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补贴政策完善研究
——基于安徽省农户入户问卷分析
2015-10-14陈晓锋李南
陈晓锋,李南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粮食补贴政策完善研究
——基于安徽省农户入户问卷分析
陈晓锋,李南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本文利用2014年暑假安徽大学三农研究中心对安徽宿州、滁州、阜阳和安庆相关地区的农户入户调研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安徽地区粮食补贴的相关情况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粮食补贴;安徽省;完善研究
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2014年7月——2014年8月安徽大学三农研究中心对安徽省各地区的实地调研.共选取了安庆市、滁州市、宿州市和阜阳市进行重点调研,在各市选取2~3个县由调查员随机不定量选择进行粮食直补的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274份,通过集中检验,获得有效问卷261份,问卷有效率为95.25%.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安徽省各市粮食补贴的实地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表1 调查基本情况表
本次调查对象总人数为261人,其中男性为167人,占总人数的64%,女性为94人,占36%.是村干部的调查对象有20人,占总人数的7.6%,不是村干部的有241人,占92.4%.家庭总人口为1-4人的为102人,占总人数的39%.4人以上的为159人,占总人数的61%.显示出农村家庭人口数较多,基本上是老中青三代.因为年轻人一般不务农,成年劳动力一般都外出打工或者从事非农行业,所以家庭中务农人口较少,0人的总共有15个,占总家庭数的5.7%,1-2人的有211个家庭,占80.8%,2人以上的有36个,占13.5%.
2 安徽地区粮食补贴现状水平分析
通过对安徽地区家庭的入户实地调研,发现粮食补贴政策实施中呈现如下特征:
2.1粮食补贴的优点分析
2.1.1享受粮食补贴比例极高
自从实行粮食补贴以来,安徽各级政府积极推行政策的实施.粮食补贴通过”一卡通”发放到农户手中.调查显示粮食补贴受惠农户总户数为248户,占总数的95%.这说明粮食补贴的范围较广.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实施都有很强的时效性.
2.1.2补贴能够发放到户
调查显示,能够当年按时发放的调查对象为255户,占总数的97.7%.说明粮食补贴资金能够当年按时发放到农户手中.说明政府在发放这一块做的不错.
2.1.3农民主动了解粮食直补的意愿较强
调查显示,了解粮食补贴的人数为167,占总人数的比例为64%.其中,了解人群中,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的有16人,占比9.5%;通过广播、电视了解的人数为11人,占比6.5%;通过网络了解的为5人,占比3%;通过村委会了解的人数为53人,占比31.7%;通过亲朋、好友了解的人数为82人,占比49%.调查期间,根据反馈显示,农民具有较强的意愿了解粮食补贴政策的具体情况.而且基本上都是通过村委会宣传和亲朋好友间的相互介绍了解的.具体数字如表2所示.
表2 了解渠道调查表
2.2粮食补贴的缺点分析
2.2.1粮食直接补贴标准较低
根据收回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每亩粮食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之间,而当年家庭人均收入基本上在10000元左右.人均耕地大概在2~3亩.所以不难看出,粮食补贴金额对农户改善家庭收入的情况较低.
2.2.2外出打工人数太多,农村缺少种粮劳动
调查中,发现家庭有外出务工者231户,占总调查人数的88.5%,外出务工的比例较高.需要提出的是外出务工基本上是男性成年劳动力,留家务农的基本上是妇女和老人.农忙时节普遍缺少劳动力.
2.2.3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满意度较低
良种补贴中认为合适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9%,基本合适的占39%,不合适的占32%;农机具补贴中,满意的占19%,基本满意的占29.6%,不满意的占51.4%.这组数据说明农户对具体政策实施细则的满意度较低,详细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调查表
2.2.4对粮食补贴到底发放给谁存在争议
农村土地现在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户自有的承包地,一种是农户的承包其他人的土地,这部分土地是因为闲置土地的存在.对于流转的土地,在回到这个问题的调查对象中,回答应该发给承包者的有86人,占比42.7%;认为发给种植的有114人,占比57.3%.这说明这个问题在农户中具有很大的分歧.具体数字如表4所示:
表4 粮食补贴发放对象调查表
3 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我国实行粮食补贴从2004年开始,是国家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给种粮农民的一项政策性补贴.
本次调研,发现了粮食补贴实施过程优缺点,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团队思想,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3.1提高粮食补贴标准
粮食补贴标准从调查来看占农户收入比例较低.较低的比例意味这较低的政策效果.所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是提高政策效果的一个很好方法.当然,提高的标准还需相关的人员进行相关的调查并分析.可以结合比较在家纯务农和打工者收入的差距分析,以降低两者差距的方向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我国2014年财政收入14.03万亿,增长8.6%.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意味着支出的增长.所以,作为支出项目之一的粮食补贴,最起码应该具有财政收入增长率来每年提高.
3.2提高粮食补贴的针对性
根据调查显示,粮食补贴是一种普惠性的政策.这在一定方面降低了粮食补贴资金使用的效果.一种解决思路是重新设计粮食补贴政策,另一种是在现有的制度中,加强粮食补贴的针对性.第一种方式难度较大,因为如果暂停一些已得农户的粮食补贴,会打击种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第二种方式比较适合现阶段的改良.比如说可以设置针对种粮大户的粮食补贴.这样,种粮收入上去了,农村成年男性劳动力会选择留在家种粮,而不是外出打工.因为他们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去务工.
3.3改进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的实施细则
种子是粮农种粮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之一.调查情况下,良种补贴的实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指定某些品种作为良种补贴的品种;第二种是政策根据承包土地,按每亩发放一定金额现金.第一种实施中,一些农民对政策指定的品种认为不符合当地的种植情况,不适合种植.对于发放金额的方法,认为金额偏低,无法起到有效作用.
对于农机具补贴,主要的问题是覆盖范围较小,农民经常使用的如小型拖拉机等没有纳入补贴范围.还有就是指定场所的农机具质量较差.
综上,我们建议政府对于良种补贴可以与粮食直补资金放在一起.因为单独的良种补贴一般金额较小,而且容易滋生政府寻租行为.对于农机具补贴,认为应该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农户中经常使用的农用小型设备.对于指定品种,应该加强前期选择并引入第三方质量监督.
3.4粮食补贴应明确发放给实际种植者
粮食补贴的目的是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户收入和粮食产量的财政补贴政策.所以粮食补贴不应该以承包地的数量来发放,而是应该按照农户的实际种植面积来发放种粮补贴.如果什么也没做,只是因为承包了土地而得到了种粮补贴,这是不劳而获,也谈不上提高其种粮积极性.只有把粮食补贴发放到种粮者手中,才能实现粮食补贴的政策性目标.
〔1〕陶建平,陈新建.粮食直补对稻农参与非农劳动的影响分析——基于湖北309户农户入户调查的分析[J].经济问题,2008(9).
〔2〕黄季焜,王小兵,智华勇,黄珠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1(1).
〔3〕刘辉,李兰英.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确保粮食安全——财政农业直接补贴的改进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4〕高玉强,贺依琦.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直补效率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4).
〔5〕张玉周.粮食补贴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13(12).
〔6〕赵昕.粮食直补政策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3(5).
〔7〕袁宁.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2).
F304.2
A
1673-260X(2015)06-0095-02
校级项目:粮食直补政策完善研究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