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融入综合英语学习的必要性研究

2015-10-14陈雨蕾周婧奕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创新性必要性

陈雨蕾 周婧奕

摘 要:“综合英语”为我们的大学英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多样的选材也让我们开拓了视野,与英美文学经典的紧密联系也提升了我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了我们的阅读兴趣,让我们不再觉得枯燥。文学经典是时代的沉淀,历史的积累,其与综合英语的融合具有一定必要性和创新性,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很大的进步。

关键词:综合英语;英美文学经典;必要性;创新性

该论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成果之一,课题名称为“英美文学经典融入综合英语学习中的必要性研究”课题编号:201511585004Y。指导教师:宋银苗。

1 引言

“综合英语”在大学里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是一门基础类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可使我们受益匪浅。而顾名思义,它的综合性也很强。语法、口语、写作等都包含在其中。因为它的选材广泛,涉及许多国外的时事和名人大家的作品,所以也让我们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选取文章的体裁多样也让它增色不少。包含了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让人不会轻易产生视觉疲劳。

英美文学经典一般指英美文学作品中获得批评家、学者和教师公认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家有莎士比亚、乔叟、欧亨利等;作品有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硬汉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典之作《老人与海》 ,全都包含了广博而丰富的文化内容。

2 语言与文学教学密不可分

2.1 语言与文学的关系

很多人对学英语的看法早已定式,认为学英语不过是背背单词,记记语法,比较死板。但事实远非如此。其实,英美文学与英语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语中完全需要英美文学的融入。Widdowson认为,“语言与文学教学是不应该分离的”。而Jakobson早在1960年就辨证地总结了语言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对语言的诗歌功能充耳不闻的语言学家和一个对语言学问题和语言学方法熟视无睹的文学学者,都是难以容忍的时代落伍者。”

2.2 现在的文学教学模式

我们再来说一说现在文学教学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填鸭式教学,叫文学模式,它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文本为基础,目的就是讲解作品,要说让学生理解,还不如说是让学生记住。让我来说,这就是高考模式。如果你的理解能力超强,那恭喜你,你也许可以以一种较为轻松正常的方式完成你的文学理解。但如果不是,你就会感觉异常痛苦,因为你要背下所有的题型以及对应的解题方式、思维、过程。这不是理科题,正确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而你就在其中挣扎。第二三两种是语言模式和个性培养模式,此时文本只是过程,学生变成了中心,语言是基础。

2.3 语言融入文学

后两种教学方式将文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取材的源泉,学生在掌握了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为他们的语言学习增光添彩。诚然有人质疑,因为英语融入文学作品这种教学目的并不是把语言学精,就是说,焦点在于提高文学作品的阐释、欣赏与批评能力,而不在于培养精通语言的能力,这可能并不会对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实际上完全有可能,比如说有一堂课,在阅读D.H.Lawrence的短篇小说Adolf的过程中,教师引导着学生特别关注那些描写野兔Adolf外貌与动作的段落,然后教师要求同学在三个小标题下写下相关信息:a)列出描写Adolf的外貌和动作的词汇;b)列出描写Adolf的习性和冒险精神的词汇;c)讨论并写下对Adolf个性的印象。在这个实例中,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动物的生动细腻的描写上,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语言敏感性和认知能力。教师培养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含而未露,不动声色地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

3 英美文学融入综合英语学习中的实践意义

3.1 激发阅读兴趣

如今太多的英语学习都只局限于课本,而这种教材的局限性总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介入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点。具体的语境是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用法的最有效的途径,英美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言与片段、深邃的人生哲理、丰富的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均有助于消解死记硬背单词而导致的枯燥与单调感,而且会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量的增加以及阅读范围的拓展无疑会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拓宽知识面。再者,让学生知道英语中同汉语一样有着各种修辞和押韵,比如明喻、隐喻,头韵、尾韵等,从情感上更能接受这门语言。

3.2 提升道德修养

文学的道德教育功能往往具有“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读者在阅读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并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以一种更为细腻尖锐的方式处理了人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对自我实现、自我认同问题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伦理价值观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如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有助于学生树立轻物质而重精神的爱情观;威廉姆华兹华斯《咏水仙》中所传递的生态意识即自然的疗伤功能警示人们应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短诗《未选择的路》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了人生是一种旅途这一人生哲理。

3.3 提高审美情趣

作家们借其想象力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艺术加工给人以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愉悦,作品中惟妙惟肖的人物塑造、迷人的景色描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邃的人生哲理都使得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审美感受和心灵慰藉。显然,英美文学经典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无疑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超越字词层面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4 英美文学融入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的影响

4.1 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

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是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英美文学内容丰富浩瀚,如果大学英语教师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将自己所得的成果和心得与同学们交流,或者是推荐一些合适的英美文学作品给学生,让学生们更加领略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由此拓展视野,丰富想象,体悟人性,品味人生。常言道:“教学相长”,教师在备课、讲授和学生们的讨论中,会不时有新的想法讨论出来,这也许会成为一个研究的切入点,有助于教师的思考。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指导教学,为教学服务,教,学,研三者结合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的绝佳途径。

4.2 从社会现状看英美文学融入的影响

在市场化的今天,教育与就业市场紧密联系,而只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视对心智思维等非专业素质的开发的现象屡见不鲜。文学在现代语言教学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曲高和寡。但是,文学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通过适当的西方文学经典的学习和研读,以语言为媒介,思想、语言可以在综合英语课堂上融会碰撞, 从而开创语言文字与文学并重的课堂。这样一来,英语就不仅仅是一种谋生工具,它更是成为了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

5 结语

综合英语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最基础也最重要,我们都应该重视起来。而将综合英语与英美文学经典融合则是非常好的试验,那些优秀的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会给学生提供生活中最好的范例,其结果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

参考文献

1、王姣月,“英美文学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考试周刊》,2010(8);

2、陈红,“本是同根生——英语教学中文学与语言关系的思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创新性必要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基于PBL的高职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