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目标下的我国四大鞋业基地

2015-10-14王克林

西部皮革 2015年19期
关键词:鞋业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其“战略任务和重点”强调: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我国四大制鞋基地目前正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强化地方优势,发挥各自能量,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制鞋业集群合力将成为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

■《中国制造2025》解读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专家指出,《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

一是科技创新:“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这正是我们现在最大的缺陷。要健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重大科技专项和行业共性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企业创新能力。”李毅中说。

二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重点是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还有很大潜力。“互联网+”首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

三是强化制造基础: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是技术核心,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变成先进制造基础工艺技术。再就是关键基础材料,特别是专用新材料。还有制造业的基础技术装备,如数控机床。

四是品牌质量:品种质量不仅要满足用户需要,而且要引导消费、创造消费。我们尽管有很多品牌字号,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尤其缺乏能进入国际市场的品牌。推广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全过程、全方位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并尽力提升为国际标准。

五是绿色低碳制造:既要大幅度降低能耗、物耗,实施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更要减少排放、治理污染、变废为宝,能够使大自然自我净化。不仅仅满足于排放达标,要进一步提升净化环境的技术手段,维系、创造自然财富,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

六是结构调整:既要优化增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又要调整存量,淘汰落后、化解过剩、兼并重组,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抓住重点领域、战略产业、优势行业,取得突破发展。

七是制造业的服务化:第三产业的特点是能耗物耗低、三废排放少,吸纳劳动力能力强,要大力发展。二产向下游延伸发展售后服务、全寿命周期服务、发展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往上游扩展提供科研、设计、咨询、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制造业服务化不仅自身能力得到增强,而且是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重要渠道。

《中国制造2025》将通过“三步走”战略来实现目标,大体上每一步用10年左右的时间。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中国制造2025》明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实现长期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大鞋业基地样本

《中国制造2025》强调,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制鞋业是中国制造业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中国制鞋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凭藉优质的投资环境以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皮鞋产品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已形成各种鞋类生产的产业集群,并建立了完善的鞋业成品和鞋材市场以及鞋类的研发中心和资讯中心等,拥有了生产、经营、科研到人才培养的完整工业体系,已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目前我国制鞋产业基地总的来说有四大集群,一是以广州、东莞等地为代表的广东鞋业基地,主要生产中高档鞋;二是以温州、台州等地为代表的浙江鞋业基地,主要生产中低档鞋;三是以福建泉州、晋江等地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运动鞋和休闲鞋;四是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部鞋业基地,主要生产女鞋。

◆广东主攻智能化制造

【政策导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皮革、制鞋行业是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皮革、制鞋行业发展迅速,成就斐然。然而,在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由于受原材料、成本、竞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制鞋业正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时期。前些年,广东省通过“鞋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探索创新生产模式为目标,致力于提高制鞋、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力水平,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先进的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技术、生产模式、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提升鞋业科技水平。

广州市不久前出台创新驱动“1+9”政策,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大规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大型骨干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培育引进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大力推动传统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和“工业4.0“离不开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基于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判断:中国正告别人口红利时代,这一因素与工业自身发展规律共振,使工业发展必定加快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机器人是工业4.0到来的指征之一,同时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重要工具。一场看得见的“机器人风暴”正在席卷珠三角。由于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佛山许多龙头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机器换人”,东莞企业也在积极研发更紧贴生产需要的智能化机器。

东莞爱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率先自主研发出皮革智能裁剪机器人,这台机器,可以实现数万次的智能排版运算,智能排版只需3分钟左右,且可以实现一边排版一边切割,连皮料上的瑕疵也毫无浪费地利用在缝线或鞋帮处,总体算下来,2个人操作机器,只需要6分钟就可以裁剪出一个熟工做出的精确尺寸,可以代替五六个工人的工作量。时间短,且品质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爱玛数控由上世纪90年代初建起的一家劳动密集型小鞋厂转型而来的,早在2002年,他们就洞察到机器换人在提高生产效率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经过多年与一线制鞋工厂的磨合,自主研发的皮革智能裁剪机器人可使一张皮革的利用率提高到89%。而一张皮革如果采用手工裁切,新手只能利用80%,6年以上的熟手工也只能利用83%。

据悉,整个机器人售价在60万元,国内外已有300多家客户主动找到爱玛数控要求订购。“即使熟工流失,再招进一个仅有3个月经验的新工,有这台机器人,结果都是一样的。”爱玛数控总裁王国权说,这种切割的概念在国外还没有形成,因为在中国鞋业发达,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也使得中国的企业更容易研发这种机器人。

广州开发区是机器人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的聚集区。2014年,该区已集聚48家智能装备企业,其中机器人制造领域拥有广州数控、启帆、粤研等一批企业,形成了从机器人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完整链条,竞争力颇为强劲。作为“机器换人”风暴眼的广州,创新驱动战略与产业集群发展同步,“智造”设备已成为广东行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要工具。

