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祁云枝的“植物世界”
2015-10-14王丽华
王丽华
导语:祁云枝,作家、漫画家、研究员, 2007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授予其“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荣誉称号,出版了《植物王国》《与植物零距离》《漫画生态“疯”情》《植物 让人如此动情》等专著。她的植物哲思励志类散文,赋予植物美丽迷人的风情,且能从中挖掘出植物的哲学内涵,让植物具有人性的美丽,深受读者喜爱,多次登上《意林》原创、《知识窗》、《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国内名刊。
自私而无畏的“母爱” 祁云枝
①植物世界是平静而温顺的,仿佛所有植物,都会默然顺从、逆来顺受。但一种名叫岩蔷薇的植物,却用“自燃”这种极端的方式,阐明在世界上,植物与命运的抗争,其实非常惨烈。
②岩蔷薇,是生长在岩石上的蔷薇。岩蔷薇名字里虽有“蔷薇”二字,花朵形状也和单瓣蔷薇很像,却和大家常见的蔷薇没有一点血缘关系,是半日花科的植物。
③初夏时节,深绿、油亮的叶片顶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蔷薇花开始铺在裸落的沙砾或岩石上,红的如霞,白的若云,黄的似锦……五枚圆形的花瓣,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叠压,然后在花心部位沉淀出深色的晕纹。微皱的花瓣轻薄如纱,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④很难想象,这柔美的岩蔷薇,拥有着如火般刚烈的性子,它会自燃,而且是故意的!
⑤生长在摩洛哥、西班牙中部山区岩石上的岩蔷薇,生存环境无疑是恶劣的,在与炎热斗、与贫瘠斗、与同伴斗、与狂风雷电斗的峥嵘岁月里,岩蔷薇练就了自燃的本领——把自己和周围的植物一并烧成灰烬,为下一代赢得宝贵的生存空间。
⑥从种子钻出地面开始,岩蔷薇的叶片里,会持续分泌一种类似于香脂香气的挥发性精油。当岩蔷薇觉得自己的种子快成熟时,她会将枝叶里挥发性精油的储量增加到几近饱和。一旦遇上干燥的晴天,外界气温超过32℃ 时,在“导火索”骄阳的照耀下,岩蔷薇就会把自己燃烧成一把壮烈的火炬!
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是高温下刻意燃烧的火炬!
⑧在这场蓄意的纵火案中,牺牲的不仅仅是岩蔷薇妈妈,生长在她周围的植物,都无一幸免。因为,自私而无畏的岩蔷薇妈妈知道,岩石上的生存空间寸土寸金,谁能占领空间,谁才能获得生存。因此,在给自己的孩子穿上“防火服”(种子壳外的隔热层)后,岩蔷薇妈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式燃烧,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或许,她更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⑨这自私而无畏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换来生存空间后,还不忘化作草木灰,滋养后代,从这个意义看,母亲真是太伟大了!
⑩正应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⑾在母爱的营养中,小小的岩蔷薇种子在来年会率先破壳、发芽、展叶、开花,等轮到自己做妈妈,孩子“长大成人”快要离开自己时,这一代的岩蔷薇也会“重蹈覆辙”,像上一代母亲那样,在骄阳下让自己与周围的竞争者同归于尽,用身体的大火,为孩子圈出充足的生长领地,如此代代相传……
⑿在自然界,不止岩蔷薇敢于和命运抗争,南美洲大森林里的“看林人”杜鹃树、生长在西班牙的自焚树以及我国新疆天山地区的白鲜等,都拥有自燃的无畏本领。
⒀树木的自燃,对森林来说,也不全是坏事。自燃,不仅可以控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和速度,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数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合的空间。
⒁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在自然状态下,每隔5~20年就会自燃起火一次,但是该公园在得到人工保护后,80年间未发生过火灾。然而,这看似一团和气的背后,却导致了此地森林的生长过缓,新生林减少。1988年的那场大火,不仅没有毁灭黄石国家公园,反而让公园的森林,充满了勃勃生机。
⒂可见,草木的自燃,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自我毁灭,而是一种更有意义的重生。(《知识窗》2015年06期)
品析: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告诉读者岩蔷薇是一种会“自燃”的植物;在充分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后,作者以诗意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岩蔷薇燃烧的整个过程,使读者知道了岩蔷薇以燃烧来抗争自然、延续后代的独特生存技能,从而深受启示;最后,由点到面,介绍植物自燃这一现象的生态意义,让读者对植物燃烧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
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致,赋予岩蔷薇以人性的美丽,让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在美的享受中获得了丰富的植物知识,并感悟到了母爱的伟大。
练习:
1.品析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蔷薇花开始铺在裸落的沙砾或岩石上,红的如霞,白的若云,黄的似锦……
2.岩蔷薇妈妈为何要燃烧,它又是如何实现自我燃烧的?
3.作者引用罗曼·罗兰的“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这句话,目的是什么?
4.阅读文章第⒁段,作者为什么要列举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80年间未发生火灾这一事例?
5.你从岩蔷薇妈妈身上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至少写出两点)
隐匿一世只为花开一时 祁云枝
①一眼在图册中见到塔黄时,简直惊为“天物”。真的难以想象,在喜马拉雅山麓及滇西北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这高达2米的大个子怎么生存?它难道不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吗?狂风肆虐中,长高可是需要勇气的。塔黄,为什么是个例外?
