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法研究

2015-10-14胡迪杨支才刘东梅谭宏钢王明真孙黎

新课程·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国梦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胡迪 杨支才 刘东梅 谭宏钢 王明真 孙黎

摘 要:站在历史发展的当代,提出的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正是人们所共同的期许与愿景。这一梦想提出了实现的出发点、实现的目标等,都是建立在对国家与个体发展基础之上的。这是在当代国内外发展境遇中谋求中华民族发展的强烈回应,是建立在对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基础上追求更高发展、回应历史的最好回答,是普通个体追寻祖国的繁荣与昌盛的诉求。在高校,中国梦的维度与主题内容得到了更好的阐释,因为高校的主体——大学生,正值追逐梦想的时期。他们不断去追问自我梦想的过程中越发觉得中国梦在自我实现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即个人的梦想构成中国梦的具体,中国梦为个人梦想引领方向、指明未来。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时代

梦想根据主体的差异分为了个体梦想与国家梦想,个体梦想构筑于个人对于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基础之上,出发点是个人对于自我要求的不断完善与美好价值的追求,为这一目标的实现,个体需根据自我能力的正确评价与衡量,最终通过努力得以实现。而一个国家梦想是具有更高层次与期望的梦想,是一个国家展望未来、实现发展的过程,需要国人立于民族发展之处,寻求我们的。但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看,个体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都是分不开的,国家的梦想是个人梦想的最高阶段,是千百个个人梦想差异中的共同点,个人梦想是国家梦想的基础,是国家梦想实现的群众基础与力量。

今天,站在历史发展的当代,提出的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正是我们所共同的期许与愿景。这一梦想提出了实现的出发点、实现的目标等,都是建立在对国家与个体发展基础之上的。这是在当代国内外发展境遇中谋求中华民族发展的强烈回应,是建立在对国家综合实力发展基础上追求更高发展、回应历史的最好回答,是普通个体追寻祖国的繁荣与昌盛的诉求。在高校,中国梦的维度与主题内容得到了更好的阐释,因为高校的主体——大学生,正值追逐梦想的时期。他们不断去追问自我梦想的过程中越发觉得中国梦在自我实现中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即个人的梦想构成中国梦的具体,中国梦为个人梦想引领方向、指明未来。其具體表现在:

第一,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是一个逐渐认识自我、确立自我目标、追逐自我价值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能否逐步建立符合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个人梦想,这需要个人梦想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这一支撑落到具体即是中国梦,因为中国梦为个人梦想的实现搭建了实现的可能性与方向指导。

第二,个人梦想建构起中国梦的具体。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是自近代以来国人所期望与期盼的。而这一梦想具有深刻的价值与意义,是新时代下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这一目标落实到生活工作则是个人梦想力量汇集而成,并且个人梦想是在中国梦的指导与背景之下实现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梦想,尤其是指明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关系的桥梁。如何在现时代下帮助大学生把握中国梦的实质与目标,尤其是建构起以中国梦为宏伟蓝图的个人梦想,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基础,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应当反思与追问,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帮助我们的学生去建构、去实现的。当然,深入研究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法需要我们去把握和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关注点,这自然会将我们的目光转入时下信息化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目前主要使用的沟通、关注时事所采用的手段是网络。他们运用这一沟通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时事更新、评论时事等,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了解外界、表达自我的平台。在应用这一平台中,大多数学生能坚持理性原则,透过时事的现象看到本质,能在网络上进行理性评价。目前根据网络发展特点,可以看到网络具有及时性、广泛性、隐蔽性等。由此,我们在进行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法研究中不可忽视这一维度,将网络时代的特点放入研究的视阈中。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由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构成。网络时代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法研究则需要具体研讨如何将这中国梦融入课程的教育中。

首先,中国梦是梦想与爱国精神的最高体现,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伟大理想,是从近代以来国人内心的呼唤,是我们在现当代下的奋斗目标。而这一梦想与每个人相关联,它是我们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国家的强大能为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实现梦想提供强大的保障与动力。同时,从爱国主义角度看,中国梦更好地集中于体现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梦是国人的共同期许与梦想,并融入了生活学习工作中,深刻体现和表达了爱国主义的精神,是我们对于国家繁荣强大的共同奋斗目标。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学学习生活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是需找自我梦想的阶段,更是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重要时期,要注重是对大学生梦想的指引与爱国精神的加强。那么,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就要注重这一维度,需要我们深入去解读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把握住它的内涵与价值,将其集体梦想维度与个人理想相结合,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解读中国梦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同时,中国梦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维度应当结合现当代的爱国内容,尤其要注重引导我们的大学生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下理性爱国,这样大学生会越发感觉到中国梦是与个人紧密相连,靠每个国人的努力与奋斗去共同实现的梦想。

其次,中国梦很好地、更加形象地为我们阐释了其由来与价值意义。伴随着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步入了近代历史中,这一段历史是国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国人一次次的努力伴随着西方列强与封建势力的压制下而不得不以失败告终。最终代表着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的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并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了繁荣与富强。在今天,中国梦的提出更是国人期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心写照。

最后,将信息网络化与中国梦相结合,提高教师对中国梦内涵价值与信息技术的把握。利用网络空间特有的虚拟性、交互性、符号性、图像性、时空延展性特征,借助网络新生事物,如,博客、微博等作为载体,全方位建立中国梦教育机制,让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及时和全面地传播中国梦价值内涵,把握学生目前的理想信念发展趋势;从被动式的灌输教育向主动提问对话转变,增强教育实效性。利用网络进行中国梦教育时,提供和设定一定的具体情景,使大学生更直接、更感性地了解什么是中国梦教育。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社区是中国梦教育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的一种新方式,也是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突破;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双重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辛鸣.“中国梦”:内涵·路径·保障[J].论导报,2013(1):20-21.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项目《网络时代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法研究》结题项目,项目编号为号DJYB201305。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中国梦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