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
2015-10-14银盈
银盈
摘 要: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独具特色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世界职业教育独树一帜,堪称典范,它为德国企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试图通过对德国“双元制”特点的分析,思考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各个国家依据实际情况都提炼总结了各自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如:杜威的“做中学”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始于英国、美国的“合作教学理论”和德国的“双元制”理论等。研究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教育寄予的希望和要求不尽一致,但以上理论均具备一个共性:那就是强调了教学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岗位职业素养的训练。这一理念对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983年、2011年,中、德政府先后两次就学习和引进德国双元制签署了国家协议,由此可见双元制在开展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大胆借鉴。
1 概述
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经验,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水平。德国前总理科尔认为,“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德国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除注重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还突出强调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功能作用发挥。在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核心技能的培养,由此为德国产业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精益型生产方式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以国立学校实施为主,私立学校实施为辅,强调了教学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岗位职业素养的训练,对德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德国“双元制”的定义
所谓“双元”, 学校为“一元” ,企业为“一元”。 “双元制”采用企业招生模式,招生对象应完成高中学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但随着近年来企业面临招聘荒形势日益严峻,自2014年起,部分企业也开始面向初中毕业生进行招生。学生通过报刊刊登或劳动局发布的招聘信息,自行选择一家应聘企业,企业依据岗位需求确定合适人选,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与学生签订培训合同(含培训职业及名称、培训目的、培训的结构和内容、培训的起止时间和地点、休假时间、试用期、待遇等),学生由此获得一个培训位置,凭培训合同到相关职业的培训学校登记就读。这样,他就成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一名学生,具备“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相应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到企业培训中心接受技能培训。学生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学校和企业培训中心。随着当前市场发展的新要求,当企业培训中心无法完成全部技能培训需求时,学生还需完成第三个培训场所的培训:外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结束后,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最终达成就业意向,签订就业协议。
3 德国“双元制”特点
(一)注重国家政策的强有力保障, 教育实施过程更加规范
1969年8月14日,德国颁布并实施《职业教育法》,对德国的职业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如:《职业教育促进法》、《手工业条例》、《劳动促进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等。此外,各州、部门、行业也颁发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条例或办法。上述法律和法规,就培训企业、职业院校和受培训者的权利与义务、培养目标、考试办法 (包括资格证书的发放)、管理制度等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从而实现了高职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注重教学计划与培训规则的匹配,教育教学要求更加统一
德国现有350个培训职业对应了2万个工作岗位类型。如何确保教育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契合,德国行之有效的举措就在于将教学计划与培训规则高度匹配、有效融合。在德国,职业是由国家承认并设立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规则是由国家层面制定并实施的;学校和企业按照这两个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完成各自的教学、培训任务。教学计划与培训规则两者相对独立,根据职业不同,教学、培训的侧重不同,分别制定明确的教学或培训目标和内容;同时二者又相互匹配,围绕社会需求、职业岗位设置与教育培训的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计划与培训规则标准的统一协调,强调“双元制”下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的共同协作。
(三)注重实践同生产的紧密结合,教学培训目标更加契合企业需要
“德国制造”的标签常常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德国企业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其职业教育培训必须按照企业生产需求开展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必须针对未来岗位设置进行生产性劳动。因此,德国“双元制”模式下的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均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学生学习、操作、训练的是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相匹配的设备和技术,这样既节约了企业经费, 又明确了学生“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目标,大大激发了其学习动机。此外, 通过对学生实际岗位技能需求的反复培训、操作和训练,培养其具备了的较强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保证了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契合,更好地调动了用人单位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四)坚持教考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考核评价更加客观科学
当前,德国的工人在全世界被公认为一流水平。德国颁发的岗位证书在整个欧洲得到承认,学生可轻易在欧洲获得就业岗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现行的教考分离考核体系。在德国,培训是学校和企业的事,而考试,却是行业协会的事。按照《企业基本法》的规定,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生在经过三年半的严格训练后, 须参加由IHK(手工业联合会)、HWK(工商联合会)组织实施的资格考试。一般情况下,行业协会指派5人担任考官,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全面考核。考试通过后, 由IHK、 HWK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教考分离的考核办法, 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从而使得德国职业资格证书更具权威性。
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双元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同我国现行的重理论讲授、以课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相比,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行为能力、专业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坚持以行为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教书育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教育。在德国,学校学习内容的重点在理论,受培训者以学生的身份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实践课程的开展是为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服务,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企业学习内容的重点在实践,受培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理论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提供讲解实践操作时所需的理论支撑,以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实践经验是理论知识的反映,理论知识是实践经验的升华。不论在职业学校或培训企业,理论与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双元制”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将学习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现“学生”向“学徒”的转换,是德国“双元制”的显著特点之一。学生的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始终围绕着职业岗位实践活动开展,目的性和实用性极强。学徒按照正式工人的标准要求参与培训,作业中不搞模拟性的实习实践,而是和正式工人一样生产产品。如流程不对产品不合格,必须返工重来,严重者还要受到训诫和惩罚。严格的管理和训练,培养了学徒爱岗敬业的强烈责任心,也极大提高了学生今后快速融入企业的能力。在我国,虽然目前也非常重视对职业院校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但现有的以学校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企业参与力度较小,校企双方缺乏有效合作和深度协作,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偏离。因此,还应当在我国职业教育活动开展中,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加大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中的各自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双元制”教育的多方参与保证了企业的人力需求
技术熟练工人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企业根据自身生产规模和岗位需求,职业学校、企业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三方共同参与、通力协作,有效提高了学生与职业岗位的契合度,满足了生产过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点,对于我国仍具借鉴意义。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众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如何面向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中小企业在无法单独举办自身企业培训中心时,通过何种平台合作开展培训以满足岗位要求、培养合格工人,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中心。
(四)“双元制”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能更快就业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市场导向作用。学校和企业相互磋商,依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与时俱进地拟定课程计划,确保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同步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学生是与相关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后的实地学习培训,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其培训后失业的风险。在德国,每年有80%的年轻人是通过接受双元制教育而走上工作岗位的。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大学生就业难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又缺少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