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选阅读形式提升阅读质量

2015-10-14赵瑞萍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形式课文文本

赵瑞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经过语文学习,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操作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理解文本,就成了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良好的阅读是成功的一半。笔者归纳整理了从教以来课堂实践以及在业务学习、听课交流等活动中学习的多种阅读形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反思,对各种形式的优劣进行比对,总结出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性强的阅读形式,适当的选择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将会使你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有常新之感。

1 齐读

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独有的交响乐,一些情感性文章、诗歌等,适用于这种形式。如在教学《中华少年》一文时,课文内容理解之后,带着浓浓的自豪之情,高声齐读,无需再多的语言,本身就是很好的延伸和拓展,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得到了升华,教学目标不期而至。

2 轮读

此法适用于段落较多的课文。实际操作可以是以组为单位,或者以学生的座位行列为标准,每次阅读一个自然段,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阅读效果明显。如在教学《有的人》一文时,可以让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读两行,鲜明的对比立刻使学生投入积极的思考之中,从而挖掘文章的主旨。

3 自由读

通用于课前预习,课中温习等,如在预习之后,讲课之前,为了快速温习课文,可用此法。灵活方便,充分照顾学生的学习个性,自由度比较大。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文时,自由轻松的阅读,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自由想象,文本内涵自然体现,情感迅速升华,课堂达到高潮。

4 领读

低年级学生对朗读的技巧掌握不好,教师可以先范读,然后带领全班。高年级应用此法时,可以挑选在阅读方面突出的学生做示范,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使得教师更容易操控课堂。这种方法尤其适用文言文,如《伯牙绝弦》。

5 分角色读

在教学对话较多的课文时,可以将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自己相应的阅读任务。如《画家和牧童》一文,可以重点指导学生怎样读出画家的语气,牧童的语气,以此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6 开火车读

以学生座位顺序为标注,轮流阅读,每人一次机会。前面的读完,后面的同学跟上。每个人可以读一个自然段,也可以读一句话。在这种快节奏的阅读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应激状态,精力自然集中,阅读效果明显提高。

7 重点词句选择读

如果学习一篇课文需要两课时,这种形式通常使用于第二课时开始的时候。既起到复习生字词的作用,又点明了本课时文本解读的重点语句。如在教学《猫》一文,第二课时开始,可以让学生画出文中带有本课生字及多音字的句子,并读一读。学生找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读完,顺势提问,猫总是这样尽职吗?猫还有什么特点?展开后面的教学。

8 错误接读

阅读时请全班同学监督,前面的同学如有读错,后面的同学马上接着前面的同学往下读,阅读时,所有同学集中精力,火眼金睛,稍有失误,立即齐喊,大有前赴后继之感。阅读的同学为了抓住机会,多读课文,只能不读错,为了不读错,只能多练习。听的同学,为了争取机会,必须认真看,一丝不苟。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自觉的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水平。

9 回读

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老师在教学每一部分的离别时都引导学生回读重点句“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造成循环往复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学时,反复出现“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新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教必有法,读无定法。高效率的阅读应是耳听、眼看、口读、脑想, “立体”式渗透。语文教师在授课程序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充分考虑“听、说、读、想”的最优化组合,及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相机穿插。尽可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保证全神贯注而又轻松愉快地读好每一课。

猜你喜欢

形式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