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发展排头兵
2015-10-14龚小峰
龚小峰
无论是自身发展,还是身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枢纽地位,廊坊的低调崛起已经不可阻挡。
廊坊目前打出了“半小时进京入卫,一小时上天入海”的口号。廊坊市区距北京天安门广场40公里,距天津中心区60公里,距首都和天津两大机场7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且紧邻规划中的北京新机场。
廊坊不但拥有中国铁路、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通过高铁从廊坊到北京南站只有20分钟。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实现,大七环的概念正在加速实现,廊坊与北京的联系也会愈加密切。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廊坊所承接的北京外溢资源主要是哪些方面?其发展的优劣势是什么?又如何扬长辟短?
房产:京津冀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是怎样规划的?是将城市连城片的超级城市群?还是点状城市分布?
张占斌:我认为这两种城市形态并不能对立起来看,事实上他们也并不矛盾。从目前来看,京津冀地区规划中的是以多个城市为中心构成的多中心城市群。而从长远来讲,未来发展起来的京津冀也会形成一个国际级的城市群。
目前从规划来看,交通一体化方面有这样几个考虑:一是建立以轨道交通为主的高效密集交通网路。目前从北京到张家口、承德、唐山的城际铁路都在加速建设中。二是推进公路交通,一些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正在进一步完善。三是港口建设,目前京津冀正在建设现代化的港口群,以提升航运中心的功能。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航空枢纽,北京南部新机场的建设也会对京南廊坊、固安等地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冯奎: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核心城市要拨高,中心城市要长大,中小城市要别致,各类城市之间要加密。
核心城市要拨高,北京要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天津要成为有影响的国际性城市,就需要有功能上、定位上,影响力上拨高。中心城市要长大,这是因为京津冀地区除了北京、天津,其他区域中心城市都比较弱小,因此需要继续培育,不断长大。小城市与小城镇要别致,也就是要形成特色。各类城市的联结要加密,也就是要通过四通八达的路网,形成完善的组合、结合、融合。
国际上有些舆论说京津冀要建成一个超级大城市,这里有误解。京津冀是行政区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比英国小一点,是五个瑞士或者五个荷兰那么大。京津冀存在大量农村与农业人口,河北省的城镇化率2014年达到49.3%,还有3500万的农业人口。还有大量区域是山区山地,承德、张家口的大部分区域都是重要的生态涵养区。这些都表明不可能采取城市连片发展。
“点+轴+群”发展,是京津冀发展应考虑的路径。具体而言,就是要进一步推动核心大城市、区域中心大城市在“点”上的集中发展,北京、天津与其他重要城市之间形成若干发展轴线,例如京津塘、京唐、京承、京秦、京石等,同时注重区域协同,形成有竞争力、有活力的城市群。
国际上,一体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般来说,先开始的合作偏“硬”,即强调基础设施、项目工程等方面的一体化。然后越来越“软”,就是机制、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目前来看,京津冀一体化在未来5年之内会在交通、基础设施上明显进展。再有10至15年,随着内部机制生成、内生活力增强,京津冀一体化将进入良性互动阶段。
彭剑波:原来京津冀各自为政,从交通上说有断头路,产业也面临同质化,现在要提升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质量,主要要做的就是加快区域一体化,推进公告服务的均等化。
随着从生态到产业交通人居各个领域的协调,京津冀将来会形成一个城市群,这个城市群将以北京和天津为两个标杆,进而推动河北城市群发展,届时会形成一些新兴的城市组团,构建出更加网络化的城市群的结构。到时京津冀城市群之间的通勤时间缩短,机会更多,差距也将缩小。
房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廊坊的定位是什么?
张占斌: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属于中部核心功能区。从定位来讲,廊坊最重要的是承接北京的功能,主要是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物流和教育承载地。廊坊夹在北京、天津之间,统筹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的机会就会更大一些,吸引的也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外溢资源。
冯奎:廊坊独树一帜。它是京津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京、津、唐三角形腹地的战略性发展区域。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它是协同发展的前沿地带与核心区之一,是京津科技产业、商贸物流产业重要的承接地,也是带动河北省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
彭剑波:廊坊原本处于京津夹心层的状态,在北京和天津未来的互动中,廊坊成为一个连接点,承担起首都功能疏解的作用,帮助河北更加快速融入到京津发展的版图。
房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环京分布的几个河北县市或许是最优先受益的,相对这些县市来讲,廊坊市的优势在哪里?