◆温州图谋“数字化”生产

【政策导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

制鞋业是“中国鞋都”温州传统的优势支柱产业,对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温州制鞋业步入了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的阵痛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快速普及,势必会促进温州制鞋产业由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模式转型。7月21日,在由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和英国Delcam公司共同主办的“2015温州鞋业数字化创新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交流会”上,温州业界专家与来自康奈、卓诗尼、大东、泰马、ABC、森林大王等知名鞋企的高管、技术骨干,共同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对于鞋业技术革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围绕温州传统产业新一轮技术革新需求的现状,引进与整合先进资源与前沿科技,提高温州制鞋业鞋类产品设计研发水平、提升制造工艺技术和人才培养水平等。会上还展示了温州鞋企先进的鞋业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

Delcam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温州鞋企介绍,3D鞋类设计系统可以将鞋面、鞋底及装饰附件设计整合在一起,高效地完成一款鞋子的整体设计。企业设计人员通过数字化设计可以进行鞋植设计、鞋面设计、鞋底设计,还能进行样板切割、皮革切割、车缝加工,甚至还可以进行数字化营销、定制鞋设计等。很多企业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听了介绍,我感觉这套软件应该很不错。”泰马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先豪说,目前,公司以使用2D设计软较多,如果企业使用这套软件后,生产制造可以做到更精准,能让生产进行标准化、智能化运作。泰马鞋业将会在交流会后,再进一步地深入了解这套软件。温州市森林大王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事晨也表示,这套软件非常先进。以前,制鞋厂生产一双鞋,从材料准备到鞋样设计、开模具到切割生产最后验收出货,约需要一星期。“就鞋样设计,一般一名设计人员一天也只能设计一到两双鞋,但这套设计人员一天可以设计出N双鞋。”这可以减少人工、减少材料的浪费,同时还能缩短生产时间,解决复杂的数据,让企业生产更快、更精准、更环保。

企业实现数字化研发生产有利于建立统一数据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将设计——研发——生产连接在统一平台下协同工作,技术转移更便捷,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有据可查,责任明确,井然有序,同时存储数据方便,电脑化操作不易出错、效率可明显提高。而应用数字化研发到生产的集成技术,不仅可以促使企业技术升级,创造更具附加值的产品,且可极大程度的缩短产品从设计到投放市场的周期,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及相关软件,不仅可使工艺标准化,管理透明化,而且可简化流程,减少用人数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物料耗费,降低企业的成本。温州市工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晓东透露,英国elcam公司是世界领先的专业CAD/CAM软件公司,是Autodesk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的Delcam CRISPIN系列软件横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产品加工、模具加工、逆向工程、质量检测等应用领域。他说,“鞋厂生产一双鞋,从鞋植、鞋款设计到成本核算、鞋片切割、加工、检测、出样品,只需通过数字化软件系统就可以全部完成。”这次数字化技术交流会对提高温州鞋类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工艺技术,帮助温州制鞋企业迈向智能化生产很有必要。

目前温州已经有红蜻蜓、大东、戈美其、赛娜等鞋企在使用该公司的软件。

◆泉州打造转型升级“样板”

【政策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泉州是全国著名的品牌之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之前,首个地方性的制造规划《泉州制造2025》纲要已在今年3月由泉州市政府宣布通过,力推以机械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带动鞋业、服装、石材等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之路,从而打造《中国制造2025》样板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市。目前,泉州的传统轻纺服装企业正在尝试被专家称之为“品牌2.0”的创新商业模式,以此进行“二次创业”。

泉州鞋服业拥有一批包括安踏、361度等在内的龙头企业,具备国内鞋服行业领先的创新能力。尽管泉州整个制造业近年来一直在进行转型升级的调整,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产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品牌提升受限;受电商冲击、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下滑;科教资源匿乏,公共平台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等。为此,《泉州制造2025》将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解决企业融资难,并根据泉州特色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探索建立面向定制化商业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机制及相关配套体系;研究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在包括制鞋等产业开展投资基金试点。

《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其实质就是要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深度融合。泉州市将通过《泉州制造2025》发展规划和智能制造、质量品牌提升、服务型制造3个专项行动计划,以推广“数控一代”工程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两化”融合。

“我们的鞋面生产设备是南安南益公司研制生产的全球最新3D鞋面打印机械,能打出高档精美的绣花鞋面,产品品质可与世界名牌阿迪达斯公司产品媲美,且生产效率高,一台设备抵上5个工人。”飞艺公司董事长黄文水说。飞艺是泉州民企探路制造升级的一个缩影。作为泉州千亿鞋业产业集群的一分子,飞艺的背后,折射出泉州力推以机械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带动鞋业、服装、石材等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的产业变革之路。

