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015-10-14姚洁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设计

姚洁

摘 要:围绕中高职业教育的不同课程体系,一方面高职培养目标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要注意相互衔接;在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要以高职为参照,根据高职的要求进行中等职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室内设计;教学设计

一、目前室内设计教学的不足

中职室内设计课程的着眼点不是为了获得亘古不变的定理,是培养教师在面对新情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也为了给学生对于高职学习的衔接打基础。通过每一次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行不断的解决,从中得到帮助,巩固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与高职阶段学习接轨的基础专业能力。同时深化教师对于室内设计这门课的认识,在每次解决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时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现代化的教学能够两耳不闻窗外吗?尤其是室内设计这种以实用性为主题的。过去课程的实施大多局限于校园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往往成了比较理想化的作品,从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性、设计材料、工艺和分析问题的可靠性。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中因为缺乏真正的实际工程磨炼,专业知识很窄,缺乏专业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缺乏社交技巧,缺乏专业的眼光,毕业后就很难适应复杂的实际设计工程。

针对以上情况,加大在校期间实践性教学迫在眉睫。室内设计专业的实践式教学,是一个专业性的教学,应该是一种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的教学模式。这样充分利用社会周边各种资源,才有利于专业教学,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二、室内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必要的和重要的相关工作文化的能力和专业技能领域的基本知识,都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生产基础上的区域、产业、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建立,但是在中、高职教育目标系统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以生产、施工、服务为导向的职业培训的技术工人;而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则在生产、建设、服务的培训过程中以培养管理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现中,中职毕业生相对于高职毕业生缺乏的是知识的广泛性,以及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入程度,较为薄弱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因此,围绕中、高职业教育的不同课程体系,一方面高职培养目标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要注意相互衔接;在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要以高职为参照,根据高职的要求进行中等职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中、高职学生课程体系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的分类和分层的不同要求。以室内设计专业“3+3”的模式作为一个例子。首先,在横向分类上,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分为文化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技能课程三大类。同时,为了达到在纵向上的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置中、高职的课程分类。中职教育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高职教育课程,则以高端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管理型、技能型的课程体现,提高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通过中、高职课程的分类与分层,统一形成课程体系的一体化。

1.室内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

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制图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比较枯燥的,也比较晦涩难懂,特别是在理解空间结构上,教学时间的有限,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为了让学生了解绘图的基本术语,教学方法应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绘图形式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提问式、举例式,以知识的智力传授为目的,有明确性、严谨性、系统性等优点。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举例与提问,学生可以加深理解。同时,设计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也不能忽略。造型能力、配色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室内设计的后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实践性教学的设计

室内设计实践技能知识只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为了让学生感觉在实际工程现场中,拥有设计师的现场思维能力,应当增强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处理歧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实践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基于案例教学法,只有结合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才能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巩固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选择有启发性、典型性、综合性的案例,学生可以根据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舞台设计、案例阶段设计等形式,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实际工程理论应用中培训学生的能力。

3.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在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和项目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探索各种相关信息,系统、全面、综合地分析和判断,以便做出决定,这就是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因此,要改变现有的理论型教学和被动学习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实验的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如果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室内设计公司或房地产公司进行角色扮演,收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以最终的设计结果来展示并进行讨论和相互批评,就能使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和实践能力深入的同时,能够更加系统地、深入地了解,以确保学生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与工程实际操作、管理和市场需求同步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室内设计教学中应采取“理论+案例+实践”的教学模式,能够系统性地深入理论体系中,采用多样化、典型化的案例操作,来试验实践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对设计成果的展示来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进行讨论与互相批评,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

教学方案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更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对于“3+3”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应该基于理论,勇于实践探索,不断补足不足之处,适应市场,设计出适合中高职各阶段的学生,但是又可以融洽衔接、利于实施的教学方案,培养出适应市场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徐伟雄.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多媒体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教学设计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