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5-10-14江泽清
江泽清
(淮安市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江苏 淮安 22300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探析
江泽清
(淮安市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江苏 淮安 223001)
农民工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进程建设中的主力军,其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围绕上述问题对农民工社保现状做出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保状况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但仍不理想;对农民工社保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从全局与战略的高度探讨解决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农民工;社会保障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在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的今天,让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与城镇人员一样享有社会保障就成为一个新课题。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民工社保依然困难重重。解决农民工社保难问题,必须从体制、制度等多方面着手解决,尽快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主要是指户籍身份在农村,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劳动力。他们虽然进入了城市,但没有融入城市,不能公平地分享医疗、就业、教育、娱乐等社会保障性的“改革红利”。农民工离开了农村,但仍与农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下社保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的情势下,农民工的社保范围依然较低,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使农民工融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成为重要的议题。
一、农民工社保现状
就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言,农民工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同时农村传统的社会保障方式不能对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发挥保障作用,农民工这一群体被挡在社会保障大门之外。
1.农民工参加五险比例提高,但整体参保率低。农民工工作的性质较易对身体健康和自身安全构成威胁,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劳动强度比较大。一旦农民工生病或者出现工伤,由于缺乏医疗保险,他们大多不愿意花钱看病,实在挺不过去或者遇到大病了,去医院看病也只能自费,即使用工单位能出医药费,通常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垫付很小一部分。为了节约看病成本,病还没看好就不再就医。如此反复,加重病情,如果不能参加劳动,生活会变得更加艰难。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第六条明确规定,要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抓紧解决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2005年《江苏省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本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文件虽然发出了,但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农民工依然被挡在社会保险的大门之外。
表1 2014年农民工参加“五险一金”的比例
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73亿人,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6.2%、医疗保险17.6%、养老保险16.7%、失业保险10.5%、生育保险7.8%、住房公积金5.5%,比上年分别提高1.2、0.5、0.5、0.7、0.6和0.5个百分点,相比于去年,虽有所提高,但仍不理想。
2.农民工存在严重的失业风险。农民工在非正规部门工作的比例大,面临着较大的失业风险,2014年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的仅占10.5%。经济收入的高低是决定农民工流动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失业的后果比城镇职工失业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农民工一旦失业,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整个家庭陷入没有收入的泥潭,也没有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免费就业机会。在没有失业保障的情况下,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心理与经济压力,即使这样,大多数农民工也不选择回家,他们只有靠着很有限的就业信息重新寻找工作。
3.农民工缺乏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工到城市打工流动性较大,他们没有城镇户口,所以不能平等地享受到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失业保险等。正是由于这些结构性制度的限制使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使其难以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农民工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换工作的频率较高,经常失业。在失业期,他们靠的是以前的积蓄,生活十分艰难。有一部分人带着失望和家人期望的失落,又回到了农村。
二、农民工社保存在的问题
1.从区域看,农民工地区参保不平衡。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五险”参保率均好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各种险的参保率均最低,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提高较快。
图1 2014年分地区农民工参加“五险一金”的比例
从险种看,五种险中工伤保险参保比例最大,东部地区约30%,西部地区约20%,中部地区约18%;生育保险的参保比例最低,东部地区9%,西部地区6%,中部地区5%。
2.分行业看,制造业参保率最高,建筑业参保率最低。从事不同行业农民工参保率差距明显。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中,制造业农民工“五险一金”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34.2%、医疗保险22.1%、养老保险21.4%、失业保险13.1%、生育保险9.3%、住房公积金5.3%,分别是参保率最低的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2.3倍、医疗保险4.1倍、养老保险5.5倍、失业保险6.2倍、生育保险7.9倍、住房公积金5.9倍。
三、农民工缺乏社保的原因分析
1.户籍制度原因。城乡二元户籍是农民工无法参加社保和难以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对8930个农村的调查,在务工地自购房的农民工占1%。也就是说只有少数农民工因外出就业实现了迁移定居,随着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时间的增长,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变成城市的二元社会。
当前社会,农民工对流入地有较强的居住愿望。而户籍制度成了农民工进城的限制门槛,成为农民工社保权益最大的障碍,而农民工社保已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完善的最严峻的问题。
2.农民工文化程度较低。
表2 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
根据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来看,2014年高中及以上农民工占2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的占2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高中及以上的占21.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虽然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比去年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较低。由于经济及观念原因,大部分农民工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现代社会,从事工作的人员文化水平越低、职业技能越低,社会地位也越低、拿到的工资越少,社保权益也没有保障。
3.农民工组织化程度低。工会发挥维权职能不力。目前,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加入工会组织,农民工工作的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根本没有工会组织,或者工会组织不健全,无组织的农民工在与企业方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已有的工会组织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导致农民工通过工会组织与企业主平等协商机制尚未形成,农民工在工资、社保等方面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提高农民工参加社保的对策建议
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是当下十分紧迫的问题,又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着力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着力推动农民工基本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和在城镇落户,着力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有序推进有能力有意愿的农民工市民化。
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扩大农民就业面。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增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和发展生产的本领,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重点围绕农民转岗就业,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
2.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农业内部就业的本领。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抓好“一口池”(农村沼气池建设为主的生态家园建设)、“一根针”(以动物疫病防治全面带动科学养殖)、“一张表”(以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沃土工程)、“一盏灯”(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主的物理生物防治)等“四个一”技术的实施。
3.逐步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要适当提高农民工工资的收入水平,实行渐进式过渡,切实逐步提高农民工收入。强制农民工参加当地的社会保险。针对农民工工作随意性与流动性特点,努力探索农民工社保异地转移与接续的方法,确保农民工在就业中有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
4.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工城市生活门槛。应有重点地分批解决进城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制定政策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采取先试点后全面推广的办法,逐步放宽户口迁移政策与农民工落户条件限制。副省级城市、直辖市等大城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农民工转户进城的条件,积极稳妥地解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户籍问题。通过渐进改革方式,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5.健全维权机制,保障农民工享有更多民主管理权利。保障农民工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民主权利。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农民工参与到民主进程中来,使农民工的诉求能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来表达。同时增强农民工作为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1]朱力,吴炜.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学海,2012(2):59-66
[2]彭宅文.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6(8):45-49
[3]顾永红.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4-19
[4]商春荣,虞芹琴.农民工的迁移模式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1):70-72
[5]彭宅文.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6(8):45-49
[6]吕学静.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与思考——以北京市部分城区农民工的调查为例.学习论坛,2005(12):35-38
[7]杨翠迎,郭金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8-116
(责任编辑:高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