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5-10-14徐佳佳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大学生

徐佳佳

摘 要:本文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29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调查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中内在影响因素依次为:成就、贡献、家庭、地位;外在因素按照影响程度排列为:前景、道德、兴趣、回报、稳定和薪资;2)内在因素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影响远高于外在因素;3)不同性别、学科、职业兴趣类型的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影响因素

1.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研究综述

“择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或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择业观对其行为起着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根本地位、需要和利益。研究者从多个角度对职业价值观的因素结构进行了探讨。Super(1957)认为择业价值观涵盖15个因素;OConnor和Kinnance在此基础上,将其减少为6个因素: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和创造性;Larcebeau将其进一步缩减为名望、利他、满意、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郑伦仁,窦继平(1999)认为择业价值观涵盖进取心、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和工作安定性等因素,进取心影响力最大。王沛,康廷虎(2005)认为,择业价值观包括工资福利、自我价值的实现、专业及个人兴趣、工作环境、社会需要、工作稳定性、生活环境等因素。以往大部分研究是描述性调查,即采用定性或者定量调查方法提取影响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因素,缺乏人口变量(如性别、学科)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本文将调查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现状,并从性别、学科、职业兴趣类型方面深入探讨背景不同的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差异。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现状与影响因素问卷采用金盛华等编制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作为主要调查问卷,内在因素包括家庭、地位、成就和贡献4个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稳定、兴趣、道德、薪资、前景和回报6个因素。调查对象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300名大学生,调查对象在专业、性别和年级方面尽可能多样化。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293份,有效率98.8%。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 18.0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

3.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现状与影响因素

3.1 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现状

数据表明,内在因素的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成就、贡献、家庭、地位;外在因素的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前景、回报、稳定、兴趣、道德和薪酬;内在因素平均分大于外在因素,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从两个维度的差异来看,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起显著作用的内在动机是这个工作中的发展前景,而非在此行业的远期发展目标;大学生最注重的外在条件是个人的发展前景,而最不注重的是起薪名望。由此可见,内在因素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作用远高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力。

3.2 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影响

3.2.1 性别因素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影响

对男生(121人)和女生(173人)在择业价值观归因的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内在因素的认知相同,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成就、贡献、家庭、地位;男大学生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平均分从高到低的次序是:前景、兴趣、道德、回报、稳定、薪资,女大学生是:前景、道德、兴趣、回报、稳定、薪资;男、女大学生在道德一项的平均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男<女,P<0.001)在外在因素总分的平均分存在显著差异(男<女,P(0.05)。由此可见,男、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内在因素重视程度一致;男、女生除道德、兴趣外的外在因素排序保持一致,女生比男生更注重道德和外在因素整体。

3.2.2 专业因素对大学生择业业价值观的影晌

对理工类(160人)和文史类(133人)学生择业价值观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文、理科大学生在内外因素排序相同,内在因素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成就、贡献、家庭、地位;外在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前景、道德、兴趣、回报、稳定、薪资。文、理科大学生在兴趣、道德、前景、外在因素总分的平均分存在显著差异(文>理,P<0.05)。文、理科大学生在择业时,对内在动机性的注重程度和外在条件性的注重程度是完全一致的,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加注重兴趣、道德、前景以及外在因素。

3.2.3 职业兴趣类型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根据“Holland职业兴趣测试问卷”的结果,调查对象按照不同的兴趣类型分为:务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其中,务实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大学生比例差异不大,分别占受试对象的17.7%、18.7%、19.4%和18%,研究型和艺术型学生比例最少,分别占受试对象的13%和12.6%。

六种职业兴趣类型的人在择业价值观影响因素的相同之处为:看重“成就”(A)、“兴趣”(I)、“前景”(P)等三项因素。除了“研究型”之外,其余五种类型的人都不看重初始的职位高(Q7)、单位有很好的发展前途(Q12)、刚开始薪酬就比较理想(Q30),这些均属“薪资”因素。六种类型者的职业价值观的不同点是:实务型和常规型的人在最重要的项目中都看重“回报”(F2 ),社会型的人看重“前景”因素(P),研究型和企业型的大学生最看重发展前景和发展成就。

4. 结论

1)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对内在因素的排序为:成就、贡献、家庭、地位,对外在因素的排序为:前景、道德、兴趣、回报、稳定、薪资。成就、前景因素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家庭、回报。“贡献”因素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影响远高于“家庭”因素,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内在因素。也反映了大学生对稳定的规划性目标和短期的外在因素定位清晰。

2)男女生择业价值观在内在动机方面基本一致。郑伦仁等(1999)发现,性别不同但在价值层次排序方面是相同的。此外,不同性别毕业生择业价值观的差异可能与男女的社会角色定位有关。女性更加注重安全保障、利益维护的道德品质,更加注重维系生活、适应社会的外在因素;在以往研究中,专业差异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有重要影响,胡晓莺等(2001)也发现,不同专业在学生群体中对择业倾向的表现存在差异,不同专业在对某一职业的成就地位方面的注重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六种兴趣类型的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之处。实务型和常规型的人在职业价值观上是一致的,艺术型与前两种类型基本一致,社会型较重视发展因素,企业型却更重视一些声望、地位因素。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1—13.

2. 凌文牲,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 心理学报,1999,(3):343-345

3. 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650.

4. 郑伦仁, 窦继平.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比较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2):70-75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