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旨,创新生理学教学设计
2015-10-14邵荣国
邵荣国
摘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专业课教学设计,是对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专业技能;生理学;教学设计
《生理学基础》是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对本课程的优化设计,是对专业课程的系统规划,从“看、演、练、评、讲”环节进行课堂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可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一、创新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
《动脉血压》是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二节血管生理中的内容。对血液循环起着承上启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是生理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技能操作中的重要章节。所以本节设计进行了综合运用和融会贯通,将使学生对生理学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具有深远意义。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材要求将本节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理实一体化的四个教学课题。
1.动脉血压的测量
2.动脉血压的概念及正常值
3.动脉血压的形成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在四个教学课题之下,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及影响因素。
2.能力性目标
加强技能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3.德育性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规范。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及影响因素。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采用任务驱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掌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技能操作训练——动脉血压的测量。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模拟、分组操作、竞技互动,教师有效引导和师生互动点评来解决教学难点。关键点是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创新教学策略,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制药专业的学生,他们厌烦枯燥的理论学习,相比之下他们比较喜欢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乐于表现自我。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和他们现有的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及他们的专业能力需求创新了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教中做、做中教;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其次,为实现教学目标,实施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1)理实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贯穿于职业教育课堂的始末,是职业教育现今大力倡导并推广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实物教学法。实物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观察,利用自己的触觉、听觉和视觉等多方位感官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
(3)示范教学法。教师现场演示,学生观察,师生互动,总结测量血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实景模拟教学法。创设情境,实操模拟,使学生参与到情景表演中。
(5)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教师怎么教就应该指导学生怎么学。
2.创新学习方法
针对教学方法制订适应学生和专业的学法指导。理实一体化、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竞技互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综合运用,为学生开辟了学习之道。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法,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不但要学生学会,更要学生会学。这就是我在学法指导中所提到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创新教学程序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了教学程序。将教学过程分为“看、演、练、评、讲”五个教学环节。
(1)环节一——“看”。看课前准备好的血压计及听诊器,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血压计及听诊器的结构,通过让学生观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环节二——“演”。教师现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观察,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明确测量血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总结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初步掌握测量血压的方法。学生看到教师现场实际操作后都会产生强烈的动手操作欲望。感知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显著提高。
(3)环节三——“练”。实操模拟竞技互动。按课前准备分为五个学习小组,每组四人。分组时按学生性格的差异及成绩互补等原则进行分组。教师既要组织协调学生活动,又要对操作进行初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4)环节四——“评”。通过小组汇报,教师点评。对各组血压值记录卡及巡回指导过程中记录的问题分析原因,指导学生解决。学生互检评分,采用生生互动进行经验交流。请测量准确率高的組员给全体学生进行经验介绍。
(5)环节五——“讲”。以任务驱动、分组讨论、总结、汇报的方式完成。动脉血压的概念及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三个课题的学习。教师进行启发、提示、点评,进一步渗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规范。教师归纳总结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汇总。学生领悟内化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通过教师的演、学生的练、师生的评,从而实现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在师生互动中突破教学难点。再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进一步渗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的教学思想,采用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方式掌握教学重点。总结归纳、领悟内化,从而实现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教学过程,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