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价值取向比较研究
2015-10-14王厚双朱奕绮
王厚双+朱奕绮
继2014年9月11日中俄蒙三国元首商定将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俄罗斯的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倡议对接合作,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之后,今年7月9日,中俄蒙元首在乌法举行第二次会晤,批准了《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这一路线图将会有力地推动三方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发展。“中蒙俄经济走廊”既是三国国内经济发展战略衍生出的产物,更是三国国际战略价值诉求高度契合的战略产物。虽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过程会是漫长的,中间会存在着许多障碍,也会出现许多新的挑战,但是只要三国加强战略互信,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真诚合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排除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新的挑战,“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前景必将是光辉灿烂的。
一、中国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战略价值取向
(一)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安全
中蒙俄是欧亚大陆上三个面积最大的近邻,中国与蒙古国共享4700多公里边界,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4300多公里,有着特殊的地理地缘和复杂的政治、历史关系。中蒙俄三国的合作交流需要稳定的、安全的周边环境,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中国政府改善和加强与蒙俄两大邻国的政治关系,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减轻美国、日本在亚太地区对中国施加的压力,让中国在外交方面有更大的回旋空间,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
(二)兼顾地区的平衡发展
中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蒙俄经济走廊”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以及发展缓慢的东北地区,形成新的开放前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沿边省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地缘政治影响,经济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通过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可带动我国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等沿边省份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促进全面的改革开放,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从而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增进沿边居民交流增加彼此之间的理解、包容、融合,促进三国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经济繁荣和交流合作。
(三)促进“走出去”,消耗过剩产能
蒙古国、俄罗斯两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同时蒙古国工业基础薄弱,俄罗斯轻工业发展较为缓慢,需要从中国进口钢材、水泥、玻璃等建材制品,近几年蒙古国和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硬件设施的落后,与此相比,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验丰富,部分领域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这些产能可通过“走出去”得以消耗。
中国与蒙俄两国的对外投资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所占的份额较少。如表1所示,中国对俄罗斯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长,2013年中国对俄的直接投资额为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29%,投资领域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采矿、林业、建筑和建材生产、轻纺、家电、贸易、通信等,但是中国对俄投资份额不足中国对外投资份额的1%,所占份额较少。如表2显示,中蒙之间的贸易合作也是逐年增加,中国对蒙的投资也呈现增长势头,中国一直是蒙古国的对外投资大国,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年中国对蒙古国直接投资流量为3.89亿美元,主要涉及地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建筑工程及建材生产、贸易餐饮服务、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但是总量极少。同时,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使得中国积累了高达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通过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可以促使中国利用这些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作为与蒙俄两国经贸合作的资本金,加强对蒙古、俄罗斯两国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的实体经济投资,促进中国资本“走出去”,助于减少中国所持有的外汇储备。
二、蒙古国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战略价值取向
蒙古国地处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被两国包围,没有出海港,是一个真正的内陆国家,对外贸易主要是通过中国和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实现的。辽宁锦州港是离蒙古国距离最短的海港,非常适合作为蒙古国的直接出海口,正在修建的“锦州港—朝阳—赤峰—大阪—白音华—珠恩嘎达布旗—毕其格图—乔巴山”锦赤铁路线,将会直接连通蒙古国和锦州港,为蒙古国的进出口贸易节省大量的运输时间和费用,带动蒙古国对外贸易发展。同时,蒙古国经济发展缓慢,尚处于工业化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极为匮乏,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开发能力、技术、人才相对落后。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制造业大国,具有产能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有助于蒙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之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蒙古国必须要同中国和俄罗斯建立良好的政治关系,构建良好的外交环境,保障了蒙古国的周边政治安全。
三、俄罗斯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战略价值取向
