保公司股东切实履行出资义务,规制公司成员运营行为,保障公司资产有效增长,保证公司资本实际价值,防止股东恶意资金抽逃。然而由于资本维持原则属于法律规范,其在施行程序上过于繁琐,不利于公司合理有效运用,因此,在《公司法》修订中,简化公司资产维持操作程序,放宽工商部门审批权限,推进工商登记电子管理,推行“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有效实现公司资产积累的促进作用。

2.3 改变资本信用制度,突显资产信用替代

在我国,人们多以公司资本实力的强弱进行公司信用的定性,使得公司资本成为信用的衡量标准,进而以该标准作为基础构建了资本信用制度体系,资本信用的作用被盲目神话,加剧了人们对资本信用的推崇与依赖,误导人们忽视投资风险,淡化人们的投资危险意识。然而由于公司资本往往只体现为纯粹的账面数字,无法切实表现公司实际资信情况,因而逐渐丧失信用实际意义,同时结合资本信用下公司注册出资额过高、股东出资形式束缚严重等弊端影响,致使资本信用愈发成为我国公司法发展的桎梏,影响投资者创业激情,引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在《公司法》修订中,充分考虑资本信用的消极影响,发掘出公司资产信用的积极作用,突显出公司资产的现实价值,明确公司资产对外偿债的基石地位,反映公司运营资金结余的动态变化,激发提升全民创业热情,促进公司股东行为的规范完善。

3.《公司法》修订影响下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方向

3.1 推行认缴登记改革

由于公司资本制度关于认缴规定要求甚严,公司设立出资数额过大,极大抑制民众创业激情,致使民间投资启动困难,社会经济发展遭受阻碍。我国《公司法》于修订中适度调整了公司设立注册资本,发挥其积极的法律利导作用,从而推动着公司资本认缴登记制度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降低公司设立法定注册资金,拓宽公司市场准入路径,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科学制定年度报告制度,充分显现公司信息透明化,规范公司抽样检查制度,杜绝检查敷衍随意行为,简化原有繁杂注册程序,重视相关信息电子化管理,实现部分信息的公开共享,从而提高公司运作经营效率,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力量,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3.2 规范资本变动要求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遵循的三大原则分别为: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以及资本不变原则。该三大原则贯穿于整个公司资本制度规定之中,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实施起到引领保障作用,然而,随着公司资本制度的不断实施推进,三大原则的弊端日益得以显现,如三大原则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制定要求极高,规范构建滞后性明显,忽视当代法律拟定实践,公司设立门槛要求严格,阻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可见,通过《公司法》关于三大原则的修订完善,必须寻找到公司资本制度相应的变革方向,用以促进《公司法》的顺利施行。因此,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时代要求,合理改变守旧的公司资本制度,充分渗透折衷授权资本理念,适当降低公司设立注册资本要求,科学简化公司资本增加程序,规范公司股东法定撤资行为,完善公司破产资本清算机制,促进公司资本制度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

3.3 渗透折衷资本理念

折衷资本制度是指依据公司章程确定的注册资本总额,结合考虑现实情况,选择适宜的认缴形式,便可完成公司设立的一种公司资本制度。其作为法定资本制度与授权资本制度之间的折衷的规制理念,突显出两种公司资本制度的综合优点,充分显现出安定、信息以及效率观念,摒弃了单独资本制度的风险弊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有利于推动公司资本制度的发展。因此,随着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在实施发展中弊端不断显露,有必要于原有的公司资本制度中渗透折衷资本理念,用以激活公司资本制度的生命力。在折衷资本理念渗透过程中,坚持修订后的《公司法》作为渗透参照,针对规模中大型公司,运用折衷资本理念进行规制,制定严格的公司资本制度,积极发挥折衷资本理念引领作用。

3.4 发挥政府利导职能

政府在公司资本制度制定及实施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需要准确及时地贯彻公司法律精神,切实完成公司资本制度的完善,要依据《公司法》以及公司资本制度规定,抢抓社会经济发展机遇,要大力运用相关规定,立足当前公司实际状况,积极带动全民创业热情,高效激发万众创新力量,强力推进简政放权实效,科学完成招商环境优化,坚持引进先进公司制度理念,加大公司资金扶持培育力度,强化公司资本合理运营意识,合理加大投资领域拓展,鼓励个体向公司转型发展,加强创业培训经费支持,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落实创业税收优惠政策,由此促进修订后《公司法》的有效实施,引导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完善。

4.结语

当下,面对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国内经济增速下行的复杂形势,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要顺应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更加需要不断完善我国《公司法》及其公司资本制度。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资本制度,才能具备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才能发挥投资主体的创业能力,从而促进《公司法》的有效施行,可见,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正华.资本运营的商事法律保障[J].政法学刊,2003,10(6):第18页。

[2] 朱慈蕴.公司资本理念与债权人利益保护[J].政法论坛,2005,15(3):第25页。

[3] 任雪.中外公司资本制度的立法比较与启示[J].韶关学院学报,2004,9(5):34页。

[4] 任尔昕.论信用短缺时代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J].政法论坛,2003,19(2):第12页。

猜你喜欢

公司法变革影响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中的法律形成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变革开始了
公司的合同解释与公司法的价值分析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认缴制视野下的公司法人格否认
卷首语:《公司法》与《证券法》修改应该联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