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比内容更重要
2015-10-13范林伟
范林伟
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回顾、整理已学的内容,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随着知识量的不断累积,我们发现:教会学生如何复习比复习什么更重要,特级教师袁晓萍在教学“比的整理与复习”时,充分地让学生体会到方法比内容更重要。下面撷取几个片段进行赏析。
[片段一]从薄到厚,全面分享知识
课始,袁老师引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关于读书的真义:“但凡读书,都须经过两个过程:‘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由此,她引导学生感悟到这种读书的方法其实也适用于数学学习。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读书的方法,这节课就用这种方法来整理与复习有关比的知识。
师(板书1∶2):看到这个简单的比,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呢?
(学生静静地思考。)
师:关于它,你想怎样介绍这个比或者想起了哪些和比有关的知识?你能不能用“说”的方法把它说得厚一些?
生1:这个比的前项是1,比的后项是2,比值是1/2,中间的符号是比号。
生2:比可以看作除法。例如,比的前项可以看作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可以看作除号,后项可以看作除数。比值相当于所得的商。当然,还可以把这个比看成分数,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分数线就是比号,所得的分数值就相当于比值。
生3:与1:2相等的比有2:4、3:6、4:8……
师:如果有一个比值是1/2的比的前项是1/4,后项是几?
生4:1/2。
师:在复习一个知识的时候,如果我们经过检索,写出了很多与它相关的知识,却不能确定有没有写全,这个时候,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翻翻书。请大家边看边想,想想我们能不能把1∶2说得再厚一些?
(学生浏览课本。)
[赏析]袁老师将“读书的真义”引申到复习课之中,这一招甚为巧妙。课中,学生始终围绕1∶2积极地展开分享式学习。通过“说”的方式将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都系统地呈现出来。同时,袁老师还将传统方法“翻翻书”重新领回课堂。她不仅考虑到了各个层次学生整理复习知识的能力,使不同的人在复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还在无形之中告诉学生,除了合作交流外,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同样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此外,袁老师还有意识地将比与已学的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相结合,拓展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片段二]从厚到薄,内化知识体系
师:刚才,我们通过“说”已经把这个比说得很厚了。接下来,我们换种方法,你能不能用“画”的方法表示1∶2?你有多少种不同的画法呢?
(学生画图,个别板演。)
师:谁愿意选一个说一说你看到的1∶2?
生1:我选第5个,第一条线段是1份,第二条线段是第一条的2倍,所以第一条与第二条的比是1∶2。
师:这里还有哪些图表示的意思和这幅图表示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你能不能把这些图表示的1∶2变得薄一点?
生2:第1幅图中,空白部分和阴影部分的比也是1∶2。
师:还有哪幅图也表示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的比?
(师生在交流中擦去与第5种相同的第1、2、3、4种,剩下第6、7种,并重点辨析第6种。)
生3:第6种网状图表示1份,空白图也是1份,他画的是1∶1。
生4:是的,他应该把空白图画2份,这样网状部分和空白部分就是1∶2了。
生5:我觉得这样画是可以的,他想的是,网状部分和空白部分是2,再画一个网状部分是1,这样网状部分与整体的比就是1∶2。
师:还有哪一种和这一种是一样的?
生6:第7种。
师:在画1∶2的时候,无外乎两种情况,哪两种?
生7:第一种是部分与部分比,就是把1∶2看作3份,然后取其中的1份和2份比。第二种是把整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和整体作比较,就是1∶2。
[赏析]数学知识的复习不在求全,重在求联,关键要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知识网络。袁老师首先组织学生“画”出心中的1∶2,将学生的不同理解直观地展示出来,然后以“哪些图表示的意思和这幅图表示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实现异中求同,让学生从厚到薄地精简知识,抽象地理解比的意义。最后,用“还有哪幅图也表示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的比?”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带着批判意识和质疑精神,在辨析中理解1∶2既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比,也可以表示部分与部分的比。
[片段三] 举一反三,在现实问题中运用知识
师:在下面的信息中,你能找到1∶2吗?
( )和( )的比是1∶2。
生(齐):浓浆和纯净水的比是1∶2
师:除了1∶2,从上面的信息中,你还能找到哪些不同的比?
生1:浓浆和纯净水的比是3∶6。
生2:浓浆和润喉茶的比是3∶9。
师:刚才我们说了1∶2,画了1∶2,你觉得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怎么学?
生(齐):用一用。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比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以润喉茶为例,如果想知道纯净水有多少毫升,请你用1∶2把它求出来,可以吗?
生3:不行,还必须知道润喉茶或浓浆有多少毫升。
师:如果有一个已知数据是400毫升,你会把它看作什么的容积,并求出纯净水有多少毫升呢?先自己编拟一道题,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板演。)
生4:400÷1×2。
生5:400÷(2-1)×2。
师:这里的两个400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谁能看懂他们的想法?
师:同样的400,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它变得厚实了。请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虽然400表示的意义都不一样,那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生6:都乘以2。
师:为什么都乘以2?
生7:因为纯净水是浓浆的2倍。
生8:都是先用除法,再用乘法计算的。
生9:都是先用除法算出一份是多少,再求这样的两份是多少。
师(总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有关比的知识,其实,复习和读书就是一回事,都须经过两个过程:“由薄到厚”,“由厚到薄”。
[赏析]复习绝不是简单的低水平重复,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袁老师以开放的浓浆问题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思考角度深化对“比”的理解,同时,还辅以“自编习题”的形式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
综观全课,袁老师以“由薄到厚”“由厚到薄”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复习,分别从“说”“画”“用”三个层面带领学生梳理比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触类旁通,系统地理解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进行了复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的能力,而且有意识地构建了与比有关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比的知识。很多学生已能熟练地将这种“读书真义”复习法娓娓道来,相信这种方法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周瑜芽
E-mail:jxjyjzyy@163.com