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
2015-10-14王晓军王虎羽
王晓军、王虎羽
(1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48)
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
王晓军1、王虎羽2
(1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48)
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近八年浙江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对不同地区的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表明,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并对进一步提升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出优化投入结构、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协同创新、重视知识产权等对策建议。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一、引言
作为浙江省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行业,医药制造业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成为浙江特色优势与重点支柱产业。但是浙江省的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近几年来,浙江医药制造业不断加大R&D及人力资源的投入,大型制药企业基本都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研究院,有些还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是否也有与之匹配的创新产出,需要进一步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和探讨。
国内外学者在技术创新效率领域已经开展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池仁勇(2003)认为技术创新效率(TIE)就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在一定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其产出离生产前沿面的距离越大,技术效率越低。陈伟、冯志军(2010)认为技术创新效率反映的是每一次创新资源从投入到产出过程创新资源的配置情况,是主体创新能力在每次创新过程中的体现。Nasierowskiw和Arcelus(2003)对45个国家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生产率的变化主要受到技术创新规模和资源配置的影响;Shekhar.J和Vikram.S(2009)对美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创新效率受到行业竞争程度、项目大小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国内学者对产业创新效率的研究较多集中在高技术产业,在方法上主要为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等。王伟光(2003)对1990~1999年中国38个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工业行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效率(IRCIE)差异在10年间呈现出缩小的趋势。程华等(2012)构建了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协调性测度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离差系数法测度二者协调性。
本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技统计数据,对浙江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以此反映浙江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匹配现状。
二、浙江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本文的研究采用最基本的DEA模型——C2R模型。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j(j=1,2,…,n)都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输入输出向量分别为:xj= (x1j,x2j,… xmj)T>0,yj=(y1j,y2j,… ymj)T>0,j=1,2,…,n。其中xij,ymj(i=1,2,…m,r=1,2,…,s)分别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DMUj的第i种类型输入的输入量和第r种类型输出的输出量,它们可由观察到的样本数据中得到,对第j0(1≤j0≤n)个决策单元(下标用0来表示)进行效率评价。
1.指标选择
为了综合评价技术创新效率和有效性,基于全面性、科学性和指标的可获取性考虑,认为技术创新过程本质上是创新主体利用R&D资本和科技人员等创造出新知识的过程。R&D经费投入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反映了行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和潜在产出。R&D人员的投入强度体现了行业技术创新的规模,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科技活动能力的大小。科技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平台,是人员和经费投入的载体。本研究将R&D人员、R&D经费支出以及企业的科技机构数作为技术创新效率的投入评价指标。
创新产出是对技术创新最终效果的评价,反映的是效益实现和技术进步。企业是以产品创新为主的创新活动。本研究选取了表征企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数和创新最终产出的新产品产值作为技术创新效率的产出评价指标。
表1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
2.技术创新效率的纵向比较
本研究利用《浙江省科技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2006-2013年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现状,见表2。
表2 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值(2006-2013年)
数据显示,2006年—2013年,浙江省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投入方面,科技机构数从2006年的196个增加到2013年282个,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增长了110%,R&D经费内部支出增长172.7%;在产出方面,新产品产值和拥有发明专利数分别增长170% 和557.4%。
在此基础上,运用DEAP2.1软件,对浙江省医药制造业2006-2013年的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投入导向的VRS(即区分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值
根据上表的计算结果可知,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平均总效率达到了0.935。2006年和2013年均达到了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构成了行业创新效率的前沿面,也就是意味着对于2006年和2013年而言,除非或者全部增加投入量,否则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是无法再增加其产出的量。同时,2007年和2012年是纯技术效率有效而规模效率无效,说明这两年在其现有的规模条件下,要想保持现有的产出不变,不可能再减少投入。而2008年至2011年既没有达到技术效率有效也没有达到规模效率有效,也就是说在这几年中,即使减少其部分投入,也有可能保持当前产出水平不变。
在进行效率计算中,规模效益值是将产出指标的增幅(如)除以相应的投入指标的增幅()。规模效益值等于1、小于1和大于1则分别代表规模效益值不变、递减和递增。处于效率边界上的决策单元均为规模效益不变。规模效益递增的决策单元将有可能在适当增加投入量后获得更大比例的产出回报,因此这些单元更应该增加投入。而规模效益递减的单元在增加投入后,产出的增长比例可能小于投入增加比,即增加投入的产出效率比较低。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和2013年处于规模效益不变,其他6年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区间,说明对浙江省医药企业来说,加大经费和人员等科技投入,对于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3.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区间比较
