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启示

2015-10-14赵润康

学理论·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政治文化无为老子

赵润康

摘 要: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对其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影响。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于历朝历代的政治文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今日仍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老子的“无为”思想在今日的政治文化中又可以得到怎样新的解读,传统文化在当下时代又怎样重新散发它的魅力。本文将探索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政治文化构建的启示。

关键词:政治文化;传统文化;老子“无为”思想;自然和谐;政治哲学观

中图分类号:D6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4-0019-02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对中国政治文化有着新的影响与传承,其中老子的“无为”思想在现今政治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老子“无为”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和意义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对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的研究探索。与西方将政治文化限定为政治态度与政治心理不同,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将政治文化的范畴进行了广泛扩展,认为政治文化不仅仅包括政治态度与政治心理,还应该将政治思想放入政治文化的范畴之中加以研究,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有政治化的特征。中华文明作为古典文明的唯一幸存者,其传统文化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现代社会并不仅仅是现代的,而是现代和传统统一在一起的。现代和传统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虽然在表面上是完全不协调的,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融合,在其他情况下也许会彼此并存,安然与共。有的学者专家认为:“我们讲的政治文化指的是界定政治行为发生的环境的经验信息、政治态度、表征符号和价值的系统,这是在狭义上的理解。广义上的政治文化指政治思想、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政治情感的总和。”也有一些学者表示:“在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形势状态下,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体系及组成部分的政治意识形态、心理和评价的总和,所谓的政治文化带给人们政治行为方向、方式和方法都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

亨廷顿有自己的想法:“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应该包括对表现政治的标志和价值及社会成员对政治目标具有的倾向经验和信念。这是政治体系的集体历史和现在组成的该体系的个人生活历史的产物,它植根于公共事件和私人经历的过程,充分体现社会的中心政治价值。中心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非常缓慢。”

王浦劬对政治文化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具体反映,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即为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因为其具有独立意识形态,中国古老的传统政治文化沿袭了三千七百年走到了现代,对于中国政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现状

在中国古代政治历史长河中,宗法制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伴随着中华政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在这古老的政治共同体中,国家的政治关系就是放大了的家族宗法关系,国家的政治结构由家族宗法制深层结构所决定,国家的统治者始终以家长的身份出现在国人的面前。

传统依附性政治文化,不仅是东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它更是对中国政治结构的深层——宗法制亚政治结构产生影响,作为古代中国的人民,他们不仅是皇帝的臣民,更多是众多大大小小家长的子民。中央集权制和宗法制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了社会中和家庭中的精神枷锁。作为中国臣民,对待政治统治只有服从与执行,几乎没有主动性和参与性的空间,在历史长河中来看,这样的相处模式也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与家长们的关系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方面有了巨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相伴随的人们的价值观、政治参与态度都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独立、民主、公平、平等法制等观念也愈发地深入人心。随着主人翁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心和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关注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一种新的世俗化、功利化的政治文化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

三、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目标

实现中国政治文明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分,为了适应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坚持根本原则。

1.坚持马列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指导地位。中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我们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列主义。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中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冷战早已落下了帷幕,但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一直存在,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更要坚持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2.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民主法治,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和谐社会,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在民主和法治社会的前提下,公民就能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和谐交融。在社会,逐步将民主法治确立为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推动传统政治文化向政治现代化转变。每个国家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自己特色的国家政治文化,故而其政治文化都有着本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因为中国长期以来的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相对闭塞性,从而形成了相对闭塞的文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的封闭被逐渐打破,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生活随之的变化,一脉相承的文化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导致了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在当下的时代,我们必须把握住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谐因素来重新建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

四、老子“无为”思想对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启示

从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来看,影响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要素有很多,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影响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下时代的政治文化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建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不能不从中华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来实现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老子的“无为”思想贯穿政治哲学观的始终,这是他社会观和宇宙观的完美结合。在当今时代,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其对于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意义与启示。

1.自由民主的宪政思想与老子“无为”思想的治国之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这句话的意思即是:我不强迫百姓做事,百姓自然会被感化,我不给百姓找麻烦,民风自然会端正,我不让百姓出工、出钱,百姓自然会富足,我无私,百姓自然会淳朴。在中国古代,老子的“无为”思想,与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相比,更能体现自由与民主的思想。“无为”即不干涉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实现当家做主,并给老百姓充分的自由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作为统治者,不应该对老百姓的生活过多的干涉,这与当下建设民主政治的思想是相吻合的。政府应少干预公民的自由,让公民实现自己当家做主,这也是民主、自由思想的要求。老子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当下国家治理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他主张为了保障社会的自由和创造性,作为掌握权力的国家统治者不应过多干预人民的生活实现权力的有效性,而是在对自己权力的运行过程中要进行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

2.老子的“自然和谐”观与和谐政治文化。老子的思想“自然和谐”从哲学高度为和谐政治文化提供了依据。“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讲到的“一”“二”“三”从宇宙万物的生成之源表明道生万物的过程如何进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人法自然”的论断。这样,老子借由“道”从本体论的角度得出万物要遵循自然规律,推及人类和社会政治生活也是同样适用的,且是其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老子主张的思想“无为而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下时代都是高超的政治智慧,他主张的自然主义原则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落实,其基本的观点是为保障社会的自然和谐和人民的幸福,尽量减少不必要和不适当的政治干预。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内容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对于和谐,从老子的无为艺术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在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我们应该在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与个体的更好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3.老子“无为”思想与现代权力观和人权观。老子认为,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国家不应过多去干涉,权利行使要进行自我约束。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家权力的理想状态,理想的状态是处于“有为”与“无为”之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于当代宪政权力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国家权力的行使不侵犯公民的私人领域,要以维护和保障人权为界限来进行自我约束。

老子的政治思想是一整套理论体系,其政治、人生、伦理、哲学等思想对于中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建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我们不仅需要回到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且还要敢于借鉴西方政治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邵德门.政治学新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政治文化无为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孙吴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探索
浅析英美法政体的异同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