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待”孩子高举的小手

2015-10-13宋世云

江西教育B 2015年7期
关键词:问候小手热情

宋世云

平日里,当我们老师从校园走过的时候,总是不间断地有学生热情地问候“老师好!”——不管是否认识我们。我们老师其实轻而易举就可以回应学生的这份热情,可以问候学生“你们好!”,或者挥手致意,或者微笑点头,或者说声“谢谢!”,学生们就能收获一份快乐和满足。然而,这样的回应有时却很奢侈,很多孩子热情问候之后所遭遇的,还是老师们面无表情的冰冷。

课堂上,我们对于孩子的热情,做出的回应同样匮乏。几天前,我坐在小学三年级的课堂里听课,又真切地感受了一回孩子们那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每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几乎总有几十只手同时举起,如雨后春笋般长满了课堂。对于这种场景,老师显得司空见惯,乱点鸳鸯谱般地叫了一位同学回答。于是,剩下没有被点到名字的学生,他们的小手只好失望地“倒”下。老师并没有过多地在意这些倒下的小手,毕竟,机会只能先给一个人,即使有补充发言的同学,每一个问题回答的机会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一节课只有40分钟,全班40个同学,几乎不可能做到每个同学都能被点名回答问题。

我发现,老师提出的十几个问题或者二十几个问题,大部分同学是每次都举手的。他们举手后能够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只有十几分之一,或二十几分之一,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下来,他们得到回答问题的机会也很有限。如果做一个粗略的估算,每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天在每节课上举10次手,一天按5节课(考虑到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不需要经常举手)计算,就举了50次手。这其中,就算有5次机会能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有45次是不得已放下手听别人回答问题,那么一个月(按22天计算)就是放下990次手,一年(按180天计算)大约就要放下8 100次手。孩子们现在是三年级,他们已经举起又放下约2 4000次手,然而他们举手的热情还是那样高,我们老师不应该为孩子这样的坚持而感动吗?有的孩子总是想回答问题,甚至从椅子上站起来,手臂挥动着,身体倾斜着几乎要离开座椅,偏向老师的方向,嘴里喊着“老师!老师!我!我!”但是,老师不可能总是叫他,因为举手的孩子太多了。

原来,看似平淡无奇的举手背后,对于孩子们来说,竟然有这样“残酷”的结局。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的心里可能会感到很失落。因为孩子们天真,他们希望老师每一次都叫自己站起来回答问题。如果他们到了五年级、六年级、初中,甚至到了高中,思想越来越成人化,他们知道回答问题的机会非常有限、举手也没有用的时候,还会那样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吗?而如果学生们失去了这种争先恐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习热情,教与学的互动场如何能够建立起来呢?那时候,教师更多的感受可能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不愿意举手,不愿意动脑思考,不愿意回答问题。他们对待学生也就可能失去应有的激情,甚至会陷入机械麻木对待教学的歧途。

那么,该怎样对待这些每次都迅速地、高高地举起的小手呢?孩子举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看见,就是想让老师叫自己回答问题,就是想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但是,让老师无奈的是,他(她)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机会满足每个孩子每一次想要回答问题的渴望。那么,老师能否引导孩子将举手的目的变成无声的汇报呢?老师每一次终止对一个问题提问的时候,能否给孩子们一个力所能及的“安慰”,告诉孩子们:“刚才每一个举手的同学老师都看见了,老师知道你们都掌握了学习内容,老师知道你们都有很好的想法,老师谢谢你们,老师为你们而高兴……”智慧的老师一定会说出更多能得到孩子们理解、令孩子们高兴和感动的话语。老师啊,千万要“善待”每一只很多次高高举起的小手,那是孩子们求知的渴望,是孩子们智慧的闪现,是孩子们真情的流露,是孩子们心灵的奉送。“善待”那些高高举起的小手,是教师给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送去的正面积极的生活指向,也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积攒的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

猜你喜欢

问候小手热情
风带来的问候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Hola,来自加勒比海的问候
大手牵小手
“热情”的沙漠
问候
大手牵小手 平安伴我走
大手牵小手 快乐一起走
百万大手牵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