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2015-10-14孙鹤王策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评价体系课程体系

孙鹤 王策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从生源、课程体系到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包括作者进行的教改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64-01

计算机基础课在大学阶段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各个院校均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教学内容大多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一些院校还包括语言类课程和网络课程。但是,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像高等数学和英语那样成熟和有长期教学经验的沉淀,加之该课程又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所以各个学校的教学实施过程不太一致。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现状分析

(一)与中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缺乏衔接

表现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各级学校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缺少沟通。各级学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有一定的随意性,缺少规划,课程内容重叠。最普遍的就是中学和大学都有Windows和Office的内容,甚至在小学也开设类似的课程,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精力。

(二)生源的计算机基础严重不平衡

高职院校大多面向全国或全省招生,而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生源即使来自同一地区,仍有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分,同时他们所在的中学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不同,教学力度也不一样,其计算机基础相差悬殊。一般,职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好;而普通高中重视高考,而高考没有计算机内容,以致对计算机基础课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基本不会操作计算机。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规范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问题上,不同院校差别较大:有的院校停留在简单的Office操作上,而有的院校开设的实训课程要求却较高。

其次,教学目标不明确也是导致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规范的原因之一,非计算机专业不知道本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如何为本专业服务。因此,只是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其他类似的考试作为教学目标。这无疑限制了计算机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无法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由于计算机教材相对应用领域有着明显的滞后,教育部没有权威的规划教材,各出版社教材种类较多,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基本上是根据各自的喜好决定使用什么教材。这也是导致课程体系不科学、不规范的又一原因。

(四)学习评价体系不科学

学习评价体系应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决定了教学导向,直接影响到教和学两个方面,所以,学习评价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还需完善,主要表现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单一,通常做法是笔试+机试,摆脱不了题库考核的方式,应试教育的特点非常明显。通常注重的是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上述问题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要根本解決这些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它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方方面面。

二、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体会和思考

(一)制定各阶段计算机基础课考核标准

为了避免各阶段学校计算机基础课内容的重叠,我们应该建立一个适用范围更广的相对统一的标准,如小学、中学、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各应达到什么标准。这样就可以使各阶段教育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二)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实行分层次教学或结成互助对子进行教学

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考虑实行“分班合组”的教学模式,根据计算机知识的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分成难易程度不同的几个组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的组别,也可以组织一次分班考试,按学生考试成绩将其纳入不同的组别,形成新的班级。这样就解决了因学生基础不同给教学实施带来的不便,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更容易掌握。

我们可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分为三个层次: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内容选择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无论哪种情况,都应注意课堂练习的准备,要有层次性,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更新教学内容,规范教材建设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虽然教材种类繁多,但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不能起到提高学生相关信息素质的作用。因此,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材建设很有必要。必须依据计算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区域性来编写教材,理论知识应少而精,以够用为原则,加强技能性内容。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更新和补充,对于教材内容,不一定照本宣科,可根据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调整章节内容和顺序,适当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挂钩,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学,作业和任务可以分基础、综合和提高等不同类型,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允许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丰富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启发诱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学生自省自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职教育中,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以下三方面的技能:一是对计算机系统安全与稳定的维护;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日常办公;三是能高效灵活地应用计算机网络。要掌握这些技能,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上机实践来实现。

要充分的了解学生,要充分的了解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教师智慧的教育让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为每个学生走上社会更好的掌握技能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苏苏.关于高职计算机基础与中学信息技术衔接的思考[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18).

[2]李响.浅谈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1(12).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评价体系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分层次教学在技师学院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案例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