②流石滩是高山植物能够抵达的上限,再往上走,就只剩下裸露的冻土、冻雪和坚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流石滩,年平均气温低于-4℃,最热月的均温也不超过0℃,加上经年累月的强风,一般植物都很难招架如此恶劣的环境。
③然而,塔黄却用美丽、强韧,甚至张扬的生命,告诉我们:智慧,可以创造奇迹!
④这智慧凝聚在塔黄的性格里,凝聚在近似于透明的大苞叶上。塔黄在5~7年的寿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朴素得如同一株白菜,匍匐在流石滩上,汲取阳光雨露,与狂风严寒抗争。
⑤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开花结果的这一年,它的性情和外表都会突然间改变,它不再隐忍,不再矮小平凡,取而代之的是张扬和华美。从这时候起,它华丽转身,跻身为高山流石滩上“身材”最高、最靓的草本植物。隐匿一世,只为了花开一时,一生只开一次花,结果后生命完结,但塔黄开花的样子很美艳。
⑥时间进入盛夏,仿佛受到了召唤,从白菜叶似的莲座样基部,慢慢抽出一根“擎天玉柱”,高达1.5~2米,这是塔黄的巨型花序,花序由下向上逐渐变细,在花序外,覆盖着一层像瓦盖一样的苞片。这苞叶是半透明的,每个心脏形的苞片都向下悬垂包裹,苞片的中心鼓起来,苞片的边缘则紧紧贴合下面的苞片,就这样一片搭盖一片,一层层叠加上去;色彩也由翠绿逐渐过渡到金黄,如可爱的宝塔。
⑦轻轻揭开一个苞片,当里面一簇簇小花映入眼帘时,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塔黄把自己捣鼓得如此别致,非常的科学。这些覆瓦状的半透明苞片,犹如小型温室。吸纳阳光,汲取月色——白天阳光耀目时,苞片会阻挡紫外线的辐射,让内部温度得以在光照下攀升;到了夜晚,外部气温骤降,因苞片的包裹,热量不会轻易散发出去,这样内部温度将明显高于外界。苞片还能阻挡疾风骤雨……如此这般,苞片里的小花和未成熟的果实,即使生存条件恶劣,依然可以安心地做“温室”里的花果。
⑧一种名叫蕈蚊的昆虫,也知道这种“温室”的妙处。塔黄的温室,也是蕈蚊的育婴室。塔黄开花时挥发的“2-甲基丁酸甲酯”,在传粉蕈蚊眼里,是一种精密的化学“导航”,指引蕈蚊在空旷的流石滩上快速发现自己。
⑨雌雄蕈蚊在苞片外交配后,雌虫会进入苞片内,享受风雨无侵、张口即食的安逸日子。
⑩在此过程中,黏附在蕈蚊身体上的花粉,会被传递到柱头上,帮助塔黄实现受精。末了,蕈蚊还会将卵产入一部分花的子房里。子房内的卵,在塔黄种子即将成熟时开始孵化成幼虫,并以成熟的种子为食,直到幼虫完成发育。之后,蕈蚊爬出果实,钻进土里化蛹越冬,第二年六月份,羽化成虫,开始了轮回。
⑾至于塔黄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为什么要生得如此高大,我个人认为,是塔黄希望自己成熟后的种子,在搭上高山劲风的便车后,能走得更远些吧……
⑿没有前面在冰雪严寒中的默默积累,也就没有最后绽放的华美。
⒀人生也是如此。曹雪芹十年磨一剑,增删五次,方成《红楼梦》。这真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⒁看来,塔黄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知识窗》2015年05期)
品析:
本文向读者介绍了塔黄独特的生长习性,让读者从中领略到了植物惊人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智慧。文章构思巧妙,先运用一连串的问句开头,对塔黄的生存发出追问,激疑设趣,引发下文;接着,重点介绍塔黄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集中力量开出硕大花朵的经过,优美的语言,详细的描绘,准确的说明,把塔黄的特性充分展示在读者面前;最后,由物及人,点明哲理,升华主旨,余味无穷。
练习:
1.品读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阅读文章第⑥段,作者是如何描写塔黄的巨型花序的?
3.塔黄为什么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把自己长成“擎天玉柱”?
4.蕈蚊与塔黄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请简要进行分析。
5.历史上像曹雪芹、司马迁这样厚积薄发的名人还有许多,请再举一例。(要写出其成就)
参考答案
《自私而无畏的母爱》:1.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蔷薇的五颜六色,缤纷美丽。2.因为岩蔷薇妈妈知道,岩石上的生存空间寸土寸金,它通过自杀式燃烧,烧死其它植物,从而为自己已穿上“防火服”的孩子赢得生存空间。 岩蔷薇从一钻出地面时,叶片就会持续分泌一种挥发性精油,等种子快成熟时,挥发性精油的储量会增加到几近饱和,这样一旦遇上干燥的晴天,外界气温超过32℃ 时,岩蔷薇就会自燃。3.来赞美岩蔷薇妈妈的自我牺牲精神。4.通过此例从反面来证明,草木的自燃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是很有必要的。5.在艰苦的环境面前,要勇敢面对;退一步海阔天空;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隐匿一世只为花开一时》:1.这一句中“平均”一词用得很准确,强调的是平均温度,而不是某一个时间点温度;还有“一般”,强调的是普通植物,而不是所有的植物;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抓住它的外形和色彩变化,运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由上而下,进行生动的说明。3.一是山区昼夜温差大,塔黄开出巨大花序,是为了保护花和未成熟的果实;二是塔黄长得高一些,成熟后的种子就能搭上高山劲风的便车走得更远。4.塔黄为蕈蚊提供“育婴室”, 蕈蚊帮塔黄传授花粉。5.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成就了《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