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现实意义

2015-10-14杨志新

卷宗 2015年10期

杨志新

摘 要: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已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通过分析“一带一路”的覆盖区域,利用英国经济学家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以及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模式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的战略倡议。“一带一路”战略一经提出,便得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它已经成为我国在现阶段提升开放层次、优化开放格局和拓宽合作领域的一项重要思想。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辐射的区域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与西亚、欧洲之间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展、延伸形成的。古丝绸之路在国内涵盖了西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五省区和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四省市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起亚太经济圈,西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广阔,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但该区域交通不甚便利,自然环境较差,整个区域中部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区域存在巨大落差。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另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国家印度尼西亚。大致覆盖的国家,经过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非洲东岸、中东半岛国家、地中海周边国家。在国内圈定了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

“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他将充分利用国家之间的双多边机制及现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新的经济活力和动力。

2 “一带一路”战略的现实意义

我国推行“一带一路”将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对外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破除贸易壁垒,最终确立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和货币体系。

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1977年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总结出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O.所有权优势(Ownership);L.区位优势(Location),I.市场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这就是 OLI模式。

所有权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的而他国企业没有或者无法得到的资产、无形资产、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们的所有权优势在于高铁、电子、通信、工程机械以及金融、教育等行业。在高铁、电子、通信、工程机械等领域,利用技术优势,帮助经济带上的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金融领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促进了相关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给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更值得期待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可能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保障,是人民币未来成为一种新的国际结算货币的基础;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提供留学机会,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也可以在当地设立培训机构和研究机构,使发展中国家从内在真正发展起来。

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具有优势。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即被投资国或地区的有利因素;和间接区位优势,即投资者的不利因素。被投资国或地区的有利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等;另一方面是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活程度等形成的有利条件。

在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方面,首先劳动力成本,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接近44亿。近几年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出口红利越来越小,一些加工型行业迫切需求向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的国家转移,这些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一带一路的沿线,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地区。而在国内,人口在东部及沿海地区密集,人力成本偏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把发展机遇带到国家中西部地区,使得中西部地区低廉劳动力得以利用。最终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其次自然资源,一带一路沿线是世界矿产资源的集中生产区,该地区提供了世界57.9%的石油、54.2%的天然气和70.5%的煤炭、47.9%的发电量。我国是能源进口大国,目前高度依赖中东地区的供给,可以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缓解能源供给单方面依赖程度;中亚、西亚等地区还有特色农牧产品资源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也可以加以利用和开发,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共赢。

在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法规方面,在输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输出配套制度,帮助、督促输入国建立适宜的投资环境,减少贸易障碍,保护境外投资和私人投资等,在司法公正、市场准入、政府信息透明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多给予谈判和磋商。

在投资者的不利因素方面,目前我国有过剩产能和外汇资产,经济增速放缓,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缺乏新的动力和增长点。为了给经济增长找到新的出路,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以实现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

在市场内部化优势方面,是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能拥有的优势。也就是说,企业将拥有的资产通过内部化转移给国外子公司,可以比通过交易转移给其他企业获得更多利益。在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认真考量企业自身的内部化优势,如果存在这个优势,就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有力条件,如果企业还不能满足内部化优势,那么企业可以选择其他的营销方式。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组合不仅能说明跨国公司或国际企业是否具有直接投资的优势,还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国际营销的途径和选择优势的方式。在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同时具备的时候,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在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时候,企业选择出口贸易方式;在只具备所有权优势的时候,企业选择无形资产转让的方式。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是中国企业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应对贸易壁垒、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获取先进技术信息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到了一个特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趋势。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机和条件。但是对于我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企业大多数对外投资起步晚,技术含量低,多数不具备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保持得对外开放主要格局是向东,以美国为主的美洲国家;向北,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而“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在于,向西,中亚及欧洲地区和向南,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得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背景的国家能够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更有效地使用外汇,推动人民币走出去进程,从而带动金融企业走出去;摆脱产能过剩的问题;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掌控市场,我们借此机遇来培育消费市场;从长远看,赢得更庞大的市场,减少贸易壁垒、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薛求知,朱吉研。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走出去”战略理论基础与经验分析[M]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 百度文库,专业资料,人文社科-军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