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2015-10-14胡昊月

科技视界 2015年28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

胡昊月

【摘 要】大学生法律意识主要指代的是大学生群体谈及法律时对其面对现象时所做出的心理的具体反映,包含了对法律的情感认识。信仰、信赖等情感色彩。作为未正式步入社会,身心处于关键发育阶段的特殊群体,尤其在未来承担着各个社会角色的重要力量,法律意识的有效培养,产生的直接作用就是公民法律素养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培养实效

0 引言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现代法治社会的真实写照,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职责,法律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决定了未来国家法治水平的高低,作为法律素养的核心基础法律意识,更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专门培养。接受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虽然在专业的学习上可能储备丰富,但法律意识却不敢保证和目前社会的要求相匹配。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传播的时效性,对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提出了自我的认识。

1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调查

在整个社会而言,大学生群体是相对而言素质较高的群体,近年来,随着法制宣传的力度加大,知法、懂法、用法的观念也逐渐普及,面对日常矛盾,主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成了许多大学生的首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强于其他群体。我们可以认为,目前进行的法治宣传是有一定效果的,越来越多的人懂得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候寻求法律来帮助自己。

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意识的增强是一方面,但法律知识水平还只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知识是意识的铺垫,更是衡量意识水平的主要手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缺乏系统性,对法律的整体认知还较为匮乏。

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从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出发来看,意义都是深远的,一方面符合了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对未来人才培养计划的需求,更是大学生自身提升素质、保护自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

2 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有效途径

当下高校,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还是依靠课堂《基础》课的培养,他是大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升法律意识的良师益友,此课程的主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法律素质,尤其是法律素质的培养,更显得意义深远,为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具体考虑:

2.1 摆正法律教育的位置

法律主要作用是规范人的行为,相比于道德层面的约束,它所发挥的作用在现实中更明显,但目前高校《基础》课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对法律意识的培养作用还有一定欠缺,内容相对比较浅显,只在全书的最后两章以法律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前的章节基本都是道德观念以及道德教育,将近50节的课时,法律内容所占的课时仅仅只有三分之一,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均有欠缺,法律教育一般都和德育教育混为一谈,没有自己独有的地位。课程结束也往往以考查课的形式用问卷、开卷等方式草草了事,从根本上削弱了教师对法制教育的积极态度。为改变这一局面,增强学生法律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区分法律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不同之处,处理好教材内容和结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法律意识培养着手,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由浅至深的法律课学习。

2.2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日常高校的教学管理,要坚持秉承:依法治校,以法育人,无形中增进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依法遵章治校将直接影响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从自身出发,从日常管理到评奖评优以及违纪处理等问题都要坚决遵章处理,在学生中树立依法办事的正确风气,坚决杜绝开后门、拉关系等丑恶现象,在校园管理中处处体现法制公平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处在培养法律意识的好环境内。树立健康校园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举办各种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用直接或者感染的方式,将普法活动用更生动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实现校园法律意识培养和课堂培养相互配合,让学生课堂、课下都能培养其法律意识。

2.3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在于教,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以往的《基础》课程多采用了课堂授课的方式,内容较为空洞,自然导致学生接受的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当下学生对于知识多元化的需求,教师要掌握当下的新动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模式,以课程改革为突破,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课程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授课方式,力争使授课真正取得实效。诸如可以采用课堂案例模拟法,选用可能在年轻人中发生的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适合的案件,引导学生多交流,以此加深认识。课堂上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相对稳定的法律法规,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课下积极利用QQ、微信、微博这样的新媒体软件,多和学生交流,上传一些经典案例,和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做好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性。

2.4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关系也很大,当面对诱惑或是情绪失控,一旦意志力不坚定很容易造成违法事情发生。过大的学习压力,不良的竞争,较差的个人机能调节一旦没有有效环节得以缓解,都可能通过犯罪形式表露出来,开展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及时摸底和排除个别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通过心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提高心理素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法律意识的现状,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基于《基础》为中心,围绕时效性这一最终目标,积极探索行之可效的教育方法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波.田成刚.试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1).

[2]魏敏.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J].法治与社会,2010(02).

[3]马双双.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J].电子制作,2015(07).

[责任编辑:邓丽丽]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浅谈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探究高中生法律意识现状以及改进策略
有关有效提升高中生法律意识的思考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民法律意识探析——以贵州省黄平县为例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