研究进一步对浙江省不同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见表4。
表4 浙江省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值(2013年)
续表
浙江省医药制造业分布较为广泛,台州、杭州、绍兴等地均分布着一些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2013年在创新投入、产出的5个指标上,台州市均位居第一位,杭州、绍兴排在第二、三位。这三个地区的新产品产值合计占全省医药制造业的77.6%,而衢州、丽水、舟山等地的制药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因此,研究在收集各个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数据基础上,希望通过横向比较,尝试探究是否产业发展较迅速、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其技术创新的效率也越高。
表5 浙江省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值(2013年)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台州、丽水、绍兴、金华四个地区同时达到了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而宁波、温州、嘉兴、湖州、衢州既没有达到技术有效也没有达到规模有效,也就是说,对于这五个地区,即使减少其部分投入,也有可能保持当前的产出水平不变。从规模报酬上来看,衢州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其他地区均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区域,杭州、宁波、嘉兴和湖州则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说明浙江省医药制造行业的创新投入相对较好,从产出绩效角度,投入不足的现象并不显著。从总效率(Crste)的角度,将各个地区按DEA有效(CRS=1),无效程度轻微(0.847≤CRS<1),无效程度严重(CRS<0.847)来区分,2013年10个地区的综合效率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372,均值为0.793,杭州市综合效率为0.983,可见,各地区间的差距很大,衢州、湖州、温州和嘉兴均处于无效程度严重,说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不佳,规模及投入产出极不匹配。
三、对策和建议
1.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优化投入结构。研究表明,尽管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对于自主创新能力尚不强的制药行业来说,既要注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更要注意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因此建立和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在加大创新投入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创新投入的结构,重点围绕健康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创新药物、中药现代化和生物健康服务等创新前沿和关键技术,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前瞻布局一批生物医药重大项目,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
2.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凸现区域优势。从区域比较可以发现,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其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高,例如杭州、绍兴、台州;而产业发展较差的地区,其技术创新效率也不低,例如丽水等。前者是因为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后者是因为本身投入不多,并多以低层次的原料出口业务为主,因此从投入和产出比例来说,技术创新效率并不低。而行业发展一般、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地区,由于没有区位、人才和资金的优势,相对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较弱。因此,需要分类实施,进一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并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不具备较强创新实力的中小企业,可以明确目标和定位,专注于医药中间体的生产和制造。
3.加强企业内外协同联动,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为了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生物医药企业需要建立以企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为基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各层级技术创新资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组织体系,打造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和服务特色平台,全面提升生物医药行业创新能力,同时创新面向市场需求,从而使创新投入更加有的放矢,提高创新效率。
4.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加快成果转化。对于医药制造业而言,药品发明投资大、风险大、难度高、周期长、市场广。知识产权制度赋予了新药研发者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的专权,并获得丰厚的回报,从而进行新一轮的研发投入活动。因此,尽管医药制造业专利申请较困难,但相比较于其他行业,专利对于医药行业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更需要借助专利、标准将研发创新的成果加以保护并体现在市场效益之中。即使未能走到最后新药上市这一阶段,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中,借助专利、临床批件等也可将不同阶段的研发成果市场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1]Nasierowski,W.&Arcelus,F.J.On the efficiency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3,37(3):215-234.
[2]Shekhar,J.&Vikram,S.Evaluation of Potential of Innovations:a DEA-based Application to U.S.Photovoltaic Industry [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9(9):478-493.
[3]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05-108.
[4]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0~1999)[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1):57-63.
[5]陈伟,冯志军.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协调性研究—基于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7):31-36.
[6]程华,董丽丽,胡征月.技术创新效率与产业竞争力的协调性研究—基于浙江省制造业的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10):6-10.
(责任编辑:牛域宁)
注:*本文为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及效率的实证研究(2013C35044)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