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元指数走强后的大国博弈

2015-10-14陈超

卷宗 2015年10期

陈超

摘 要:美元指数走强背后,大宗商品价格一路回落,强势美元回归后打过之间博弈更加白热化。

关键词:强势美元;量化宽松;国债收益率;人民币贬值

如果内外条件允许,美国将在2015年前后,以超级强势美元,启动一轮新的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从而以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大破灭,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资本的全球大 扩张与大收购,美国将从次贷危机中的彻底转身。

而被美国看作是未来美元最大的挑战对手的中国,将是这场金融大对决的最重要目标。目前,美国围绕中国的长达10年的各种地缘政治、货币与经济布局,已经露出峥嵘轮廓。

它们包括:美国重返东南亚,这里被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后院;鼓励日本右翼挑起钓鱼岛争端,美国与日本的货币与金融政策合流,默许日元贬值,套住中国在日资产;在其他主要货币纷纷贬值之际,唯独要求人民币不断升值,将中国推入货币政策的困境,助推中国资产价格泡沫;打造一个孤立与压制“中国制造”的新的经济与贸易圈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借朝核问题搞乱东北亚,破坏东北亚经济圈的推进;在伊朗核问题上保持高压,试图引发伊朗“黑天鹅事件”,从而推升“中国制造”的能源成本等等。

不同于军事战争,金融战争,美国不但发动起来更得心应手,还可以在未来100年依靠金融武器震慑世界各国。

通过运用各种金融武器,包括推动美元大幅贬值,引发全球粮食价格、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以此大幅抬高拟攻击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扰乱该国目的。

与此同时,华尔街的各大投资机构攻击该国的股市、楼市和货币,破坏该国的金融市场,切断其资金链,令该国社会、经济和金融市场全方位遭受打击。

美国此番攻击,一方面通过削弱欧元削弱欧洲经济乃至欧洲整体实力,同时可巩固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纵观美国推行或退出QE政策,都能影响世界的经济乃至引发一些国家的政治动乱。

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美国的对冲基金对泰国等国家的一次金融战,美国人不费吹灰之力重创东南亚经济。

日本经济这二十年的悲哀,是日本经济迅猛发展后,日元在美元的折腾下受到影响的。日元升值的那些年,日本人兴高采烈地去美国买资产。美元对日元暴跌后猛涨,日本人措手不及,在美国的资产跌价还给了美国人,整个日本金融出现崩溃状态,告急后的日本,从此一蹶不振。

欧元出生到今天,美国人和欧盟斗法也体现在金融战上,美元兑欧元的不断贬值,形成欧盟目前经济出现危机。

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开始的。此后,我们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把全世界纳入它的金融体系之中。这一点,通过40年来美元指数周期图表—“10年走弱、6年走强”,可以看得很清楚。1971年后美元指数走低,大约持续了近10年时间。大量美元去了拉美,给拉美带去了投资拉动,也带来了繁荣。到1979年,美国决定关掉泄洪闸。马岛战争打响后,全球投资人纷纷从拉美撤资。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到了美国,给美国带来了第一个大牛市。美国人又拿着赚到的钱,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经济的羊毛。

美元指数从1986年又开始一路下跌,10年时间内,美元又像洪水一样向世界倾泄,这次是亚洲。从“亚洲四小龙”经济繁荣,到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手法与拉美如出一辙。

如潮汐一样准确,2012年,美国又开始为美元指数由弱转强做准备,办法还是老一套: 给别人制造地区危机,很明显,这次轮到中国了。

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之后,中国周边的事情层出不穷,一直到去年中越“981”钻井平台冲突,再到后来的香港“占中”事件。美国人宣布战略重心东移,挑起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阻挠亚投行,今又搅乱南海局势,背后有着“深谋远虑”,意在制造引发地区性危机的“炸点”,意在阻止人民币成为美元的又一个挑战者。

国债收益率和国债价格是反比关系,国债收益率上涨、国债价格的下跌意味着这个国家偿付能力的下降和国家资产的缩水。国债是这些国家金融资产的定价基准,做空国债等于直接让这个国家的财富缩水,直接打击国际投资者对这个国家的偿付能力的信心,进而引发国际资本出逃。

在美国发动金融攻击的时候,它还同步打压大宗产品拉升美元指数。

铁矿石价格下跌到原来价格的40%,石油从106美元下跌到了40.43美元,当这些产品出口价格跳水的时候,出口国的财政收入就会大幅度缩水,为了平衡第二年的财政收入他们只能停止在公开市场上干预本国货币任由其贬值(即使想干预他们也没有那么大的美元外汇储备用来抛售),表现突出的就是俄罗斯。

本币贬值反过来会加速国内资本出逃,国际资本出逃就会带走外汇储备,没有了外汇储备的支持这些国家就会面临国际收支失衡的危险,到时间犹太人控制的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就会降低目标国的评级标准,评级降低会让国际投资者恐慌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应对收支失衡的局面,这些国家就要被迫向世界银行\IMF申请贷款,当然了高额利息之下也会附加难以忍受的政治条件和放开对金融市场监管的承诺。这会为美国在目标国培植“第五纵队”从而能够更好的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上攻击目标国。

接下来说美国即将发动的第三次金融攻击的背景,自从2015.3.9号美元指数突破100以后,得益于中国等其他G20国家同步货币宽松下的阻击,美元开始走弱,大宗产品价格回升,各国经济状况暂时缓解,各国存在的美元债务压力也在减轻。同时弱势美元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上涨。我们知道美国国债来自于贸易逆差,美元走弱以后美国的贸易逆差在减少,那么美国能投放到国债市场上的国债数量就减少,本来美国退出QE以后就失去了美联储的购买,本来渴望的国际资本购买美债压低美债收益率,但是这样的回流没有出现。

美国十年期国债是美国金融资产的定价标准,美债收益率上涨就代表美债价格下跌,对应的就是美国金融资产在缩水。

美债收益率每上涨一个百分点美国金融市场上就有64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所以我们看到只要美债收益率上涨,那么美国三大股市必然下跌。

美债收益率如果不被压低的话,一旦达到4%那么美国债市必然崩盘最后殃及到股市。最终的结果就是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美元霸权灰飞烟灭。

所以为压低美债收益率美国必然需要强势美元来创造美债需求,用短期国债拍卖得来的钱购买长期国债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所以我们看到从5.16日开始美元指数到达93.27的时候开始逆势上扬,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95.62的高度,强势美元帮助美国压低了收益率 。

他的攻击套路是:拉高美元指数、打压大宗产品价格,打击资源出口型国家同时对制造业国家输入通缩。

财政收入的减少迫使这些国家的货币当局使用外汇储备保卫本国货币的稳定,当这些国家外汇储备耗尽的时候货币贬值就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资本的出逃。

在这一系列的攻势中最首要的就是打压大宗产品价格、压低美元指数。而作为大宗产品的龙头铁矿石和石油更是首当其冲。

美联储将按计划开始加息,美国将在罗氏家族打压铁矿石价格的配合下全面拉高美元指数。同时逼迫日本开始QE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当两者的趋势耦合的时候美国就将全面开启加息的大门。

参考文献

[1]《读懂新常态》 中信出版社 吴敬琏 厉以宁 林毅夫

[2]《货币战争》 中信出版社 宋鸿兵

[3]《美元大崩溃》 中信出版社 希夫 唐思 陈召强

[4]《美元霸权与经济危机》 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慎明

[5]《从货币读懂世界格局》 东方出版社 (日)小林正宏 中林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