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5-10-14辛立章苏欣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改革探索

辛立章++苏欣

摘 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理工科高校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中还存在着课程资源相对不足、教育活动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文化素质教育改革,通过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讲座,夯实素质教育基础;健全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9005203

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理想信念的养成,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1]。当前,高校开展了很多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理工科高校。笔者认为,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既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更要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为此,我们按照这一思路对广西某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第一课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相对不足

第一课堂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课程设置则是第一课堂教育的核心工作。当前教育的功利倾向和实用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类学校中,重视可以带来眼前效益的专业学科,轻视基础科学,轻视人文精神、素质建设的现象还存在。这一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尤为突出[2]。该校十分重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但课程建设相对滞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缺乏。部分院系依托专业开设了一些素质教育课程,但覆盖面相对小,距离普遍性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不健全

第二课堂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而言,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式更为灵活,更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一直以来,该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显著,对于培养和拓展学生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零散的活动并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还呈现碎片化。因此,构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体系,成为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育教学改革举措

(一)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讲座,夯实素质教育基础

文化素质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地位,而课程建设是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此,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在学校教务部门的支持与肯定下,我们先后探索性地开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舞蹈鉴赏”“大学文化概要”“舞蹈基础”等公共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这些课程已经开设20多头次,覆盖全校学生3 000多人次。同时,我们结合自己所在单位、部门工作情况,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组织开展文化素质讲座40余场,覆盖学生7 000多人次,对拓宽大学生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二课堂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备受广大学生喜爱,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第一课堂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整合第二课堂活动,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成为改革的必由之路。

1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以重大节庆日和重大活动为契机,以组织青年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线,抓载体、建平台、促实效,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丰富,活动方式更加灵活,参与面更加广泛,有效性更加突出,打造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平台,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如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系列主题报告会、“学党史、知党情”知识竞赛、“五四歌咏比赛”、“迎七一”征文比赛、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

2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以“挑战杯”竞赛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的孵化系统。通过打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平台、建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地和创业基地等措施,实现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面”的普遍性的同时,不断深化“点”的竞争性,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培养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三年来,学生获得了包括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各类学术科技奖励200余项。目前,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已经入住小微企业17家,学校获得了中华青年联合会颁发的“全国创业工作优秀组织奖”。

3社会实践模块。坚持项目化运作,按照申报、立项、进度控制、经费监管、成果鉴定等项目管理程序,突出学生专业实践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支持和规范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和筹措,推动校内教职员工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落实,推动实践学分的落实。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基地实践形式,推动实习、见习、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实践。目前,学校将社会实践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列为本科生必修课,计2个学分。每年,全校约有近90%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就业见习,拓展了视野,加深了理性认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校园文化模块。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规划的科学性,体现群众性,彰显艺术性,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实施品牌战略,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培育和锻造优秀的活动项目,逐步打造成精品活动,并坚持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从而形成活动品牌;加强课外文化素质教育的模块化和系列化构建,以各种“节”“周”“月”的形式形成阶段式的、集中性的规模活动。目前,校园文化活动欣欣向荣,形成了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人文讲坛、社团文化节、读书月、周末影院等多个校园文化品牌,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读书月”项目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5志愿服务模块。坚持立足校园、辐射社会、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开拓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方针,着眼于志愿服务精神、雷锋精神的继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建设,不断推动二级学院青年志愿者组织建设。加强青年志愿者活动品牌建设,持续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超市”“家工作营”“无偿献血”“爱心雨伞”等项目。目前,学校注册青年志愿者已有5 000多人,建立校内外志愿服务基地20多个。广大志愿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在服务中奉献爱心,接受教育。近三年来,学校共有40多人成为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荣获2012年广西“十佳明星社团”荣誉称号。

三、教改基本成效

(一)研究成果丰富,为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

本研究共计发表了11篇学术论文,内容包含立足实践教育、坚持理论创新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素质的路径研究;以及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创新社会工作教育工作、实施学生干部分层次培养的模式研究等。这些成果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方面的总结分析,能够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对于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构建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有效促进了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在改革探索中,我们以“两个课堂”结合为关键、以第二课堂为重点,构建了“1+5”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模式,“1”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5”即以实践为主体的“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五位一体的实践模块,探索了文化素质教育中“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参与文化素质教育中实现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协同统一,满足了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参与文化素质能力提升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促进了广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平台”与“模块”有效结合,形成了文化素质教育合力

按照文化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和要求,以文化素质活动教育模块系统中的各“模块”为单位将实践项目分类,确定组合的合理比例,有效地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学校各部门利用“1+5”的大学生素质活动教育体系模式,根据自身工作内容的需要和实践的要求选择不同“模块”来做,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潜能,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合理组合,充分利用,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形成全校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有效合力。

(四)条件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一是领导更加重视,明确建立专门组织机构,把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文化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和相关规章制度;整合学校教育资源,统筹安排,抓好工作落实,在全校形成了文化素质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落实了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经费,加大对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经费的投入,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三是加大教育基地建设,除了大学生日常活动场所外,新建了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创新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一批稳定的素质教育阵地,使学校文化素质教育不断迈向规范化、科学化。

四、结语

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切身感受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有其特殊规律。我们在这项工作中虽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也深知由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基础不同,学科专业特色不同,所以在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需要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探索有益路径。希望本研究能够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本研究在构建分阶段、分层次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方面还存在不足,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还没有构建,等等。我们将注重资源整合,加强校际间联系,将研究进一步深化,继续做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史妍维,安丰勇.地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4,(10):3.

[2]代曦.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14.

[3]张弢,翟红侠.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途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75.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University in Guangxi as an Example

XIN Lizhanga, SU Xinb

(a.College of Science; b.Nanning Branch,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Strengthening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need of colleg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re still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such as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imperfect educational activities system and so on. Aimed at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quality educ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courses and lectures and improving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activity system to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so as to help improv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Key word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exploration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改革探索
和谐社会视角下信访制度改革探索
小学中年级语文形成性评价改革漫谈
高职食品营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多样化方式改革探索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