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

2015-10-14姜正林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师

姜正林

(哈尔滨市团校,哈尔滨150010)

对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

姜正林

(哈尔滨市团校,哈尔滨150010)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从事教育职业的基础条件,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依托与必要条件。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不断丰厚文化底蕴,具有广博的知识,不断提升理论水准,吸取文学营养,掌握一定的语言发声知识技巧。

关键词: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 09-0038-02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9.018

收稿日期:2015-07-22

作者简介:姜正林(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时事政策研究。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传道、授业、解惑,肩负着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而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则是从事教育职业的基础条件,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职业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决定其教学水平的高与低、教学效果的优与差。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名教师需要终身锻造与修练的技能。

一、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履行教育职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较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决定其教学水平的高与低、教学效果的好与差。

1.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决定了教学水平的优与差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教学素质与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与依托。作为教师无论是授课传播知识、理论、技能,还是指导、辅导学生都需要用语言表达来实现。因而在一定意义上讲,语言表达能力的强与弱、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与低便决定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与低,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或者很差,在其教学过程中学生将很难听清楚、听懂他讲解的知识、内容,教学效果就不会优良。而具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能将枯燥的内容、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生动形象,使听者易于理解,愿意接受。不同教师讲解相同的课程内容,其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原因在于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的差异。

因此,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重要手段与依托,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能的必然要求。

2.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需要达到的目标与存在的问题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专业性的语言,与其他门类、行业的语言相比具有特殊性,在整个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与要求。教学是传授知识、理论、技能、经验,开启学生智慧、思维的实践活动。其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达到准确、规范、严谨、清晰、明亮、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扣人心弦。这是专业教学语言的标志,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达到的标准、目标。教师的语言达到了这些标准要求,其授课学生就能听得清楚、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愿意听、喜欢听并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语言不规范,学生听不懂。原因是有的教师普通话水准不高,家乡方言色彩浓烈,导致学生听不懂,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二是语言表达不清晰,声音含糊,使学生听不清教师在说什么,讲的是什么。三是语言表达不流畅,使语言表达打折扣。有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前言不搭后语,语言不连贯,时而卡壳、断句、口头语太多,“啊、是吧、这个……”。四是语言逻辑性不强。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缺乏逻辑性。五是语言缺乏色彩。语言呆板、生硬、不生动,缺乏美的色彩与生动形象的感染力,不能激发与调动学生听课的情趣,让学生感觉乏味,昏昏欲睡。这些问题是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其制约与影响着教学质量,是其在进行语言能力训练时应改进与注意的问题。

二、对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

语言表达能力的强与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教师欲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理论水准与哲学修养、深厚的文学修养;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发声知识技能。

1.不断丰厚文化底蕴,具有广博的知识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知识是语言、口材的基础。不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不通晓哲学、文学、历史,对所从事的专业理论业务知识不能透彻掌握,就难以旁征博引、论古说今,就不能口若悬河。口好比闸门,知识是水,含量大,水才能源源不断流出。否则即使是能说会道没有广博的知识,语言表达也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言之无物,巧言辞黄。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掌握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不通晓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就不能在教学过程讲解得流畅透彻、深入浅出、挥洒自如、精彩纷呈。因而要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不断丰厚文化底蕴,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2.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与哲学修养

理论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准就不能高屋见瓴、富有建树,就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科学地阐述事理。无论是讲解自然科学原理、方法、程序还是讲授社会科学,特别是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文学艺术等课程、专题,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与哲学修养才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认识、分析问题,讲述得透彻、精彩,让人听后茅塞顿开,有所启迪。

作为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与哲学修养就掌握了理论思想武器、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思想开阔,说事论理富有逻辑性、正确无误,就能够在理论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对所讲的教学内容阐述明晰,分析透彻,使听者易于理解、掌握。

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与哲学修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心应手,自如地组织、驾驭语言,整个教学过程必然是语言自然流畅、说事论理有条不紊。相反如果教师理论水准与哲学修养不高便会思路不清、逻辑性不强,势必思路混乱,前后不连贯,牵强附会,语言表达不顺畅、不清晰、不生动。

因此,无论是讲授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师,还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教师都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理论水准,具有一定的哲学修养,才能出色地驾驭本职专业,促进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提升。

3.吸取文学艺术营养以滋润语言

深厚的文学修养潜移默化地滋润着语言,令言辞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

熟读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满腹经纶的人诗情画意会自然流淌在口中,其语言表达会流畅自如,用词恰如其分、惟妙惟肖,其言辞会闪烁着美的光辉。同样分析一个句子、说一段话、阐述一个道理,由于文学艺术修养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会大相径庭。

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的教师词汇丰富,信手拈来,用词准确、恰当,运用自如得体。教师讲解知识、传授道理用词准确、表述正确、符合语言逻辑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用词不当、不贴切,表意含糊其辞,不符合语言逻辑,句子成分搭配不得当,语句自然不会通顺。语言表达不流畅,表达效果不佳也就在所难免。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的教师讲解的知识、道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段诗词、生动形象地讲述一段故事、用优美的语言展开联想、引人入胜地推理能使教学语言生动美丽,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把单调的知识、抽象的事理、枯燥的数据变得生动有趣。

因此要使言辞优美、富有表现力和美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多读文学艺术作品,吸收文学艺术养分以滋养自己的语言。

4.学习语言发声知识,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与弱与先天生理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锻造。学习语言发声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发声技巧对于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1)声音明亮、清晰、圆润、优美。这是播音、主持人的语言发声标准要求,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语言应达到的标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学习、掌握一定的播音、主持知识、技巧。教学过程中发音准确、规范、清晰,声音明亮、圆润、生动、优美,会增添教学语言的色彩与魅力。

(2)语速快慢得体,强弱适宜。演讲、作报告,特别是授课,如果语速太快如放连珠炮会使听者听不清楚,跟不上思路,不知其所云;相反,如果语速迟缓,断断续续,前言不搭后语会令听者感觉其语言表达不流畅,对讲解的内容理解得不透彻、不熟练。语速快慢不得体都会影响语言表达效果。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要恰当地把握好语速的节奏,防止语速过快或者迟缓。而声音的强弱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也要处理得当,方能增进表达效果。

(3)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授课、演讲感情充沛、激情洋溢会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富有感染力,扣人心弦,并能激发听者的兴致,点燃听者的激情。如讲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的崇高壮举时就要激情喷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讲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科技突飞猛进,经济腾飞,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的复兴时骄傲与自豪感就要油然而生,溢于言表。这样会使授课、演讲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使自己富有感情,充满激情,感情真挚,情真意切,以增强讲课的效果。同时声情并茂的讲解能够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言辞准确、清晰、流畅、优美、生动、富有感染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修炼与探索,这是一个坚持不懈的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任何一个论辩大师、演讲家、知名教授的成功都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千锤百炼而取得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讲课效果,就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实践,最终一定会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取得进步。这也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有志于提高教学水准、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师思考与探寻的课题。

(责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