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师范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

2015-10-14杨琳琳王妮娜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师范院校人力资源管理

杨琳琳 王妮娜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组织内人力资源招募和甄选、培训和开发、绩效评价、薪酬管理的客观规律与具体实践的科学,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是现阶段,许多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因教学方法不当所导致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及因缺乏实际能力所导致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胜任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师范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100)阶段性成果,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zdjy190)。

人力资源管理经过劳动人事管理发展到人力资源管理,到现在最新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国内从1993年的中国人民大学首次招收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目前已经有150多个高校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我校作为一所师范大学,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目前的教学仍然采用理论型、课堂型为主的传统方式,实践性教学采用较少,因此如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专业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是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都很强的学位,要求高校在进行教学时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

1.1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只有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满足市场需求,适应社会需要,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样,只有通过实践也才能将知识内化为素。

1.2 实践性教学是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之所以就业难,学校实际教育和市场人才需求脱节难辞其咎。每年都有大量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人事管理经验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劳动力市场很难找到实践经验丰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毕业生,造成这种需求与供给之间严重脱节的原因就是专业学校严重缺乏实践能力的训练,造成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不强。

1.3 实践性教学是提高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统一,案例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多元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式对专业理论教学效果有显著提升作用。比如绩效管理课程,在给学生讲述绩效考核方法时,采取单纯的单项交流、灌输式教学无法让学生理解各种考核方法的利与弊,采用案例分析和商业模拟的开放式教学,用比较生动、具体、真实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不清楚

考虑到我校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相对于我校其他的师范类专业,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我院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教学仍然采用理论型、课堂型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始终没有进入课程教学的主流,实践教学环节是我院人力资源专业教学中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和以后的求职情况。

2.2 学校不够重视

我校师范类专业比如中文、历史、物理、化学等专业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应用、实践体系。我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立于2012年,发展历史较短,相对于其他师范类专业更需要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扶持,需要更为专业的实验室,需要更为广阔的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见习基地。

2.3 实践教师师资匮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多是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的硕士或者博士,虽然具有很深厚的理论修养,但是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从高校进入学校进行理论教学,缺乏企业人力资源实践经验,在进行教学时不可避免的会有理论偏离实际的倾向,靠老师去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会明显的经验不足,倾向于理论型灌输,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会影响实际的实践教学的效果。

3 加强师范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的途径及措施

3.1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教学,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注重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能力和素质的转变,树立起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观念。从学校层面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开设,提高专业课中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大师资和教学投入。

3.2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强调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全面提高专业能力,形成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课外实习为主体,以实践基地为实践依托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统一规范课内实验、课外实践学习、校内外实习等,围绕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架科学化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在实践平台上,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3.3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良好实践教学是以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为保障,从事实践教学的老师既要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校教师从高校读完硕士或者博士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工作,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因此学校和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6个月甚至以上的挂职锻炼和学习,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二是聘请大型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学校客座教师进行讲座或者担任学生校外实习指导教师。

3.4 加大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促进校企合作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实训室。利用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职位分析、模拟人事测评、绩效管理、人力培养与开发、薪酬福利等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二是加强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发展条件较好、较为固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校外合作基地,也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形式,实际参与到企业实际运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承担企业管理咨询工作,促进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放平.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师范院校人力资源管理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