◆成都着力培育高端品牌

【政策导向】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代工企业建立研究设计中心,向代设计和出口自主品牌产品转变。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制鞋产业的高端和核心区域。成都武侯区自2006年被授予“中国女鞋之都”荣誉称号之后,行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都女鞋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品牌企业不断增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女鞋之都”的平台建设和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尤其是近年来一些企业在高端品牌培育中所取得的成就令行业广泛瞩目。

众所周知,成都鞋业一直以来因“为他人做嫁衣”为行业所诟病,但是近年来,针对传统产业创新不足、市场需求低迷、企业增长减速等问题,成都一些鞋企在市场突围中“由外向内”,建立培育品牌机制,创建自己的品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一些走高端化路线的企业更是在海外市场掀起了一股“中国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鞋产品赢得了国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都艾民儿皮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发生产的品牌sheme就是典型的一例。

在2014春夏伦敦时装周上,著名设计师品牌JI CHENG联手成都艾民儿皮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品牌sheme,在伦敦时装周正式发布其2014春夏女装系列。这也是成都乃至四川省鞋业走产业高端化发展结出的丰硕成果。据介绍,在2014春夏伦敦时装周上亮相的鞋履sheme品牌2014春夏女装系列,是成都艾民儿皮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高端产品。该系列女装灵感源于明朝汤显祖的经典爱情作品《牡丹亭》,并在面料与选色上展现出唯美之韵。整个系列借用花似锦,人如水的轻柔之美,描绘出一幅芳菲的春色美景。设计师采用了多层约克褶的经典技艺,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艺方式,需要手工和机器配合将面料穿线打褶再进行高温定型,令褶皱呈现出精致的奢华美感。同时,还特别设计了两款传统的中国图案作为组合,回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窗格纹路”和寓意海纳百川的“海水龙纹图形的提花效果”,并结合柔和现代的色系,最终呈现出独具东方美感的现代作品,成为该系列的点睛之笔。

“中国女鞋之都”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鞋品牌sheme的国际化发展之路,是整个产业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具体表现。通过参与各种国际知名品牌展示展销等活动,加以现场对于品牌概念的创意展示和产品陈列,可以极大提升成都品牌的形象和国际地位,为进一步拓展成都鞋业品牌的国际营销路线,开设自营品牌旗舰店,以及进入国际市场众多的多品牌精品店打开通路。

除此之外,雅安金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泽慧研发设计的全手工工艺软包皮拖鞋,在传承雅安百年技艺基础上创新发扬,将刺绣工艺、手绘工艺、掐丝工艺、镂雕工艺等多种手工技艺融合,具有浓郁的川蜀特色,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享受,成为我国鞋品牌长廊中一支绚丽的奇葩,不仅受到地方政府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赞赏,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

利用高门槛的产品标准保护本国产业是近年来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通常采取得措施,专家指出,我国鞋企应当在有效控制成本的范围内积极应对,提高质量和工艺水准,走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之路。据介绍,在打造高端鞋业产业、接轨产业高端的基础上,成都乃至四川鞋业不仅坚持引进国内外知名成品鞋品牌、研发设计、贸易等各方面机构和厂商,更是从顶层设计上确定构筑“大轻工”产业园区、贸易平台和工业设计研发中心,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等手段实现整个产业提档升级,谋求打造中国的“轻工产业集群示范基地”。

目前,“中国女鞋之都”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电子信息类企业、生物工程及生物制药类企业群、轻工产业企业群以及现代商贸业企业群等整体向前发展态势。产业高端发展成效显著,高端产业聚集态势已经初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成都鞋业也将进入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成都鞋业将以此为契机,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打造自主知名品牌,加快推动产品提档升级、高端发展,占据产业链高端,真正打造出一批全国知名、世界闻名的高端品牌,切实提高以“中国女鞋之都”为代表的四川鞋业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主线之一是加强创新驱动,成都鞋业在加强行业创新驱动以及建立培育人才机制、电子商务变革创新、提高产业智能化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中国制造“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随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女鞋之都”将在打造中国女鞋文化创意之都、工业设计之都和品牌之都的战略部署中为实现制鞋强国而做出应有的努力。

新世纪以来,我国制鞋行业呈现出以区域经济为格局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从原料、加工,到市场、设计、检测、培训等服务一体的生产体系,成为制鞋行业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近年来国内环保政策持续加强,皮革产品出口受国外绿色壁垒制约的日益加重,再加上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需求大幅度下降,残酷的市场竞争使我国制鞋业面临着严峻的转型挑战,但同时也是深度调整、倒逼转型的重要机遇。各鞋业基地要抓住这个机遇,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将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绿色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时尚创意、市场拓展等作为鞋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制鞋业将成为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竞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制造2025》目标下的我国四大鞋业基地

文 本刊记者/王克林

猜你喜欢

鞋业中国制造2025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视察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
第33届国际鞋业大会在印度召开
2014中国鞋业十大事件评述
四川省经委主任陈新有一行前往“西部鞋业基地”调研
广州天伦鞋业交易中心为鞋类专业市场发展提供创新模板
国际鞋业大会在韩国釜山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