俄罗斯因为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制裁的原因,导致卢布大幅度贬值,国内经济十分困难,亟需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支持。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人口较少,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需要大量资本以及建材、钢铁等。通过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可以加强三国之间的会晤交流,俄罗斯在国际上获得中国这一大国的支持,可杜绝自己被美国等西方国家边缘化,维护大国地位。同时,可以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促进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出口,缓解国家的矛盾,也可以加大吸引中国的外资和劳动力,共同开发资源,带动本国的就业,提高收入水平,促进经济的复苏。
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一)战略怀疑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挑战
无论俄罗斯,还是蒙古国,都有一部分人对中国“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倡议的战略意图持有怀疑的态度。有人认为,中国会借此提议实施扩张战略,担心俄罗斯或者是蒙古国沦落为中国的经济附庸品,并极力主张予以防范。有的俄罗斯人认为,过度地依赖中国会被中国逐渐蚕食,会挑战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同时,有部分蒙古国人认为,中国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会逐步实施扩张计划,掠夺蒙古国资源,最终蒙古国将会被中国吞并而亡国。一些非政府组织受到其他力量的鼓动,也在大肆散布并制造中国主导、抵制中国的舆论,使蒙俄对于三国合作共建基础设施网络存有疑虑,这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三国经贸合作的瓶颈制约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制约
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大部分范围内,俄蒙两国基础设施不发达,三国边境毗邻地区通关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影响了通关速度和工作效率;各国采用铁路轨距的标准不同,列车在国境都需要重新装车,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蒙古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其远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迫使中国企业从国内输入劳动力,增加了中方企业成本,并且当地的技术人员很难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除此之外,中蒙俄三国政府在进出口商品的管理、技术性贸易壁垒设限、通关、查验等方面的政策不尽一致,影响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制约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三国企业治理制度的差异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
中国企业“走出去”很容易,但是站稳却很难。对于蒙古国来说,中国是最大的投资方,据统计中方在蒙古国有6000多家企业。在企业治理制度层面,中国企业与蒙古国、俄罗斯最容易起冲突的是环境壁垒和社会责任壁垒,被抵制甚至被驱逐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人权”等问题。一些中国企业资质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环保意识薄弱、对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不够熟悉与尊重,而且在产品质量与知识产权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声誉,引起当地群众的极大不满,导致跨国企业难以继续经营,这些都给“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带来阻碍。
(四)蒙古国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带来的变数
冷战结束后,蒙古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蒙古是由人民党与民主党联合执政,虽然这能保证总体上蒙古国发展的状态,但是两个政党在工作中分歧不断,使政权频繁地更替,不同的政权在具体的政策制定时就常会发生变更,这对政策的连续性以及实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加之,存在法治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都会影响到蒙古国的政策稳定性与投资环境,降低彼此间的合作效率,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带来的变数。
(五)三国文化间的差异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带来的可能误解
“中蒙俄经济走廊”涵盖众多人口,族群繁多,宗教错杂,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给中蒙俄三国经贸合作带来不可忽视的障碍。中蒙俄三国虽为邻国,但他们却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文明体系,导致三国存在道德、观念、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在经济走廊建设中可能会造成很多可能的误解。文化差异还会导致中蒙俄在合作谈判中对谈判方式、目标等持不同的看法,这会直接影响最终的谈判结果,进而影响“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
五、积极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
政府应该有一个准确的战略规划,要结合自身优势,制定一个长远的整体规划,并保证规划的长期有效性,引领和指导国内企业加强对蒙俄的经贸合作,有计划地在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建筑业等多个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形成战略性的思考。实施更加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与蒙俄解决通关不畅等问题,提高通关效率。
(二)加强互访,增进交流
由政府牵头,加强官方高层互访,促进经贸合作,积极推动对蒙、俄的经济、社会等合作,促进行业的交流。要增加诸如东北亚经济论坛、中蒙俄高层论坛等类似形式的国际研讨会的举办,增进了解,利用中蒙俄三国政府及各部门间现有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加强与俄、蒙在资源开放等问题上的对话合作,形成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经济合作交流机制。
(三)加强智库建设,加大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各类研究机构和高校在周边国家研究方面力量相对薄弱,急需增强有关研究力量,深化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国别的研究,与蒙俄两国智库构建合作网络,采取合作研究、论坛讨论、开展培训、交流等形式,促进三国政策沟通交流,增进互信。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经济失衡与治理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4ZDA085);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批准号:YJA790113)。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