张占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河北应该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的受益方,因为京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因此,很多合作性的项目事实上将带给河北很多红利。
比如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到2019年会有3000万以上的旅客吞吐量,最终这一数字可能会有7000万,所带来的资源、人口的聚集将是巨大的。而新机场所在的廊坊地区也将受到新航城的直接影响,经济上受到很大的带动。
虽然从目前看,还没有更具体的定位出台,不过从长远来讲,随着对北京外溢资源的承接,廊坊的人口聚集是毫无疑问的。在京津之间可以协同,产业转移可以优先挑选。此外,企业也有一定的市场化选择。从地域上来说,廊坊确实有距离京津较近的优势,而且廊坊和京津过去的合作还是很多的,很多产业就是依附在北京和天津的产业中的。
冯奎:对于廊坊来说,区位上的战略优势是它的原生优势,其他优势都可以看成是派生优势。北京—廊坊—天津—滨海新区,是京津冀城市群最主要的经济发展走廊。廊坊处于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在京津冀无人能比。有了这个优势,廊坊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就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一样发展。重点地区率先发展,仍然是基本的规律。廊坊就是这类重点地区。
彭剑波:首先是地理优势。在廊坊100公里半径内,坐拥三个国际机场、一个特大货运港口、五十余条国省干线。从廊坊1小时可达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可达天津国际机场和天津新港。周边环绕京台、廊沧、京沪、津保4条高速和津保铁路、津保城际铁路、京沪高铁3条干线。
其次是临空优势。北京新机场正是在廊坊地区兴建,目前与选址于北京大兴的首都第二机场直线距离约40公里,廊坊的北京新机场将规划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场,规划设计9条跑道,远期年旅客吞吐量预计1.3亿人次以上,货物运输能力550万吨以上,临空优势明显。
还有产业优势。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距离廊坊市中心不超过15分钟车程,购物、医疗、居住、金融、餐饮、休闲娱乐一体化,示范区北部正在开发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已有世界最大的新型环保管材生产商美国JM Eagle集团、华为、富士康等企业入驻。
房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北京产业外迁,而廊坊所承接的北京外溢资源主要是哪些方面?
张占斌:由于不断地提升产业层次的原因,廊坊,对于产业资源的承接也是很挑剔的。如果从理想角度来讲,目前廊坊不仅仅局限于承接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一类服务类的产业,而且会重点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文创产业等。目前,廊坊市正在市区北部规划建设生态文化艺术新区。而廊坊现有的一些产业园,也吸引了不少信息企业、医药企业入驻。将来很多企业可能会在廊坊排兵布阵。
冯奎:商贸产业、交通物流、科技中试孵化产业等等,是主要的几个方面。最近动批、大红门等服装批发企业忆落户廊坊。未来,一些物流企业更可能布局在廊坊,既享京津便利,又不必堆砌在京津中心城区。北京要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清华大学中试孵化基地等已经考虑选择廊坊。特别是从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上来讲,京津极有可能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走廊。企业界有著名的BAT,京津冀将会形成著名的BLT(BEIJING-LANGFANGTIANJIN),这是廊坊最大的机会之一。
彭剑波:廊坊应该优先发展具有首都功能疏解的产业,以及能和京津产业形成上下游互动的产业。目前,在永清商贸产业和批发市场,固安的临空服务业,香河家具产业,大厂文化创意产业,廊坊开发区高新产业,这些产业都在发展中和北京形成了互动,未来能够得到迅速提升。
此外,廊坊还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业和服务业。因为北京人口规模压力比较大,资源也相对短缺,而廊坊旅游资源不错,比如固安的温泉资源,就可以大力推广周末游和郊区游。
房产:目前来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廊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又有哪些?
张占斌:说到挑战,我认为目前廊坊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人才储备问题,由于廊坊的教育能力无法同北京、天津相比,因此如何尽快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冯奎:有三种效应在廊坊同时在发挥作用。一是虹吸效应,就是由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不完善,难比京津,廊坊留不住优质的人才资源、产业,好东西都被北京天津吸附了。二是辐射效应,辐射效应有时会成为干扰,比如廊坊发展就容易迷失自己的定位。如果北京、天津来什么,廊坊就接什么,久而久之,廊坊低水平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三是极化效应,就是廊坊试图找到自己的定海神针,形成自己的定位,做大做强我自己,这是廊坊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因此廊坊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应对虹吸效应与辐射效应,既接受辐射,又超前谋划,主动发展。
彭剑波:廊坊的人才资金会有一些短板。比如一些产业还比较低端,不足以吸引高端人才,大的产业发展需要资金,廊坊应该进一步寻求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
公共服务廊坊还需要推进,因为廊坊是用县和乡镇与北京做人口的承接,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如燕郊只有乡镇级的配套,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现代都市的配套,未来廊坊应该在这方面做更大的投入。
此外,廊坊还要在人居环境上进一步提升品质,形成对北京的人口吸引。
房产:从未来发展看,廊坊应该如何扬长避短?
张占斌:过去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因为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人才都向北京、天津两地集中,但是目前的情况可以说是大树底下好乘凉,随着大城市资源的外溢,不少科技型创业企业都在京郊或环京县市寻找低成本的办公场所,这也意味着廊坊将有很多新的资源可以用。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廊坊市的党政领导理清思路,利用好廊坊的地理优势,多争取一些人才。如果说将来环境建设得好,很可能就是新一代创业者的聚集区。
冯奎:扬长避短,先要找到长与短在哪里。廊坊的长,是它处于京津之间,它是京津科技产业走廊上最重要的节点。廊坊的创新型城市,有别于京津,同时又有京津作为支撑与引领,未来不可限量。廊坊的短,是它受到的干扰比别的地方多,外力作用明显,什么都要发展,什么都能发展,容易抵制不住各种定位诱惑。建议廊坊做一做减法,把未来战略性优势找出来,放长远做发展规划,增强发展的主动性。
彭剑波: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廊坊与北京共同承担建设新机场及航空城的重任,未来世界第一航空港的建设运营所带来的客流、人流、信息流将为廊坊发展注入巨大的动力,廊坊应充发利用好地理、临空、产业优势,政府应该事先完善齐备的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资源,多吸引人才与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使廊坊成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